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物理识记知识之概念篇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1、物理学就是研究声、光、力、热、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2、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也是通向正确认识的重要途径。3、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两种测量。刻度尺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秒表是测量时间的常用工具。4、在国际单位制(SI)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常用单位有光年(l·y)、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和纳米(nm)。5、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常用单位有小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和纳秒(ns)6、单位换算关系:(1)长度单位:①.=×1012km=×1015m;②1km=1000m=103m;③1dm==10-1m;④1cm==10-2m;⑤1mm==10-3m;⑥1µm==10-6m;⑦1nm==10-9m(2)时间单位:①1h=3600s=×103s;②1min=60s;③1ms==10-3s;④1µs==10-6s;⑤1ns==10-9s(3)面积单位:①1km2=1000000m2=106m2;②1dm2=m2=10-2m2;③1cm2=m2=10-4m2;④1mm2=m2=10-6m2(4)体积单位:①1dm3=1L=10-3m3;②1cm3=1mL=10-6m37、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看。先观察它的零刻度线是否破损,认清它的量程和分度值。(2)放。零刻线对准被测物的边缘,尺面要紧贴被测物体,且沿着被测长度的方向。(3)读。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后一位...,视线要垂直于尺面。(4)记。记录的数据由数字和单位组成,即要记录准确值,又要记录估计值,并注明单位。8、误差:(1)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2)为了减小误差....,应该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采用更合理的测量方法。利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也可以减小误差。(3)误差不可避免......,只能尽量减小,错误..是可以避免的.....。9、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1)累积法(例:测量铜丝的直径、测量一张纸的厚度)(2)化曲为直法(例:测一段曲线长度、从地图上测京广线的长度)(3)三角板直尺配合测量法(例:测量一枚硬币的直径)14、用量筒或量杯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将待测液体倒入量筒或量杯中,观察液面到达的刻度,即为液体的体积。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凹面处...相平。16、科学探究的过程:①提出问题、②猜想与假设、③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④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⑤分析与论证、⑥评估、⑦交流与合作。17、钟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重和摆角的大小无关..,只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越长。18、在探究钟摆摆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利用了控制变量法。如果你家的摆钟老是走得比实际的要快..,你可以将摆锤下面的螺丝向下调节,增长它的摆长。19、正确估读三法:在物理实验中测长度往往要求更精确些,这就要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怎样才能正确地进行估读呢分下面三种情况:(1)被测物体的末端落在刻度尺的两条最小分度线之间。如图1-3,此时直接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即可。图中物体的长度为,其中的即为估读值。(2)被测物体的末端恰好落在刻度尺的某条分度值线上。如图1-4,此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应为0。图中物体的长度为,其中最后的一位“0”为估读值。(3)被测物体的末端恰好落在某条大刻度线上。如图1-5,此时应特别注意,对应的0刻度线的估读值为0。图中物体的长度记为,其中前面的“0”表示对应的分度值线是0mm刻度线,后面的“0”是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的0。(图1-3)(图1-4)(图1-5)第二章声音与环境1.声音的产生:(1)物理学中,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声源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2)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3)人说话时靠声带振动发声的;清脆的蟋蟀叫声和蜜蜂的嗡嗡声是靠翅膀振动发声的;乐器中管.乐器是靠空气柱的振动发声的、弦.乐器是靠弦的振动发声的。2、声音的传播:(1)声音靠介质传播,一切气体、液体、固体物质均可作传声的介质。(2)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3)真空不能传声。(4)单位时间内,声音传播的距离叫声速。(5)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快慢不同..,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慢些..,气体中最慢..;在同一介质中,声速还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大..。(6)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3、声音的接听过程:(1)人耳的主要结构有外耳、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神经。(2)人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个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耳蜗,再通过听神经将信息传给大脑,这样就产生了听觉。4、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老师的声带振动产生的,并通过空气传到学生的耳朵,引起耳内鼓膜的振动,,再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5、声音的三要素是:音调、响度、音色。(1)声音的高低..——音调。①振动的快慢..常用每秒振动的次数来表示,每秒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单位为赫兹,简称为赫,符号为Hz。②音调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③可用波形来比较频率,相同时间内,波的个数多...,频率高.,音调高.。(2)声音的强弱..(即大小..)——响度。①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还跟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②用波形来比较振幅,振幅小.,响度小.。(3)声音的品质..——音色。①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的情况下,音色是不同..的。②在许多人同时讲话时,即使未看到人,我们也可以分辨出熟人的声音,不同的乐器,即使它们发出声音的响度和音调都相同,凭听觉我们也能把它们区分开来,原来,这些都与声音的音色有关。③各种发声体,由于它们的材料、结构不同,即使发出响度与音调都相同的声音,由于音色不同,人对声音的感觉也不一样,它们声波的波形是不同的。6、回声是指声音碰到障碍物后反射回来的现象。人耳能分辨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应大于s151,所以要想听到回声,说话者要离障碍物的距离应大于。7、弦.乐器的音调高低与弦的长短、张紧程度和粗细有关。①当弦的粗细、张紧程度相同.........时,弦越长音调越低..;②当弦的粗细、长短相同.......时,弦拉得越紧音调越高..;③当弦的张紧程度、长短相同.........时,弦越细音调越高..。8、声音的利用:(1)现代建筑如礼堂、音乐厅等,都有着很高的声学要求,它们通过采用不同的吸声材料,设置不同方向的反射板等,使听到的声音更为清淅、丰满。(2)人通过双耳效应可以判断声源的方位,欣赏立体声。(3)三音石...和回音壁...都是利用声音的反射原理。(4)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5)总的来说,人们对于声的利用有两大类:一是利用声传递信息;二是利用声传递能量。9、噪声的来源和控制:(1)从环保角度来说,凡是使人感到愉快的声音叫乐音,使人感到厌烦的声音叫噪声;从物理学角度来说,凡是有规律地振动发出的声音叫乐音,杂乱无章振动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噪声的危害和等级:人们以分贝(符号是dB)为单位表示声音的强弱..。15~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3)噪声的控制:控制噪声从声音的声源处、声音的传播过程、接收声音的人耳处三方面着手:即主要在消声、隔声、吸声三个方面采取措施。①防止噪声产生的方法:改造噪声源、在声源处加防护罩、在声源处加消音器;②阻断噪声传播的方法:使用隔音或吸音材料、植树造林;③避免噪声入耳的方法:带耳罩、塞棉花、捂住耳朵。10、男低.音歌手在高.声歌唱、女高.音歌手在低.声伴唱,这其中男歌手音调低.、响度大.,女歌手音调高.、响度小.。11、“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14、如图2-1所示,甲、乙两个音叉的振幅相同..,频率不同..。在相同时间内,甲.振动次数少.,频率低.,音调低.;乙.振动次数多.,频率高.,音调高.。13、如图2-2所示,甲、乙两个音叉的频率相同..,振幅不同..。甲.音叉振幅小.,响度小.;乙.音叉振幅大.,响度大.。(图2-1)(图2-2)第三章光和眼睛光世界巡行1、光及其用途:(1)光是一种电磁波,平常看到的光称为可见光。不可见...光有红外线和紫外线。(2)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光,光每天都为我们服务,如:①光能使我们看见物体;②太阳光使冰雪融化;③花草树木依靠光合作用茁壮成长等。2、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是指自行发光的物体(注意:月亮不是光源....)。(2)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3)通常我们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来形象地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4)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①影子的形成;②立竿见影;③日食、月食现象;④小孔成像。(5)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①激光准直;②射击瞄准;③排队看直;④木工检查木板的棱是否直。3、光的传播速度:(1)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其大小为c=×108m/s=×105km/s。(2)光在空气中的速度十分接近..真空中的速度,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在空气..中速度的43,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在空气..中速度的32。(3)天文学上常用光年(符号为l。y。)来表示天体间的距离..,它是光在1年里传播的距离,是长.度单位...;1l。y。=×1012km。3.2探究光的反射定律1、光的反射现象:(1)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叫光的反射。(2)法线是指过入射点垂直反射面的直线;入射角是指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指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3)光的反射的例子:①潜望镜;②自行车后的反光镜;③水面倒影;④万花筒;⑤镜子使商店的货物看起来琳琅满目。2、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简记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光路可逆)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1)镜面反射....是光射到平滑表面所发生的反射,而漫反射...是光射到粗糙不平的表面所发生的反射。这两类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2)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表面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这一物体的表面对光发生漫反射的缘故;我们平常看黑板会“反光”,是因为光在光滑的黑板上发生镜面反射的缘故。4、光反射的应用:(1)红宝石激光器利用激光的...多次反射....形成激光束;人造卫星利用光的反射....,在遥远的太空感知地面的矿藏和森林,估计农作物的产量;光纤利用光的反射....传输信息。(2)光的反射有时也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如玻璃幕墙容易产生光污染...。5、雨后的夜晚,路面有积水,若迎.着月光走,地面发亮..处是积水;若背.着月光走,地面暗处..是积水。3.3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1、平面镜:把反射面呈光滑平面的镜子叫平面镜。面对着平面镜,我们都能看到自己的像。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2、平面镜成像特点:(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简记为“等距、等大、对称、虚像”)。(2)能够呈现..在光屏...上的像叫实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只能用肉眼观察到的像叫虚像。3、平面镜的应用:①潜望镜;②万花筒;③梳妆镜;④牙医用的反光镜等。4、球面镜:(1)反射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镜子叫球面镜;球面镜可分为凸面镜和凹面镜两类。(2)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应用:汽车观后镜、
本文标题: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378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