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冬至的梦》PPT课件8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一天还有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的习俗,谚语:冬至到,吃水饺。冬至关于冬至的谚语•晴冬至,年必雨。•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冬至强北风,注意防霜冻。•冬至下场雪,夏至水满江。•冬至落雨星不明,大雪纷纷步难行•冬至天气晴,来年百果生。•冬至在头,冻死老牛;冬至在中,单衣过冬;冬至在尾,后悔没有火炉。词语积累盼望向往地窖苏醒呓语涌动藤条绽出草垛难熬返青拔节蚯蚓品读第1自然段问题1.“很小的时候,爷爷就叫我们背诵那古老的24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从这段描写可知作者很小便会被24节气歌,联系全文,你感受到了有关“我”和爷爷的什么?由“爷爷教我们”可体会到爷爷是”我“节气知识方面的启蒙人,我对爷爷、对大自然有很深的感情。品读第1自然段问题2:作者在第1自然段中用大量的文字写了有关冬至的知识,有什么作用?作者在这一段写道,“过了这天,地球绕太阳的运行就逐渐向北回归线转移了。”说明这天过后,春天也就逐渐走近了。这是很特别的一天,有特别的意义,于是也就有了关于一天的梦。品读第2,3自然段问题1:“但是那谁也看不见的春天也看不见的春天,也就在这一天随着飘落的白雪向我们走来。只不过,他不愿意那么快地于人们见面,但它是一切有生命的事物都开始做着自己温暖的梦、希望的梦。”作者用了你拟人的写法赋予春天人的性格,她悄悄地向我们走来,唤醒一切生命,让它们去迎接新的一年。这一段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春天的什么?问题2:寒冷的冬至,都有谁在做自己“温暖的梦、希望的梦”?从苹果树、葡萄枝、冬小麦、老草根儿、到冬眠的青蛙、蚯蚓和我们人类,都在做着春天的梦。问题3:为什么说冬至的梦是“温暖的梦、希望的梦”?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不信,你拨开积雪或扒开泥土仔细的看看吧。黑色的藤条变青了,干硬的树枝变软了,冻土地开始松动了,冰河下面有了‘哗哗’的声音。细小的草根儿,有的已经绽出苍白的芽苞,地窖里树苗儿的纸条上突出了指甲大的紫红色的小叶子,它们好像已经等不及了。”作者满怀对自然的热爱,用眼看到、用心听到了世间万物的生命都在涌动,他们在盼望春天和梦想着春天的温暖,并已做好了准备等待春天的来临。问题4:我们是怎样等待春天的?你从爷爷的梅花图中感受到了什么?我们和爷爷一起等待春天,做着冬至的梦。爷爷的梅花图体现了他对孙子的慈爱,他让等待的过程充满了希望,不再那么难熬。从“再等等”、“还不能”、“多么难熬”等词语中,可以感受到什么?感受到“我们”是怀着梦想、怀着希望来等待的。这种等待感觉很美好,很温暖!在这段等待的日子中,“我们”和爷爷都憧憬着温暖的春天,期盼着春天快点儿到来。品读第四自然段“哦,我多么向往明朗温暖的春天,我更深深的怀念那无数个漫长的冬夜里曾经做过的温暖的梦!”作者的梦是对春天的向往,但为什么等待春天的过程比春天的到来更让他觉得美好?因为等待的过程有希望,有向往,有想象,可以在脑海中勾勒出无数个关于春天的美好画面、这些让等待春天的过程比春天本身更美。因此,冬夜里,“我”关于春天的梦是温暖的。品读第五自然段从这一自然段中你能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梅花图是爷爷和我们一起等待春天时所画的,对梅花图的回忆表达了“我”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慈祥而勤劳的爷爷的怀念之情。“我”对爷爷的怀念仅仅是一个孙子对长辈的想念吗?在作者冬天的夜晚所做的温暖的梦中,会有爷爷吗?在冬日的夜晚的那些梦里,有爷爷教“我”节气歌时的那份慈爱;有寒冷的冬夜里“我”依偎在爷爷身边,看爷爷描摹梅花的那份幸福;有爷爷给“我”买冬米糖的那份疼爱;有春天到来,“我”和爷爷去放风筝的那份喜悦……“我”对爷爷的思念是与“我”和爷爷向往春天、热爱生活的真挚情感联系在一起的。文章两次提到梅花园,写出了“我”和爷爷怎样的情感?写出了“我”和爷爷向往春天,热爱生活的真挚的情感。“冬至的梦”究竟是怎样的梦?温暖的梦美好的梦让人怀念的梦......课文写出了“我”对春天的祈盼,对生命力的讴歌,对大自然的赞美,同时也写出了“我”和爷爷对生活与生命的热爱之情。
本文标题:《冬至的梦》PPT课件8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890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