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教材分析本课时位于教材第一课第一站,是开篇之作,是对应课程标准“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是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的根本活动准则,增强宪法意识”而设置的。本课时通过学习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作用来引导学生理解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感悟宪法的原则和精神。教材内容抽象,理论性强,通过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这一课时的设置,让学生感悟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从而增强其宪法意识,促使其维护宪法权威。学情分析从总体上看,学生对宪法的了解相对偏少,对于宪法的基本原则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认识匮乏,对宪法对人权的相关规定也是一知半解。因此,需要通过学习来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体系,增强对法律的认识和了解,尤其是对宪法的认识和了解。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体系目标:理解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知道宪法通过规定国家性质、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保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掌握相关人权的内容;了解我国为保障人权而采取的措施。素质能力目标:形成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能够运用宪法原则维护自己的权利。价值取向目标:增强公民意识、宪法意识,树立国家主人翁意识,积极承担自己应承担的责任。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方法情景导入法、活动体验法、问题探究法。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阅读课本小眉的周记,回答后面的三个问题。重点思考第三个问题:为什么我国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都有“人民”二字?学生回答:1.人民很重要。2.国家机关要为人民服务。教师总结:这是因为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过渡: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本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下相关知识,深刻认识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设计意图:基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国家印象的外在典型代表“悬挂国徽的国家机关和场所”出发,思考国家、人民,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生活化,激发学生探究这些问题的积极性,通过对第三个问题的重点解决,引入课题。)二、自主学习,初识新知阅读课本,思考问题: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2.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法律依据、经济基础、基本途径、保障措施分别是什么?3.为什么要尊重和保障人权?4.人权的主体和内容是什么?5.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针对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内交流分享学习成果。(设计意图:学生总体把握课本基础知识,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初步掌握课本知识结构。)三、合作探究,质难解疑板块一: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教师: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对这一知识点我们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方面进行学习。探究1:国家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问题:“国家权力属于人民”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认识。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国家权力属于人民”针对这一论断,同学们首先要熟记这句话,其次要知道“国家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规定的,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设计意图:从“是什么”的角度来认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探究2: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是由什么决定的?(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多媒体展示相关文字材料:我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思考问题:从这段材料中你感知到哪些信息?学生回答:我国的国家性质的内容;国家性质是由宪法确认的;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教师总结: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宪法对国家性质的这一规定,确保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多媒体展示:●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多媒体展示文字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条对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作了说明和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思考问题:你知道什么是公有制吗?你知道在阶级社会中生产资料属于谁吗?宪法的这一规定保证了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回答三个问题,教师要有效引导:首先,要明确公有制的含义:公有制经济是指生产资料归劳动者共同占用。其次,通过多媒体对比在阶级社会里生产资料的占有情况。如图: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在社会主义国家里,生产资料归全体劳动者共同占用。知道这样的经济制度,才能奠定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物质基础。多媒体展示:●宪法规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3)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学生观察课本图片: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职工代表大会、村务公开会、年满18周岁的学生投票选举人大代表的场景。探究与分享:通过观察上述图片你能想到什么?公民通过哪些途径和形式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认知,并推荐小组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总结: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4)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及保障措施多媒体展示:材料一: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非常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大致可以分为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监督权、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等。材料二:我国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上述材料说明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内容广泛;我国公民权利的实现有法律保障。教师归纳拓展:宪法规定公民广泛的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我国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并规定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设计意图:探究2从4个不同的角度回答了为什么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探究3:我们在行动(怎么做)问题思考: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那么,作为国家小主人的你该怎么做呢?多媒体展示:一份中学生的提案。让学生谈谈这则材料对自己有什么启示?教师讲解做题方法:启示类的题目,要从明白了什么“道理”和知道以后应该“怎么做”这两个角度回答。学生试着回答问题:材料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做法”就是要担当起国家小主人的职责,积极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教师总结:我们是国家的主人,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总结板块一: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多媒体展示知识结构:(设计意图:知识的传授要注重方法的总结,讲授过程中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方面来讲授知识点,既易于学生理解接受,也能启发学生认识问题时要把握这三个方向,又为学习下面的知识奠定了方法基础。)板块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1.自主学习,举一反三提示:针对人权这一知识点可以从是什么、怎么做这两个方面进行探究。2.合作探究(1)教师提问:人权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认识人权“是什么”,可以从哪些角度回答这个问题。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人权的主体、人权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回答了人权“是什么”。可要求学生阅读课本,找出具体答案。教师指名学生回答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可以让其他学生进行纠正。多媒体展示:●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人权的主体: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2)教师提问:国家应怎样尊重人权?学生回答总体要求和具体要求。多媒体展示:●总体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具体要求: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②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③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④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⑤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教师依次给出PPT,进行简单讲解。(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举一反三,实践应用,有利于其掌握本课知识点,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3.延伸拓展国家为什么大力开展扶贫工作?你希望国家如何帮助贫困人群?学生讨论,反馈交流,最后教师提示补充,多媒体展示答题方向。四、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个知识点。一个是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我们具体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学习:宪法确认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制度保障、我们该怎么做。一个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我们具体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学习: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人权的主体和内容,这是解决人权“是什么”的问题;并从总体要求和具体要求两个方面阐述了保障人权的措施,这是解决“怎么做”的问题。五、布置作业1.为什么说宪法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2.请你说一说国家为保障人权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课知识概括性强、理论性强,不易理解,需要教师结合材料详细讲解,必要时可做一定的知识拓展。文字材料缺乏生动性、直观性,不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将一些图片、音频、视频材料应用于教学中,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更直观、更易于学生接受。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新课导入多媒体展示资料: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经投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展示课件“十三届学生观察图片,直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2018年3月17日,新当选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秘书长进行宪法宣誓。2018年3月18日,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委员进行宪法宣誓。板书: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宪法确认国家权力属于人民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教师引导学生完成课本P2—3运用你的经验,请学生着重思考下面两个问题:(1)为什么这些国家机关和场所要悬挂国徽?(2)为什么我国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有“人民”二字?教师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引导总结。教师总结:(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2)我国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有“人民”二字,是因为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2.宪法的基本原则的表现学生阅读课本P3—5内容,了解我国宪法是如何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对这一内容的教学,分两步进行:第一步:请学生回答“我国宪法是如何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这一问题。第二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可以播放提前准备的幻灯片,具体顺序如下:第一张显示“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第一章总纲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教师指明问题,学生思考回答。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明确答案: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以宪法的形式确认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第二张显示“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宪法第六条全国人大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国家领导人进行宪法宣誓”的图片导入新课。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思考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并进行点评作出总结。指明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明确要思考的问题。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点。课件展示“宪法第六条内容”并辅观感受进行宪法宣誓的庄严氛围。通过阅读、思考问题,讨论问题,参与课堂,获取新知。根据问题进行阅读
本文标题: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1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教案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039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