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设备分类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节约资金与人力成本,加强设备的管理,优先保证重点关键设备的完好,保障生产的正常高效进行,必须对设备进行分类管理,二、职责:2.1设备动力部制定并组织实施设备分类管理标准。2.2设备动力部负责设备分类管理的检查和落实。2.3各车间负责对本单位的各类设备进行管理。三、设备分类范围:3.1A类设备划分3.1.1生产工艺中关键过程所使用的设备。3.1.2在生产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当其损坏或发生故障时,检修难度大,时间长,会导致全厂停产的设备。3.1.3生产工艺中关键过程所使用的各种特别重要的传动设备和静止设备。3.1.4设备原值特别大的设备。3.2B级设备划分3.2.1生产工艺中过程所使用的各种比较重要的传动设备和静止设备。3.2.2生产工艺中特殊过程所使用的设备。3.2.3在生产过程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当其损坏或发生故障时,会导致全厂产量或质量受到严重损失的设备。3.2.4设备原值较大的设备。3.3C类设备划分3.3.1生产工艺中非关键过程、特殊过程的设备。3.3.2生产工艺过程使用的一般设备。3.3.3设备原值比较小的设备。四、设备分类管理办法:4.1A类设备管理办法4.1.1A类设备必须由设备动力部、车间实行二级管理。4.1.2对A类设备必须实行“三优一专”管理,即:维护保养优先,备品配件优先,计划检修优先,由专人负责维护保养。4.1.3设备动力部必须建立A类设备完整的技术档案。4.1.4A类设备在运转时,车间设备员必须每天巡视一次,专职维修人员和操作者应加强巡检,发现异常应立即向车间、设备动力部汇报,必要时应先停机后处理。4.1.5A类设备的大修、技改必须提前一个月做出有关方案,并经专题会议讨论通过,由设备动力部审核,上报分管副总批准,方可实施。4.1.6设备动力部负责各自车间的设备员:必须定期对A类设备进行巡查。4.1.7设备动力部负责各车间的设备员对车间反映A类设备的问题必须及时解决,遇疑难故障时,召集有关工程技术人员会诊处理,以保证A类正常运转。4.2B类设备管理办法4.2.1B类设备必须由使用车间实行专管,设备动力部负责技术监督和指导。4.2.2设备动力部应有B类设备履历卡和检修规程。4.2.3车间必须建立B类设备完整的技术档案。4.2.4B类设备必须根据完好设备标准安排定期检修,检修内容和时间应符合规程的要求和设备的实际状况,车间应对检修过程做详细的记录。4.2.5车间必须做好B类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4.2.6B类设备如有异常或发生故障,车间必须组织力量全力进行检查或检修,并及时向设备动力部报告。4.2.7B类设备的备品配件也应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上,其关键备件应有足够的资金和储量保证。4.3C类设备的管理办法4.3.1C类设备由车间进行管理,设备动力部负责一般性管理、指导。4.3.2车间应根据C类设备的完好状况、使用频度和人力物力等因素安排计划检修,并做好有关的检修记录。4.3.3C类设备的其它管理,必须严格遵守有关的设备管理标准和制度,不得放任自流。4.3.4C类设备的备品配件先要保证本厂加工,无法自行加工的再外购。五、设备分类管理的目录、编号、标识和台帐。5.1设备分类管理的目录中应注明设备的主要名称和类别。5.2各类设备编号同固定资产编号一致。5.3本厂所有生产设备和理化设备应在明显的部位上标注设备分类标识。5.4设备动力部应有全厂生产车间所有A类设备台帐,车间应有本车间各类设备的台帐。六、设备分类管理目录附件是A类设备列表;不直接参与生产及各种可移动为C类设备,如潜水泵、移动式高压清洗机等;其它均为B类设备。
本文标题:设备分类管理制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699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