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 山区煤矿沉陷区移民安置方法探讨
·224·电子测试0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煤炭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煤炭资源的开采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是随着煤炭资源开采强度的不断增大,地表受沉陷影响的范围迅速扩大,沉陷区需搬迁安置居民的数量也不断增加,这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同时也制约着煤炭企业自身的发展。因此,在开采煤炭资源的同时解决好沉陷区的移民安置问题,对化解当前社会矛盾,促进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快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1山区煤矿沉陷区移民安置的制约因素1.1地质灾害频发,不利于安置点的选择山区受地形坡度及地质条件影响,属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如贵州六盘水境内山峦众多、延绵起伏,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平均海拔在1400-1900m之间,海拔1400m以上的山峰共1020座,属于典型的山区,是地质灾害易发区域。截止到2010年8月底,贵州六盘水全市共分布有地质灾害(隐患)点980处,其中滑坡644处、地裂缝214处、崩塌74处、泥石流14处、地面塌陷26处、不稳定斜坡8处,遍及四县(区)的全部98个乡镇,据不完全统计,共有37248户147404人居民的生命受地质灾害威胁,受胁财产约111744万元。同时,在煤炭资源分布区,资源开采后,在采空区边缘上方局部区域和陡岩处还将产生新的地表裂缝、塌陷、滑坡、崩塌等次生地质灾害。1.2井田分布密集,易造成二次搬迁在一个地质单元内,山区煤炭资源分布往往比较连续,一个地质单元内矿区井田分布较为密集,通常是一个矿区井田紧邻着另一个矿区井田,因此,在进行移民搬迁安置时往往会选址在相邻矿区井田范围内,容易造成二次搬迁。1.3受地形条件限制,不利于安置点布局山区地形受坡度影响,大部分为坡地,可供人类利用的平缓地块较少,大多呈斑块状零散分布,且大小不一,较为破碎,不利于移民安置点的规划布局。1.4山区基础设施落后受自然条件限制,山区公路、通电、通讯、给排水管网等基础配套设施往往不完善,也会给移民安置带来一定的难度。2山区煤矿沉陷区移民安置方法研究表明:受坡度、海拔、交通等因素的影响,山区居民点分布具有强烈的低坡度、低海拔、交通区位取向,即居民点大多分布在低海拔、低坡度、交通条件较好的区域范围;同时受地形条件限制,山区居民点还具有布局零散,集聚度低、聚落密度地域差异大的特点;此外,山区居民大部分从事农业生产,对土地的依赖性较大。山区煤矿沉陷区移民安置方法探讨牟长波(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贵州贵阳550025)摘要:山区煤矿通常采用井工开采方式。开采后,地表将出现裂缝、局部塌陷、崩塌和滑坡等地质灾害,对开采范围内的居民建筑物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影响居民的正常生产与生活,大量居民需要搬迁。本文的重点是分析山区煤矿开采后,沉陷区居民搬迁安置的主要制约因素,结合矿区的自然条件以及山区居民点的分布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矿区移民安置方法,供类似矿区受沉陷影响居民的安置借鉴参考。关键词:山区;沉陷区;移民安置MountainCoalMineSubsidenceAreaResettlementMethodDiscussionMuChangbo(CoalMineDesignAndResearchInstituteofGuizhouProvince,GuizhouGuiyang,550025)Abstract:Mountainmineusuallyadoptstheminingpit.Aftermining,thesurfacewillappearcrack,localcollapse,collapseandlandslideandothergeologicaldisasters,whichwillcauseacertaindegreeofdamagetotheminingarearesidentswithinthebuilding,affectingthenormalproductionandlifeofresidents,alargenumberofresidentstorelocate.Thispaperisfocusedontheanalysisofmountainareaofcoalminingsubsidencearea,themainfactorsrestrictingtherelocationofresidents,combinedwithminingnaturalconditionsandthedistributioncharacteristicsofMountainousResidential,putsforwardmethodsforresettlementarea,forthesimilarminesubsidenceeffectsbyresidentsofthereference.Keywords:Mountain;subsidencearea;resettlement·225·电子测试ELECTRONICTEST学术交流第10期2013年5月为避免对搬迁居民生产生活造成不利影响,综合考虑山区居民点的分布特点及主要生产生活方式,本文提出沉陷区居民主要采取后靠安置的方式进行搬迁安置,即在开采范围附近就近进行安置,尽量让搬迁居民仍然有地可耕,不改变其生产生活环境。2.1安置点的选择移民安置点须科学规划,合理选址,遵循以下原则:(1)安全选址山区属于地质灾害易发区,煤矿开采后,在开采范围及边沿将产生新的地表裂缝、塌陷、崩塌等次生地质灾害。因此移民安置点的选址必须安全合理,避开现有或潜在的地质灾害可能影响的区域;同时,为避免二次搬迁,选址应避开本矿井的开采范围,也不得将安置点选择在周边相邻矿井的开采范围内。(2)根据山区居民点的分布特点进行选址山区居民点分布具有强烈的低坡度、低海拔、交通区位取向,因此移民安置点的选择时,首先应尽量考虑在周边已有村寨附近,不仅海拔、坡度及交通状况与原来相似,还可以依托已有村寨的基础设施进行安置;当不能选择在现有村寨附近时,应尽量选择在低海拔、地形坡度较小,且交通较为方便的区域内。(3)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相结合受山区地形、坡度等影响,在矿区周边选择安置点时,难以选择大面积的平地,因此,选址时,在地势条件较好的区域,可考虑集中安置,但地形条件较差时,可考虑分散安置在各个小平台或缓坡上。(4)控制搬迁距离沉陷区居民大多从事农业生产,因此搬迁过程中,应尽量控制搬迁距离,让搬迁后的居民仍然可以依托原有土地进行农业生产。根据现场采访调查,大多数农民认为理想的步行耕作距离在1000m内,因此,煤矿在沉陷区居民搬迁安置选址时,尽量将居民点搬迁至距离耕地1000m范围内。2.2搬迁安置时段的选择矿井服务年限一般较长,有的高达100年以上,同时,一个矿区一般分多个采区(盘区)进行开采,不同采区沉陷影响范围不同。沉陷区居民搬迁应按照“远粗近细”的原则,在矿井开采前,主要对首采区或近期可能受影响采区范围内的居民进行搬迁安置,提出详细的搬迁安置方案,并实施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对远期开采受影响的居民,需提出初步的搬迁安置规划,确保资金来源,待开采相应采区(盘区)前,根据具体情况,提出详细的搬迁安置方案,实施移民搬迁安置工作。2.3搬迁安置方法2.3.1实施参与式移民安置方式参与式移民安置方式是指在进行移民安置规划时,就积极动员受影响居民参与到移民安置规划中来,参与讨论自身的安置问题。就煤矿沉陷区移民搬迁安置采用参与式移民安置方式,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有助于吸收他们的建议和意见,使移民安置决策时的方案能够综合反映各方面的要求,并把隐藏的问题及时暴露出来,使安置过程中尽可能按照受影响居民的意愿实施安置;可以对安置机构进行有效的监督;将会增加移民群体的社会福利,能够更好的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2.3.2实施开发性移民方针开发性移民就是在一定时期内,采取科学的、政策的、经济的、行政的办法,以最有效的开发安置方案,开展移民安置区的生产和建设,使其具备和当地非移民共同致富的条件,以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商品生产,实现移民安居乐业的目标[4]。煤矿开采过程中需要大量劳动力,同时还需要借助一些辅助产业进行生产,如煤矿运输、矿山环境综合治理、矿区工人的日常生活服务等。可优先考虑让移民参与到煤矿生产或其他辅助行业中来。例如,煤矿在招聘工人时,应尽可能考虑受影响的移民;可以鼓励移民自主创业,成立汽车运输队,为煤矿提供运输服务;让移民参与矿山的安全巡逻、矿山综合治理等工作中去;还可以鼓励移民经营各种日常生活用品等,为矿区提供服务。此外,也可以通过延长煤矿开采的产业链,比如进行煤炭洗选、深加工、能源转化等,不仅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还可以为当地移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2.3.3结合新农村建设,完善安置区的各项基础设施新农村建设是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矿区移民安置工作应紧密的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完善区域各项基础配套设施,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努力改善安置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移民生活质量,促使安置区呈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面貌。2.3.4完善制度,形成有效的搬迁安置机制相关部门应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以及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移民搬迁安置制度,确保煤矿沉陷区的移民搬迁安置工作顺利进行。搭建高效的沟通平台,加强建设单位、政府部门及需搬迁居民之间的沟通、协调,明确各自的职责,建立有效的搬迁安置机制。3结语山区煤矿开采后,地表将产生大范围的沉陷区域,沉陷区内大量居民需要进行搬迁安置,能否合理安置好沉陷区的居民,将直接影响到矿群关系。因此,煤矿开采过程中,必须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充分考虑受影响居民的意愿,妥善安置好沉陷区受影响的居民,以达到化解矿群矛盾,构建和谐矿群关系的目的。参考文献[1]游桂芝、潘庆英.六盘水市地质灾害现状调查及防治建议[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28卷第4期:126-129.[2]刘明皓、戴志中、邱道持、刘建民、郝威.山区农村居民点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布局优化[J].经济地理.2011年.第31卷第3期:476-482.[3]魏珊.构建参与式工程性移民安置方式的思考[J].理论界.2005年.第S1期:64-65.[4]唐震、邵癸.基于开发性移民的移民安置方式探析[J].水利规划与设计.2008年.第3期:33-35.作者简介牟长波(1979.10—),男,贵州省德江县人,工程师,本科学历,国家注册环评工程师,主要从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本文标题:山区煤矿沉陷区移民安置方法探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578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