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与策略
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与策略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它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有了一个自主合作的机会,改变了传统的以接受型为主的学习方式,。但是,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大多仅仅是浮于形式,缺乏其内在的实效性,主要问题有:1、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面,不管什么问题,不管合适与否,不管难易程度,一律要学生合作讨论,似乎只要合作了,问题就解决了,只要合作了,学生就是自主学习了。2、小组成员之间分工不明确,缺乏必要的人际交流和合作技能。往往是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前排的同学唰地回头,满教室都是讨论的声音。四人小组里,每个人都在张嘴说话,谁也听不清别人在说什么。老师一喊“停”,教室里立刻安静下来,汇报讨论结果时,出来的意见还只是个人的想法,没有形成小组意见,也没有因为小组讨论而对个体的思维产生新的碰撞,小组成员之间也没有具备合作的心理倾向。3、每个学习小组里都有学优生和相对的学困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往往是学优生扛主角,他们的意见就主宰了整个小组的意见。久而久之,学困生就习惯于在热闹的环境中做一个旁观者。这样,也就没有真正做到全员参与,没有真正达到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4、小组评价机制不健全,评价形式单一。以教师评价为主,而这种评价又大多指向单一的个体,对小组整体的评价不够科学和客观;教师没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组内自评和组间互评的机会,更缺少组内自评和组间互评的技能训练。那么如何科学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分组呢?主要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一是要做到每个小组的实力相当;二是要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将有各种特长的学生放到一个组内,让他们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相互监督。目的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优等生得到发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帮助和提高。1、确定组长组长是一个小组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小组学习的关键,他的数学成绩不一定最好,但必须要有较强的自制力,不会因自己的行为影响小组的合作;有较好的协调能力,能独立处理好组员之间的关系问题;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时时、事事想到小组的整体形象;有敏锐的洞察力,能清楚知道组员的学习状态;当然也要有较强的学习能力等。因而教师在选定小组长是必须要满足四个条件:一是善于沟通,二是组织管理能力强,三是责任心强,四是成绩中上。2、确定小组人数小组人数以4至6人为宜,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也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助。根据以往的经验,6人一组最为科学。小组的规模大些,组内可能汇集起来的知识、经验和其他信息的量也相对大些;但人数并非越多越好,人数过多,受课堂时间限制,有些学生就可能丧失在组内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假设每组8名或更多学生,组内的交流就容易受到限制。此外,小组的人数尽量是偶数。因为小组学习的基础是合作,合作学习的最好体现是“一帮一”,结成“学习对子”。当然也可以是“一帮二”,但是效果不如“一帮一”理想。3、自愿结组所谓自愿结组,即老师预先选定组长后,组员自愿挑选组长。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合理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组合。这样分组为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基础,使课堂有利于学生的交流、合作,有利于异质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优势互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获得提高。而采取一定程度上的自愿结组是为了避免由于小组成员之间关系的不和谐,造成学生之间不能做到相互了解对方,信任对方,并进行清晰正确的交流;当产生不同意见时,不能建设性的提出自己的建议,解决矛盾冲突。如果学生心甘情愿地达成学习共同体就会形成和谐的学习环境。4、择优选定副组长为了减轻组长的工作负担,在自愿结组后,可以在本组内择优选定2名副组长。这两名副组长严格按照数学成绩择优产生,并且每次期中、期末考试后,结合成绩及时调整,这样的动态管理可以使组员有赶超的机会,也使得副组长在压力中更加努力。按照组长---副组长---组员的程序分组后,实际上把每个小组进行了分层。有利于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助,为了避免有时少数成绩好的学生在学习,多数人游离于学习之外,可以采取逐层带动的方式进行合作学习。即教师对组长负责,组长对副组长负责,副组长对组员负责。一般每个小组设有组长1人,副组长2人,组员2人。在这种分组方式下,基本上是组长对两名副组长负责,副组长对一名组员负责。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对组长负责,要求所学内容全部掌握;组长对两名副组长负责,要求要掌握所学内容的70℅—80℅;副组长对1名组员负责,要求掌握基础知识、概念,只要本节课有收获就完成任务。此外,这种分组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分层进行针对性的学法指导。对于组员或个别副组长要真正关心他们,随时关注着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随时对他们进行提问。学生一旦感觉到老师是在真正地关心他们、帮助他们,绝大多数学生都会尽其全力去学习、去努力。对学困生而言,除了帮助他们找出学习困难的症结,还要对他们的个性进行分析,教会他们可行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数学课堂教学的目的,决不是要消除学生的差异,而是为了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条件,促使他们更好地发展。科学合理分组学习中,学生依据各自的数学现实,调动原有知识经验,运用各自的思维方式解决不同问题。人人参与了思维,亲身经历了探究新知的过程,真正实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使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得到不断的发展和提升,数学素养得以明显提高。
本文标题: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与策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909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