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2019年成都市青羊区初三二诊语文试卷解析版
九年级语文注意事项:1.全卷分A卷和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务必先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号和座位号,无误后将本人姓名、考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3.A卷第Ⅰ卷为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A卷第Ⅱ卷及B卷为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4.保持答题卡面清洁,不得折叠、污染、破损等。A卷(共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面语句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长髯.(rán)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yǒu)黑脸庞,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B.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nàn)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zhāi)句,而应推敲细思。C.在那亘.(gèn)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pēn)涌着血液一样。D.或者我们问得再直截一点,假使语言文字能够完全传达情意,假使笔之于书的和存之于心的铢.(zhū)两悉称.(chēng),丝亳不爽,这是不是文学上所应希求的一件事?答案D解析本题考察字音。铢两悉称的“称”正确读音应为chèn.2.下列词语中,设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屏障字帖大庭广众珊珊来迟B.海鸥契约风云变幻分崩离析C.服侍掂记恍然大悟煞有介事D.枯燥徘徊正经危坐骇人听闻答案B解析本题考察字形。A珊珊来迟——姗姗来迟;C掂记——惦记;D正经危坐——正襟危坐。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说的一项是()A.安史之乱后,诗圣杜甫辗转到了成都,尽管当时住的草堂非常简易,却总算让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得到了些许的安顿.B.当你老了,行将就木....,你是否还在念叨着那些曾经想尝试做却最终没有做的事?C.作为一名文艺委员,她经常在班上哗.众取宠...,组织开展各种生动有趣的班会活动,深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D.阅读文章,需要从整体出发,甚至还需要考虑到作者、背景等因素,切不可断章取义....。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成语。C.哗众取宠:以浮夸的言行迎合群众,骗取群众的信赖和支持。感情色彩不当。A.颠沛流离:指生活艰难,四处流浪;B.行将就木:指人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D.断章取义: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对英雄的尊重,体现了一个民族认知水平、理性能力的高低。B.全国多个省市试点在音乐课程中增加京剧内容,并鼓励各地区把地方戏种也引入教学,这有利于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的意识。C.成都在全国首创性提出“城市机会清单”,是为了推动产业扶持、企业发展从“给优惠”向“给机会”的转变。D.校庆在即,学校要求全体师生注重礼仪,热情待客,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病句。A一面对两面,应是体现了“体现了一个民族认知水平、理性能力的高”;B成分不当,在“有利于”后添加“增强”;D句式杂糅,将“以带给”改为“让”或者是把“感到宾至如归”改为“宾至如归的感觉”。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乙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丙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又何间.焉间:参与B.衣食所安.安:安身C.朝服.衣冠服:衣服D.孰.视之孰:同“熟”,仔细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文言实词。服在这里应作为动词,穿戴。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和同的一项是()A.何以.战B.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以.残年余力往之.女家C.欲有求于.我也D.而.形貌跌丽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文言虚词。A.凭借。B.结构助词,的/动词,到,往;C.对,向/在;D.表转折,但是/表修饰。7.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A.这三个人,都是出身平民的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愤怒还没有发现,上天就降示征兆,(他们)加上我,将变成四个人了。B.这三个人,都是出身平民的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愤怒还没有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吉祥,(他们)加上我,将变成四个人了。(他们)加上我,将变成四个人了。C.这三个人,都是出身平民的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征兆,(他们)和我一起将带着四个人了。D.这三个人,都是出身平民的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征兆,(他们)加上我,将变成四个人了。答案D解析本题考察文言翻译。注意重点字词“发”“休祲”的意思。8.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曹刿、唐雎、邹忌三个人都凭自己出众的谋略或胆识,最后达到了目的:鲁国以少胜多战胜齐国,秦王被迫收回成命,齐国最终取得大治。B.三段选文中,三个人在语言中都巧妙运用了类比:曹刿以“衣食”、“牺牲玉帛”来类比“小大之狱”,唐雎以专诸、聂政、要离三人来类比自己,邹忌以家事(“妻”、妾”、“客”的夸美)来类比国事。C.文章也分别塑造了三个不同的君主形象:虽平庸却能充分信任曹刿的鲁庄公,阴险狡诈却又前倨后恭的秦王,虚心纳谏、广开言路的齐威王。D.三段选文中,对人物的描写手法同中有异:都使用了语言描写,但乙文穿插了动作与神态描写,丙文则综合运用了外貌、动作与心理描写等。答案B解析本题考察文意理解。B曹刿的“衣食”、“牺牲玉帛”“小大之狱”并不是类比关系,而认为是取信于民的三个方面,之间是递进关系。故选B。译文【甲】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大臣。”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曹刿说:“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乙】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先生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的情景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秦王说:“天子发怒(的时候),会倒下数百万人的尸体,鲜血流淌数千里。”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百姓发怒吗?”秦王说:“百姓发怒,也不过就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在宫殿上。他们三个人,都是平民中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吉凶的征兆。(现在专诸、聂政、要离)连同我,将成为四个人了。假若有胆识有能力的人(被逼得)一定要发怒,那么就让两个人的尸体倒下,五步之内淌满鲜血,天下百姓(将要)穿丧服,现在就是这个时候。”说完,拔剑出鞘立起。【丙】邹忌身高八尺多,而且身材容貌光艳美丽。有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呢?”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丽,于是又问他的小妾说:“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和他坐着谈话。邹忌问客人道:“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丽啊。”又过了一天,徐公前来拜访,(邹忌)仔细地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他美丽;再照着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比不上人家。晚上,他躺在床上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我的小妾认为我美,是惧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想要有求于我。”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2分)①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孟子《富贵不能淫》)②,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③官船来往乱如麻,。(王磐《朝天子·咏喇叭》)答案①贫贱不能移②杨花落尽子规啼③全仗你抬声价解析本题考查古诗默写,注重平时课本古诗句的积累,不要有错别字。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王磐《朝天子·咏喇叭》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2)请在李商隐的《贾生》和文天祥《南安军》的后两联(颈联和尾联)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4分)答:.答案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文天祥《南安军》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解析本题考查古诗默写,注重平时课本古诗句的积累,全诗不要有错别字。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文天祥《南安军》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0-12题。话说柔性屏(1)一言不合就掰弯手机,这不是一句玩笑。(2)近日,某知名终端厂商在自家的科技大会上展示了他们生产的一款可折叠的变形手机。上网、看剧、收发邮件时,它是7英寸左右的平板电脑;打电话时,只需轻轻对折,就变成5英寸左右的智能手机。让手机实现可弯曲、可折叠功能的就是柔性屏。(3)那么,什么是柔性屏呢?柔性屏是柔性显示屏幕的简称,是随着显示技术的变革,在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传统的显示屏都是以玻璃作为基板材料,柔性屏则是以塑料作为基板材料。玻璃是很难弯曲、折叠的,塑料则可以任意弯曲,柔性与刚性相对,主要是基板材料不同。(4)目前人们常用的电脑、彩电、手机显示屏大多采用的是液晶显示技术(LCD),LCD显示屏就像三明治一样由两片玻璃夹着液晶材料,液晶可以调整光亮,但需要一种发光部件提供背光,因此需要背光源、偏光片、彩色滤光膜等繁复的零组件,
本文标题:2019年成都市青羊区初三二诊语文试卷解析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256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