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人教版中国古代史第二、三单元综合测试
人教版中国古代史第二、三单元综合测试——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一、单项选择题:1、秦王嬴政为灭六国、实现统一而采取了一个著名的战略。根据他灭六国的顺序,推测主要战略是指A、远交近攻B、近交远攻C、先弱后强D、先强后弱2、秦朝之所以能“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其主要原因A、社会经济大发展B、国家实现统一C、秦始皇雄才大略D、秦朝推行法治3、秦始皇大量迁移人口到边远地区,这些地区之一是①河套一带②辽东一带③珠江流域④东南沿海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4、刘邦实行的治国措施与政策中动机与效果明显矛盾的是A、休养生息B、沿用秦朝的郡县制C、分封通行子弟作王D、对匈奴的“和亲”政策5、造成“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的举措是A、刘邦分封异姓王B、刘邦分封同姓王C、汉武帝颁布推恩令D、汉武帝颁布“附益法”6、铁器传入珠江流域和西域,是在A、战国和秦朝B、战国和西汉C、秦朝和西汉D、秦朝和西汉7、中国和欧洲直接交往的记载,最早见于A、《春秋》B、《史记》C、《汉书》D、《后汉书》8、形成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封建国家分裂的社会根源是A、北方各民族人民因战乱大量南迁B、汉族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C、南北方经济发展的差距加大D、东汉豪强地主势力恶性膨胀9、道教在民间兴起与变成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宗教分别始于A、西汉和西晋B、西汉和东晋C、东汉和西晋D、东汉和东晋10、经过董仲舒的改造,儒家思想在汉代被赋予新的含义,这里的新含义“新”在A、人定胜天B、实施仁政C、君权神授D、以德治民11、我国古代思想领域逐渐形成以儒家为主,儒佛道三家并立互补局面的时间是A、西汉B、东汉C、三国D、南北朝12、西汉初年,封国制度威胁着中央集权制,封国问题的基本解决是在A、汉高祖在位时B、汉文帝在位时C、汉武帝在位时D、韩光武帝在位时13、秦朝统一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中,革除了东周以来政治弊端的重要举措是A、推广郡县制度B、建立皇帝制度C、确立三公九卿制度D、依法治理国家14、两汉与秦朝对匈奴采取的相同措施不包括A、修建防御工事B、和亲与互市C、进行战争D、迁民屯边15、西汉和东汉在处理民族问题上相同之处是①取得反击匈奴战争的重大胜利②同西域各族发展友好关系③设置管辖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郡县④解除了匈奴对西域的控制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6、战国、秦汉时匈奴的战争多被看作是正义和进步的,这主要是由于其性质A、是先进反对落后的战争B、是单纯防御性战争C、是反掠夺反奴役的战争D、是反对外族侵略的战争17、南北朝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是A、北方少数民族学会农业生产B、南北经济发展趋向平衡C、农作物新品种的大量引进D、出现了经济重心东移南移的趋势《后汉书·西域传》记载:“至汉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者自日南檄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注:日南,汉代郡名,辖越南北部一些地方)据此回答18--20题。18、引文中所说的“大秦”就是A、安息帝国B、罗马帝国C、奥斯曼土耳其帝国D、阿拉伯帝19、依据上述材料,这位大秦安敦的使臣来到我国的途径是A、自西域经阳关而来B、越葱岭经河西走廊而来C、从天竺经云贵高原而来D、由东南亚航海而来20、下列各项关于“大秦王安敦遣使”来华“始乃一通焉”的评述,正确的是A、是正史关于中国与外国官方外交的最早记载B、是丝绸之路正式开通的标志C、是正史关于中国同欧洲直接往来的最早记载D、是基督教传入我国的开始21、秦始皇陵墓的兵马俑A、整体表现了秦国军阵的雄伟气势B、个体形象写实传神,是中国瓷器艺术的精品C、其中的说唱俑和杂技俑造型生动活泼D、有车兵、步兵、骑兵等不同的兵种,排列有序,气势磅礴,是秦王朝强大军队的缩影22、范缜与王充都是古代唯物论思想家,他们思想的共同点是A、自然界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B、人是能够战胜自然的C、都具有反封建的民主思想D、人的精神和肉体共存亡23、我国古代的农学家十分重视农业生产经验的积累。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书中认为“耕锄不以水旱息功,必获丰年之收”。这主要强调A、因地种植B、不误农时C、改革工具D、改良技术24、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的核心是A、人定胜天B、劳心者治人C、独尊儒术D、君权神授25、下列历史事件不可能被司马迁写入《史记的是:A、晋楚城濮大战B、秦始皇巡游天下C、汉武帝泰山封禅D、西汉设置西域都护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开发,北方发展相对缓慢。据此回答26——31题:26、六朝时期,江南农业开发。其中,成为产粮区的是①洞庭湖流域②鄱阳湖流域③成都平原④闽江流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7、南北朝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是A、南方经济已超过北方B、北方经济仍处于明显领先地位C南北方经济趋于平衡状态D农作物新品种得以广泛种植28、从南北朝时期江南得到开发的最直接原因看A、科技发展的结果B、政策调整的结果C、大批中原人口的结果D、阶级斗争的结果29、“灌刚法”是指A、制钢范,灌钢水B、、把生铁和收铁合炼C、“杂炼生铁作刀镰”D、“清水要其锋”30、从东晋南朝的古墓中,考古工作者发现的瓷器,大多是A、白瓷B、黑瓷C、青瓷D、钧红31、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民族交往频繁,人们的衣食住行、习俗风尚也相互影响。与以前相比,南北朝我国人民的食品结够中地位逐步上升的粮食作物有A、水稻、甘薯B、小麦、水稻C、甘薯、小麦D、水稻、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科技、文学、艺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据此回答32——36题32、下列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文化艺术成就对应有误的是A、祖冲之——提出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B、陶渊明——《归园田居》C、钟繇——开始把隶书转化为楷书D、顾恺之——《女史箴图》33、《齐民要术》的下列内容中,最能体现其时代特征的是A、农产品的加工B、农作物的种植方法C、家畜、家禽和鱼类的饲养D、游牧民族的生产经验总结34、南北朝时期,宗教广泛流行,在下列哪些文化领域得到直接反映①建筑②雕刻③绘画④哲学A、①②B、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35、佛教不是邪教,其理由主要是①佛教不以敛财为目的②佛教有益于社会稳定③佛教能教人积德行善④佛教能使人得到安慰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36、道教的兴起和变成地主阶级的宗教分别始于A、西汉和东汉B、西汉和东晋C、东汉和西晋D、东汉和东晋37、王羲之的书法之所以能独创一家,关键是由于他A、擅长多种书法,多才多艺B、创作《兰亭序》闻名天下C、注意吸收前人书法精华D、具有书法艺术的天赋38、从上题结论看,王羲之的书法独创一家,体现了A、矛盾的特殊性原理B、事物是对立统一的C、事物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D、事物是发展变化的39、王羲之能够吸收前人书法精华达到独创一家,这表明A、外因有时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B、内因通过外因起作用C、内因与外因起同等重要的作用D、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40、南北朝时期,民歌大为盛行。南方民歌缠绵婉转,多描写爱情,代表作有A、《采桑度》B、《敕勒歌》C、《木兰辞》D、《蒿里行》把选择题答案写在下列表格中: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二、问答题41、吴师道《昭君出塞图》中题曰:“平城围后几和亲,不断边烽与战尘,一出宁胡终汉世,论功端合胜前人。”王峻《题明妃出塞图》云:“塞上香风暗度时,琵琶声急马蹄迟,美人一曲安天下,愧煞貔貅百万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西汉初期对匈奴采取什么政策?其历史原因是什么?汉初实行这一政策有何积极意义?请你对上面两手诗的观点作一简要评述。42、有人说长城是封闭保守的象征,也有人认为长城在秦汉帝国向西开拓推进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你同意哪种观点?43、用史实简要说明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南北文化发展的共同之处,并指出在这二三百年间中华文明发展的突出特点。44、假如有一西方的汉学爱好者组团到达西安队秦汉文化进行考察,请你帮助解决如下问题:(1)请你以导游的身份写一篇解说词,介绍秦汉文化的特点。(2)他们想沿丝绸之路到达意大利,重温丝绸之路当时的繁盛,请你帮助设计一个理想的路线图。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ABBCCDDDDCDCABDCBBDC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ADBDDACCBCBADCADCADA二、问答题:41、(1)和亲政策(2)历史原因:战国时,匈奴强大,经常出兵南下掠夺,秦时北伐,修长城,暂时缓和了汉与匈奴的矛盾;现实原因:汉初,国力困乏,对匈奴战争处于劣势。(3)积极意义:和亲政策在当时是进步的,加强了汉匈两族友谊和交流;昭君从国家和民族利益出发,不惜牺牲个人幸福,唤取北部边疆的和平与安宁;和亲、出塞,使边塞烽烟熄灭,解除了广大人民的征战之苦。(4)评述:两诗颂扬另外昭君在加强汉匈两族友谊、团结方面所做的巨大贡献,这一点应先充分肯定。但两诗的作者把汉族和匈奴和好的决定因素看成是“昭君出塞”一事是错误的。汉匈两族由战争转向友好相处的根本原因是两族人民饱受战争之苦,渴望和平安定,和平相处符合两族人民的根本利益。42、(1)同意第一种看法:因为长城的修筑是一种消极被动的防守,一定程度上起了闭关锁国的作用。(2)同意第二种看法。因为在西域中列置亭障,成为西汉在西域政治军事据点,成为中原先进经济文化在西域的传播站,对匈奴的进攻起了屏护作用,保证了汉朝同西域的交通畅通,所以说具有关键意义。43、南北文化发展的共同之处:(1)科学技术都得到显著发展:南朝祖冲之在数学方面成就很突出;北朝贾思勰有《齐民要术》,郦道元著有《水经注》,对后世影响都很大。(2)佛教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很大:北方的石窟艺术与南方的佛寺建筑等;反佛、灭佛也都有发展,南朝范缜提出“神灭论”,从理论上打击了佛教。(3)在民歌、书法艺术等方面,虽然南北格局特色,但都有突出发展。特点:(1)各族人民共同发展了我国的文化,民族融合促进中华文明的发展;大批中原人口南迁,使南方较多地保存并发展了传统文化;少数民族内迁黄河流域,接受中原先进文化;汉族传统文化也吸纳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精华。(2)建立在农耕经济基础上的中国古代文明得以继续发展。(3)出现了许多具有开创性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的成就。(4)具有承上启下的特点,继承与发展了前代文化成果,又为隋唐文化昌盛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与条件。44、答案见课本“秦汉文化”一节。
本文标题:人教版中国古代史第二、三单元综合测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442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