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3单元走向未来的少年习题课件含答案解析87张ppt
第3单元走向未来的少年考点一走向世界大舞台少年当自强1.人的交往越广泛越有利于拓宽自己的视野。对中学生来说,下列扩大交往范围的形式恰当的有 ()①去外国人聚集的地方②多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校内外实践活动③在电台等媒体平台上发布长期的交友广告④参加社会公益活动⑤多在网络上聊天⑥参加国际学生交流活动A.①②⑤B.①②④⑤C.②④⑥D.③④答案C本题考查多彩世界中的我的内容。世界是多彩的,我们走向世界的形式也是多样的。我们要与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人交往。中学生要通过恰当方式扩大交往范围,①③⑤的方式不恰当,容易给自己带来伤害,应排除。故选C。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对联给我们的启示是 ()A.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热心帮助贫困儿童B.要学好文化知识,其他事情与自己无关C.要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D.事必躬亲,大小事都要亲力亲为答案C本题考查我为世界添彩的内容。“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告诉我们,作为一名学生,不但要用功读书,还要有社会责任感,关心社会发展,关心国家大事,要学会亲近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所以C是正确的;A不符合题意;B说法错误;D不符合实际,排除。故选C。3.(2017江苏苏州,16,1分)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赵忠贤院士说:“希望我能够作出推动中国超导事业发展的一些事情,来为人类的福祉服务。”这启示我们 ()①青少年应确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努力②职业理想是一个人全部理想的归宿③有了崇高理想,就能实现人生价值④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本题考查树立理想的相关知识。赵忠贤院士希望推动中国超导事业发展,说明他具有崇高理想和爱国主义情怀,①④与题意相符。职业理想是个人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②错误。理想对人的行为具有导向、驱动和调控的作用,③夸大了理想的作用,错误。故选B。4.(2017贵州贵阳,9,2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说:天上不会掉馅饼,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个人如此,国家也如此,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每个人都要撸起袖子加油干。这句话启示我们 ()A.实现梦想需要脚踏实地地艰苦奋斗B.梦想成真只需要一个好的发展机遇C.只要我们的运气好梦想一定能成真答案A本题考查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现实孕育着理想,是理想的基础;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将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就是艰苦奋斗,积极实践。B、C表述绝对化,应排除。故选A。5.(2015江苏连云港,11,1分)“每人前进一小步,社会前进一大步。”这句公益广告语告诉人们 ()A.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密不可分B.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各种条件C.人的生存和发展会受到社会制度和环境的制约D.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答案D本题考查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题干强调个人发展对社会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A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密不可分,没有强调个人对社会的重要作用,因此不符合题意。B和C强调的都是社会对人的存在和发展的作用,均不符合题意。D强调人们对社会的重要作用,符合题意,故选D。6.(2015江苏镇江,9,2分)在阿里巴巴公司上市仪式上,马云将带有公司徽标的T恤赠送给了在场嘉宾,上面印着他亲自选择的一句话:“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这启示我们要 ()A.服务社会,奉献社会B.树立理想,执着追求C.艰苦奋斗,勤俭节约D.追求理想,不惜代价答案B本题考查树立理想的知识。“梦想还是要有的”,可见B符合题意。A、C和实现理想的题意不符,应排除;D说法错误。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先贤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唯以“青春之我”,方能“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为“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你有何打算?答案①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报效祖国。②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不断提升人生价值。③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爱国情感,培育民族精神。④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相联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⑤正确行使公民权利,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等等。解析本题考查少年当自强的知识,以材料分析题形式呈现。学生要在掌握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个人的未来与民族的未来紧密相连等知识点的基础上,分析材料内容,依据题意作答。8.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的2018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中国坚定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积极履行应尽的国际义务和责任,信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承诺,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人民愿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开辟人类更加繁荣、更加安宁的美好未来。(1)为什么世界各国人民需要携手合作,共同开辟人类的美好未来?(2)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我们应学会什么?答案(1)①我们与丰富多彩的世界紧密相连,始终与这个世界彼此互动,同呼吸,共命运。②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中的一员,所做的事都有可能对世界发展产生影响。(2)我们应学会关爱,相互理解,赢得尊重,获得成长的力量。面对困难时,我们应勤于沟通,真诚合作,更加理性、智慧地解决问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1)可从我们与世界紧密相连,要与世界同呼吸、共命运,我们都是世界的一员,要通过自身的努力,为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等方面作答。(2)可从关注人类问题和世界局势,具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承担起推动人类共同发展的责任等角度作答。9.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了机遇,同时也让我们面临严峻的挑战。面对机遇与挑战,走向世界的中学生要为未来中国的发展积蓄力量,就应该 ()①学会用世界的眼光看问题,自觉培养全球意识②强化国家观念,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服务祖国③善于学习外来文化,同时积极宣传我国的优秀文化④主动敞开胸怀,了解世界,融入世界,服务世界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本题考查走向世界大舞台的内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国走向世界,对青少年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不但要胸怀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还要展望世界,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所以①②③④都正确。故选D。10.随着个人交往圈不断扩大,我们会与世界各地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中的人交往,我们发现外面的世界更精彩。这告诉我们 ()A.要珍视每一次交往的经历B.参加公益活动是扩大交往范围的好方式C.交往能力是现代人具备的素质D.交往一定会让你的朋友越来越多答案A本题考查我们与世界交往的内容。交往有利于拓宽我们的视野,发现外面的世界是那么精彩,所以我们要珍视每一次交往的经历。B、C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观点错误。所以本题选A。11.日益开放的中国期盼着我们成长。为此,我们青少年应该 ()①具有全球意识和国家观念②提高合作能力和竞争意识③具有平等意识和参与意识④做到心中有责和敢于担当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本题考查走向世界的少年的相关知识。依据教材知识可知,在日益开放的形势下,青少年应该具有全球意识和国家观念,具有平等意识和参与意识,关心国家和国际大事,提高合作能力和竞争意识,勇于承担社会责任。①②③④正确,故选D。12.(2015贵州遵义,4,2分)“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当代青少年肩负的历史使命是 ()A.成为负责任的公民B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C.维护国家的尊严和荣誉D.维护国家安全答案B本题考查当代青年的使命的知识。当代青少年肩负的历史使命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依此分析可知B正确且符合题意;A是对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C、D是公民的光荣义务。故选B。13.(2014江苏扬州,25,1分)2014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全面启动。许多毕业生放弃留城工作的机会,主动要求到西部、到基层发展。这启示我们 ()①个人梦必须顺应时代潮流②实现个人梦离不开中国梦③梦想的实现需要艰苦奋斗④为了中国梦应放弃个人梦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本题主要考查理想的相关知识点。许多大学毕业生放弃留城工作的机会,志愿服务西部和基层,说明树立理想和实现理想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要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要脚踏实地,艰苦奋斗。①②③均正确且符合题意。④是错误的说法。故选A。14.(2017江苏南京,16,15分)【探究与践行】材料一习近平主席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天上不会掉馅饼,只有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国家如此,个人也如此,我们在任何时候都离不开艰苦奋斗。某小组同学在参与“艰苦奋斗的内涵”这一探究活动时,收集了以下故事: 问题:(1)简析上述故事所体现的艰苦奋斗的内涵。(本题增设创意分1分)(6分)材料二在探究“初中生如何践行艰苦奋斗精神”时,某小组同学列举了以下行为:A.坚持读背单词,提高英语成绩B.带病坚持上课,以此磨砺意志C.外出打工挣钱,分担生活压力D.参与校园科技节中的小发明创造比赛E.组织班级同学开展“光盘行动”F.假期独自赴偏远山区,体验艰苦生活问题:(2)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上述哪些行为需要改进。(要求:①选出需要改进的三项行为,并就其中一项简要说明理由;②多选要扣除相应的选择分)(9分)答案(1)(6分)①“大渡河连”的故事告诉我们勤俭节约是艰苦奋斗的重要内涵。②“铁人王进喜”的故事体现了不怕艰难困苦,顽强拼搏的斗争精神,这也是艰苦奋斗的重要内涵。③赵忠贤院士的故事表明艰苦奋斗的重要内涵还包括艰苦创业,开拓创新,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乐于奉献的精神。【评分说明:本题共6分;考生如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本题另增设创意分1分】(2)(9分)①需要改进的行为(字母序号):B、C、F。②理由:B项的行为需要改进,因为带病坚持上课可能会加重病情,不利于自己的生命健康,是不珍爱生命的表现。C项的行为需要改进,因为初中生外出打工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没有可行性。F项的行为需要改进,因为初中生独自赴偏远山区有被侵害的可能,这是缺乏防范侵害、保护自己意识的表现。【评分说明:本题共9分;其中选择6分(多选需扣除相应的选择分),理由3分,选择其中一项阐述即可;考生如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解析第(1)问,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并找到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是解题的关键。①故事一中的“衣服破了自己补,用具坏了自己修……又接着用”体现了勤俭节约,说明勤俭节约是艰苦奋斗的重要内涵。②故事二中王进喜的行为以及他的话都体现了不怕艰难困苦,顽强拼搏的斗争精神,这也是艰苦奋斗的重要内涵。③故事三中赵忠贤院士“为国家做贡献”的信念体现了爱国奉献精神,“让我国高温超导跻身世界前列”体现了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精神。这也是艰苦奋斗的重要内涵。第(2)问,考查学生对新时期艰苦奋斗的内涵的正确理解。结合艰苦奋斗的内涵可知:A体现了具有自制力和坚强意志,是在学习上践行艰苦奋斗精神的体现;B带病坚持上课,刻苦学习的精神虽可嘉,但不利于自己的生命健康,是不珍爱生命的表现,需要改进;C初中生外出打工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属于违法行为,也不利于自己终身发展,需要改进;D行为属于勇于创新,开拓进取,是艰苦奋斗精神的体现;E行为是勤俭节约的表现,也是艰苦奋斗精神的表现;F假期独自赴偏远山区,体验艰苦生活,属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的表现,对未成年人来说是不值得提倡的危险的行为,需要改进。在组织答案时,要注意设问中的要求“选出需要改进的三项行为,并就其中一项简要说明理由”,否则就会因审题不清导致失分。15.(2017湖南长沙,36,8分)【耕读传家美名扬】湖南宁乡县名最早出现于唐贞观元年,这里自古流传“耕读传家”的风气,享有“爱读书、会读书”的美名,走出了一代又一代影响海内外的读书人。在艰苦的岁月里,孩子在灰暗的桐油灯下寒窗苦读,承载家庭兴旺的梦想;父母日夜操劳,辛勤
本文标题:部编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3单元走向未来的少年习题课件含答案解析87张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747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