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三方物流》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性质:《第三方物流》系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是在学习物流管理基础、运输管理、仓储管理与配送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课程。课程任务:本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国内外第三方物流的经营环境与发展状况;掌握第三方物流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熟悉第三方物流的运行规律及其运作方法,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现代物流管理知识的专业人才。二、课程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应用第三方物流的基本原理及其运作方法,有效地进行第三方物流管理,能针对第三方物流经营管理中的相关问题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知识目标:⑴掌握第三方物流的基本概念、第三方物流的特点、第三方物流的价值及其经济学分析,了解第三方物流的产生与发展;⑵了解第三方物流包括现行市场需求主体与需求内容、需求客体与服务内容;掌握第三方物流市场开发与定位;⑶了解第三方物流服务项目洽谈,掌握第三方物流服务项目招投标,及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估等;⑷掌握第三方物流业务运作模式及基本的业务流程与管理,包括第三方物流运输管理、第三方物流仓储配送管理;⑸掌握第三方物流合同管理,包括合同的订立、履行、更改和解除及第三方物流服务合同纠纷的解决等;⑹掌握第三方物流系统规划的基本原理、设计的一般程序、第三方物流系统评价及第三方物流企业组织结构设计与分析;⑺掌握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第三方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⑻掌握第三方物流与电子商务的关系、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第三方物流等;能力目标:⑴认知第三方物流的基本概念、第三方物流的特点、第三方物流的价值创造及利益来源;⑵会运作、管理第三方物流业务流程;⑶能有效开展第三方物流市场开发与定位;⑷能进行第三方物流服务项目洽谈,开展第三方物流服务项目招投标,选择与评估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等;⑸会订立、履行第三方物流合同,解决第三方物流服务合同纠纷等;⑹会初步分析、设计第三方物流系统;⑺会分析、设计第三方物流企业组织结构;⑻会应用第三方物流信息技术,建设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⑼能根据第三方物流与电子商务的关系、有效开展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第三方物流运作等;⑽能针对企业实际分析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战略。素质目标:⑴调动学生的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其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发展;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⑷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三、课程内容与要求序号项目主要内容教学要求学时1第三方物流概述⑴第三方物流的基本概念⑵第三方物流的发展⑶第三方物流的利益来源和价值创造⑴认知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和特征,了解第三方物流产生的原因和发展状况;⑵分析第三方物流创造价值的途径和方法,树立全新的现代物流发展理念。42第三方物流市场⑴第三方物流市场概述⑵第三方物流市场需求主体⑶第三方物流市场供给主体⑴能运用物流服务的市场模型及物流市场活动者特征来进行第三方物流市场的预测与分析,分析物流企业目前所属细分市场的特点,可进军哪些细分市场;⑵分析我国物流企业如何创造市场需求,满足市场需求。63第三方物流服务项目招标投标⑴第三方物流服务项目招标⑵第三方物流服务项目投标⑴能够进行第三方物流服务需求决策分析,能从事第三方物流服务项目的洽谈与购买,能初步开展第三方物流服务项目的招标工作;⑵能够进行第三方物流服务项目投标的相关工作,能初步编写第三方物流服务项目投标书。44第三方物流系统⑴第三方物流系统的规划与设计⑵产品物流配送网络规划与设计⑶第三方物流企业组织结构设计⑴能初步分析第三方物流系统,了解物流系统的结构与特征;⑵能够初步分析企业现有的产品物流配送网络,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⑶能够进行第三方物流企业组织结构分析与设计65第三方物流业务管理⑴第三方物流服务管理⑵第三方物流运输管理⑶第三方物流配送与储位管理⑷第三方物流装卸搬运及流通加工管理⑴认知第三方物流的服务管理、运输管理、配送与储位管理、装卸搬运及流通加工管理,具备第三方物流业务管理的基本知识;⑵能够结合企业实际开展具体的第三方物流管理业务86第三方物流合同管理⑴第三方物流合同的概念、特点及合同的订立⑵第三方物流相关合同的内容及履行的法律条文⑶第三方物流合同管理与纠纷解决⑴掌握第三方物流服务合同及合同管理的特点;⑵会订立第三方物流合同,并有效地执行第三方物流合同,会处理第三方物流合同纠纷,开展第三方物流服务;67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⑴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概述⑵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⑶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技术应用⑴认知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目标、功能与特征;⑵能进行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分析;⑶会应用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技术。68第三方物流与电子商务⑴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及其运行条件⑵第三方物流与电子商务的关系⑶第三方物流是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⑴能够运用第三方物流与电子商务的关系理论来分析第三方物流与电子商务发展的相互影响;⑵分析电子商务物流的基本流程,有效地开展电子商务环境下第三方物流运作。49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战略⑴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战略分析⑵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整合与集成策略⑶第三方物流企业风险及其规避⑴会分析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战略,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现阶段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环境,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经营献计献策;⑵会有效规避第三方物流企业经营风险。4机动2总计50四、实施建议1、教学建议⑴教学实施要突出高职办学的特点,围绕就业这个导向,面向实际,加强对学生实际职业能力的培养。⑵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倡导“目标驱动型”的教学途径,遵循学习规律,强化案例教学或项目教学,注重以任务引领诱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通过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物流管理综合应用能力。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音像、网络资源及外部企业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教学效果。⑷关注学生的情感,注重“教”与“学”的互动,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长;2、教学评价建议根据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可将考试分为过程性考核、终结性考核,促进学生平时知识积累,反映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能力目标。考核形式及相关内容如下:⑴过程性考核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①课堂到课、②讨论发言情况;③个人书面作业;④课后小组讨论作业⑵该课程系考试课程,终结性考核由学校统一安排。成绩评定单元及标准:这门课程的考核成绩分为两个部分:⑴过程性考核(40%)主要是:平时到课(5%)、课堂发言情况(5%);个人书面作业(15%);课后小组讨论作业(15%)等;⑵终结性考核(60%)3、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⑴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资料,积极利用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各大网站等网络资源,使教学内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使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成为可能。⑵搭建校企合作的平台,充分利用本行业的企业资源,满足学生参观、实训和工学交替的需要,并在合作中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和教学内容的调整。⑶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4.其它说明本课程教学标准适用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3年制)。
本文标题:第三方物流课程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237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