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给排水/暖通与智能化 > 初期雨水调蓄池分析
201交流园地CommunicationField2019年7月下初期雨水调蓄池分析罗棉心(重庆交通大学,重庆400074)摘 要:初期雨水是典型的面源污染来源。随着人们对水环境的重视,为了有效减少初雨污染,利用雨水资源,避免城市内涝,不少城市在排水系统中建造雨水调蓄池用于收集初雨,然后输送雨水到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文章主要对初期雨水调蓄池的工作原理、运行模式、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关键词:初期雨水;调蓄池;城市排水系统中图分类号:TU9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872(2019)14-0201-01——————————————作者简介: 罗棉心(1996—),女,湖南永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水环境及水资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气候的多样变化,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城市内涝这些问题在城市中尤为突出[1]。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越来越大,大量的雨水外排或内涝现象层出不穷,导致雨水资源流失和洪涝灾害严重,进而引发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雨水调蓄池使这个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1雨水调蓄池概述雨水调蓄是雨水调节和雨水储蓄的合称,而作为收集和处理初期雨水的重要设施,它是城市排水系统中径流污染控制的主要技术措施。简单来说,雨水调蓄池就是把降雨径流暂时存储的地下设施[2]。传统工艺中雨水调蓄池一般用来削减洪峰流量,因为流量过大的地表径流经过调蓄池后,其出流流量可以得到显著的减小,从而起到了降低洪涝的作用[3]。另外,调蓄池延长了低速通过的雨水滞留时间,为悬浮物质和可吸收污染物提供充足的反应时间,进而改善雨水径流水质[4]。常见的雨水调蓄池根据污染物输送处置路线可分为分流制调蓄池及合流制调蓄池。按功能类型可分为凹地、池塘、人工湿地等;一些公共设施(公园、绿地、停车场等);埋于地下的大口径雨水调蓄管。按其在排水系统中的位置可分为末端调蓄池和中间调蓄池。2基本原理及运行模式2.1基本原理很多国家将雨水调蓄池作为一种控制污染和调节水量的手段应用于城市管网系统中。最初雨水调蓄池是用作储存多余雨水。现在实际工程中,雨水调蓄池可以发挥截留的作用,通过将初期的雨水拦截后,让其在一定的时间内自我净化或输送至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控制污染物的外排,从而减少污染。2.2运行模式雨水调蓄池在使用过程中很简便,其运行基本模式可以分为晴天模式、注水模式、满池模式、空池模式和冲洗模式。晴天模式是必不可少的;当阀门液位达到设计入流水位,污染物浓度超标排放时,开启注水模式;满池模式根据调蓄池水位达高度切换;空池模式时将初期雨水输送到污水处理厂;利用冲洗模式对调蓄池内沉积的杂物进行冲洗。3建设中的注意事项1)为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初雨调蓄池的进水端使用电动闸门搭配手动切换控制系统,这样发生机械故障时可以在现场进行操作。2)调蓄池顶部需安装用以排放池内气体的通气孔或通气井,并根据进水时的排气流量核算孔的尺寸。3)当发生池水溢出事故时,成熟稳定的设备及设备维护通道是检修关键因素。而且通过检修通道的位置应酌情考虑增设防水门等措施。4)应尽量在污水管网流量低谷处安排调蓄池放空,防止由于流量突然过大而对污水系统造成损害。5)需在地下布置一些大口径的雨水调蓄管,更好地协调城市市政排水管道的布置与地下空间合理开发利用的关系。4初期雨水调蓄池的作用4.1排水管网压力及减少建设投资费用雨水调蓄池既可以减缓排水管网压力,又能节约排水管道的投资费用,这个功能在长排水管道或以重力流方式工作中尤为突出。4.2连接新的汇水地区和已有的排水管道原排水管道在接入新的汇水面积以后,将导致系统管网负荷运行。此时只需采用调蓄池容纳高峰流量,就不再需要改造已有的管道和泵站,从而减少经济成本。4.3对已有管道的改善蓄水池可以改善管网系统超设计规模的工作状态,减轻管网负荷,且不需要改造原有的管网系统。4.4保护受纳水体初期雨水弃流装置可以有效地减少初期雨水中的污染物,这样收集后的雨水经过处理后利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外排雨水的污染浓度,保护了受纳水体[5-6]。4.5充分利用水资源降雨后大部分雨水都是直排到河湖内,通过建造初期雨水调蓄池,在雨水开始降落时就可以暂时将雨水收集储存,经过必要的处理后提供城市用水。5结束语由于初期雨水污染日趋严重,不能直接排放,因此很多城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建设初雨调蓄池来控制雨水的初期污染并有效利用雨洪资源,既保护了水环境,又节约了水资源,同时缓解了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降低了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率,增加了城市生态景观面积,发挥了水资源的综合效益。参考文献:[1]车伍,张燕,李俊奇,等.城市雨洪多功能调蓄技术[J].给水排水,2005(9):25-29.[2]周玉文,赵洪宾.排水管网理论与计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3]孙慧修.排水工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4]徐贵泉,陈长太,林卫青,等.初期雨水调蓄池控制溢流污染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5,21(8):19-22.[5]叶闽,杨国胜,等.城市面源污染特性及污染负荷预测模型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29(2):67-69.(收稿日期:2019-7-15)
本文标题:初期雨水调蓄池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385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