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保护洱海心得体会“美丽洱海,幸福大理;保护母亲湖,从你我做起。”这样的标识牌在洱海畔的环海路上随处可见。所以,我们大家应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以下内容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保护洱海心得体会,欢迎参考!保护洱海心得体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云南大理考察,了解洱海生态保护情况,经过学习习主席的讲话有了以下认识和体会1、州政府应组织制定科学的长期保护规划。规划是行动的指南,一个好的规划,既可避免决策的随意性,又能为建设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保护好洱海的生态环境和水环境,对更好地坚持我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州政府应组织各有关部门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一个完整的、科学的保护规划,这样有利于我州对洱海进行全面的、长期的保护。2、改善洱海周边环境,开展环海全方位的治理工作。要想解决洱海的污染问题,必须先改善洱海周边的环境。对流入洱海的水道进行整改,进一步将河内的垃圾清除,然后在河边种树,植草皮,进一步加强绿化带的建设,避免沙土流失。3、严格控制污染源。造成洱海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归根到底是沿岸各个污染源的排放。因此,要想改善现状,必须严格控制污染源对污染物的排放,严格禁止流入洱海的江河两岸贮存、堆放和向江河倾倒垃圾,杜绝工厂、养猪场把污水、粪渣直接排放到河流中。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管理和执行力度,严格控制工业污染源,工业废水排放,要经过治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方能排放到洱海中。4、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全民防治水污染的良好氛围。治理洱海水污染是一项全民工程,政府应通过宣传、教育等多种手段,让公众认识到洱海在我州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重要性,让群众认识到洱海水受污染对我们子孙后代带来的重大危害,提高全社会水环境保护意识,促进社会公众更多地关心洱海的生态环境问题。同时,要加大执法力度,通过对污染行为的处罚,对污染事件的曝光等行动,以提高人们对水污染的警觉,新闻媒体要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加大对污染行为的舆-论监督力度,努力使新闻媒体成为公众参与环保的主渠道之一,营造全民防治水污染的良好氛围。6、依法治洱,提高公众环保参与度。保护洱海心得体会洱海,面积251平方公里,蓄水量28亿立方米,湖岸线128公里,素有“高原明珠”的美誉,是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的“母亲湖”。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洱海水环境严重恶化,引起了全社会的担忧和高度关注。州委、州政府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制定了科学、系统的综合治理思路,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切实加大洱海保护力度。并决定从200x年起,将每年1月定为“洱海保护月”。通过多年努力,洱海水质连续5年达三类及以上标准,洱海也成为了“全国城市近郊保护最好的湖泊之一”,被称为“洱海经验”的一系列治理保护模式在全国得到推广。核心速读美国思想家梭罗曾经说过,湖泊是大地的眼睛,是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是大自然赐予城市的莫大恩惠。湖泊是地球生态环境的基本要素,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依托,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加强湖泊生态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和追求。200x年至今,洱海水质连续8年总体稳定保持在Ⅲ类,201x年有5个月水质达到Ⅱ类,成为全国湖泊保护的一面旗帜,被环保部推广为“洱海保护模式”。今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对大理州通过减源、截污、修复、再利用等举措遏制洱海水质恶化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明确要求“控制农村面源污染使洱海重现一泓清水,相关经验注意总结,以资借鉴”。9月24日,省九大高原湖泊水污染综合防治领导小组暨洱海保护工作会议在大理州召开,学习借鉴洱海水污染防治经验,总结“十二五”以来九湖保护治理工作,研究部署今后几年的工作和任务,扎实推进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向更高层次发展,共同守护好“大地的眼睛”。洱海保护经验大理州把洱海保护治理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科学规划、重拳治污、创新机制,使洱海这颗高原明珠闪烁出靓丽的风采。——常抓不懈。大理州历届党委、政府围绕洱海保护治理长期规划,党政领导一任接一任地抓,干部群众一批接一批地干,一步一个脚印,不断积小成,终于有了今天的大成。——综合治理。坚持减源、截污、修复、再利用“四措并举”,全力实施生态修复、环湖污染截流、城镇垃圾收集和污水处理系统建设、流域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流域水土保持“六大工程”,引进国内外知名湖泊治理专家参与洱海保护治理,使洱海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明确责任。成立了州和流域县市、乡镇洱海综合治理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完善以流域县市行政主管部门为主体的多层级流域基层管理模式,将任务和目标层层分解、层层签订责任书,实现州、县市、乡镇、村四级联动。
本文标题:保护洱海心得体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319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