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在全省设区市教育局书记局长读书会上的讲话
在全省设区市教育局书记局长读书会上的讲话(2018年8月10日)每年利用暑期时间,我们召开读书会,一方面是紧张工作之余的适当休整,另一方面是静下心来,务点虚,深入研讨一下教育改革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这一做法我们已坚持了十多年。磨刀不误砍柴工,挤出两天时间来集中读点书、研究点问题,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讨论、交流、学习、思考,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认清方向、理清思路,更有针对性地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同时,这也是我们深化“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的实际行动。今年我们把设区市教育局长读书会的主题确定为“教育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教育现代化”,主要考虑是:在新时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提出的“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新期望,落实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提出的“‘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新要求,实现浙江教育再奋进,更好更快地推进实施浙江教育现代化战略和高等教育强省战略。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需要有新的动力、新的路径,也需要有新的方式、新的内涵。在新的时代,我们浙江的教育靠什么继续走在前列、而且要勇立潮头?我们认为,要靠信息技术(包括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网网、新一代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创新,以教育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教育现代化。教育的每一次重大变革背后,都有科技进步的影子;科技的每一次重大进步,也都将引发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当前,信息技术正作为一种颠覆性力量,彻底改变和重塑着各行各业的形态。作为优先发展的教育,作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源泉的教育,必须顺应数字化时代潮流和数字化革命趋势,应用好信息技术,才能真正驶上教育现代化的轨道。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网络强国战略思想,按照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战略部署,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建设“数字化教育”“数字化校园”,用信息技术推动教育教学的深刻变革,实现教育更高水平的均衡发展、充分发展。昨天,我们听取了专家报告,也学习交流了部分地区和学校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经验做法,还观摩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实践案例。今天上午,大家谈了体会和看法,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考虑。我相信,通过这次读书会,大家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既感到形势十分紧迫,又增强了做好工作的信心。下面,我也谈几点学习体会。一、深刻认识当前教育信息化面临的新形势第一,我们要看到,当前教育面临着信息技术无处不在的大环境。近年来,信息技术快速迭代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工智能发展进入新阶段,“互联网+”成为“新常态”,“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日益显示出巨大的能量。信息革命推动着人类从工业文明加速向信息文明转型,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企业正无声地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支付宝让人们不用再携带现金,“互联网+交通”催生了滴滴打车,共享医生让病人实现了远程会诊……尤其是作为信息化先行省的浙江,信息技术发展水平引领全国,目前浙江省信息化发展指数达95.89,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国第3位、省区第1位;杭州“互联网+”指数在全国351个城市中排名第五。可以说,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已成为全社会共同的操作系统,各行各业都必须服从于它的逻辑和规则。在我们进入人类数字化生存、经济数字化转型、社会数字化发展的数字化时代,教育也不能例外,迫切需要创新与数字化时代相适应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按数字化时代的规则“出牌”,把信息化作为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第二,我们要看到,当前教育面对的教育对象是网络时代原住民。目前,全国网民规模达7.72亿人;手机支付用户达5亿人。就浙江而言,截至2017年底,全省网民的规模已经接近4000万人,其中手机网民规模占网民总数的98.7%。我们面对的新一代学习者,是在信息技术包围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是“网络原住民”。他们从小生活在有无限学习资源、无限学习空间的信息化环境中,学习渠道和知识获取途径便捷多样,绝不会仅仅囿于单一的学校教育。面对这样的教育对象,我们怎么还能继续沿袭工业时代“我教你学”、灌输主义的教学方式?我们必须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变革传统教育,让互联网成为知识的“增幅器”、教育的“大课堂”,从而实现教育服务的优质供给、有效供给、精准供给。第三,我们要看到,教育信息化日益成为发达国家变革教育的战略选择和具体实践。许多国家把信息技术作为推动教育变革的核心动力和解决教育难题的有效办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教育2030战略”提出,要为处于冲突地区和偏远地域的学习者配备恰当的信息技术设施,提供远程学习的机会,以构建全纳、公平、优质的教育体系。美国联邦教育部自1996年开始,连续发布了5个国家教育技术计划(NETP),并于2010年“必须推进信息技术支撑下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2012年美国教育部发布《通过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改进教与学》草案,积极推进教育大数据应用;2013年美国白宫发布“连接教育(ConnectED)”计划,致力于打造一个适合数字化学习的强大的生态系统,使美国教育五年内向数字化学习过渡;2016年又提出“重塑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2010年,日本实施了未来校园项目,旨在2020年前完成全国范围电子图书的普及与应用;2016年,日本又制定了《教育信息化加速化计划》,提出要建设“智慧学校”,并重新定义下一代国民所需要的信息应用能力。韩国教育部也从1996年开始,每隔五年发布一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至今共发布了四期发展规划以及一个智慧教育战略(SMARTEducation)。可见,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各国的共同追求。第四,我们要看到,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近年来,我国频繁就教育信息化作出一系列部署和探索。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强调,“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构建包含智能学习、交互式学习的新型教育体系。同年,党的十九大首次把“网络教育”写入报告,为中国教育信息化指明了方向。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创造信息时代的新教育。这说明,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领域的“显学”,成为国家战略正在推进。许多先进地区已经在“互联网+教育”方面做出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如北京市通过信息平台汇聚博物馆、科研机构、高新企业等社会资源单位,为学生提供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开放型科学实践社会大课堂;上海市建成研究型课程自适应学习平台和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全面推进创新实验室建设和应用,以信息化助力“卓越教育”发展。第五,我们要看到,我省在教育信息化方面有良好的基础,但还存在一系列的短板和问题。应该说,从总体上看,我省的教育信息化水平处于全国前列,这方面的工作要充分肯定。目前,全省已全面建成“三通两平台”,并在网络课程资源开发应用、在线同步课堂、教育大数据仓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我省的名师网络工作室采用“1个名师+10个骨干教师+N个网络学员”的模式,面向全国招收学员15万余名,辐射27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影响很大、效果很好。根据教育部科技司发布的《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基础教育)》,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发展综合指数2016年和2017年连续居全国之首。但是,某个方面的先进未必意味着全面的先进,今天的优势也未必是明天的优势。对照“教育信息化2.0”的要求,对照“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要求,对照建设“数字浙江”的要求,对照“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的要求,我省在教育信息化方面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一是思想认识还不到位。一些地方和学校没有深刻认识教育信息化2.0的深刻内涵,没有意识到信息技术正在给教育带来的全方位变革,仅仅把把教育信息化当作技术范围,局限于电脑、网络等基础设施,缺乏驾驭信息时代“技术、教育和人的发展”三者关系的领导力。二是融合应用还不到位。信息技术本意是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但在有些地方和学校,“买得多用得少”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电脑教室整天锁着不让学生用,没有去打造智慧化的学习空间。更有甚者,有的地方利用信息技术仅仅开展网上作业、在线考试等,无非是用“电灌”“机灌”代替“人灌”,穿新鞋走老路,反而更加强化了传统的应试教育,使教育信息化走向了反面。三是教师素养还不到位。虽然广大教师基本能够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育教学,但大部分还把信息技术停留在工具层面的简单应用,没有充分彰显信息技术对于学习环境、教学方式变革的作用和影响,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知识灌输主义的课堂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远远不足。归根到底是缘于教师的信息化素养还不够到位,数字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不强,信息化教学创新水平不高,更遑论利用信息技术创造新的教学生态和育人模式。如何把信息技术“化”入教育教学实践之中,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有效教学、精准教学,是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四是教育治理还不到位。按照政府数字化转型和“互联网+政务服务”的要求,教育管理和服务也要实现信息化、数字化,最终实现“掌上办公”“掌上办事”。但当前我省教育治理领域的信息化程度也较低,教育大数据归集不全,应用不多。许多管理模式、评价办法仍然依赖人工实现,教育“信息孤岛”还未完全打破,影响了教育的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尤其是利用信息技术破解教育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矛盾方面,探索应用还不够,教育资源的配置方面仍然依循传统的方式,没有体现“共建共享”的互联网思维。以上这些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中的问题。如果说,过去几年的教育信息化,是走上了“高速度”增长的快车道,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获得了极大的普及;那么下一步,我们要走“高质量”发展的路子,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全面应用。新技术催生新教育,新教育呼唤新课堂,新课堂引领新学习,新学习培育新人才。我们要充分认识并坚信信息化对于建设教育现代化的重大现实意义和巨大推动作用,用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扩大教育公平,助力教育创新,提升教育质量。二、加快推进深化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性工作当前,我省正在按照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的部署,全面实施教育现代化战略和高等教育强省战略。这两大战略的实施,既需要按照“八八战略”再深化的路子走下去,也需要按照“改革开放再出发”的要求,用超常规思路、超常规举措实现跨越式发展。信息化就是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我们要把信息化作为全面引领和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强大动力,抓住关键性环节,扎实推进几项让人民群众有获得感的工作。(一)推动教育数字资源的建设和共享。教育资源就是教育的生产资料,决定着教育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如果说,工业时代的教育资源主要是以教科书为代表的印刷型教育资源,信息时代的教育资源就应该是以网络资源为代表的数字教育资源。这些数字教育资源,以互联网为载体,可以实现资源极大丰富、空间无限扩大、使用全面共享、展示充分立体。我们要强化互联网共建共享的思维,进一步建设好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改变数字资源自产自销的传统模式,把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成为随时随地可以共享的资源宝藏。我们要通过教育信息化,把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公建共享”,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数字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千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改变人生命运。不久前,省教育技术中心开发建设的“之江汇”教育广场,被省政府纳入“数字政府”建设的重点项目。“之江汇”正在汇集名师优课等课程资源,目标是打造成不落幕的“网上名师课堂”和“掌上学习空间”。我们希望,全省上下共同努力,通过这类“平台+教育”的服务模式创新,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推动校外培训机构的整治,把必要的、规范的、优质的培训通过“网上学堂”来解决。(二)加强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当前,信息技术的迭代正在加速,互联网创造的学习资源无限丰富且触手可及。面对海量的学习信息,我们需要让学生学会“选择”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方式。这是当代社会每个公民应该具备的“信息素养”,也是每个学生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联合国教
本文标题:在全省设区市教育局书记局长读书会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416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