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南开大学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选2
南开大学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选南开大学科技处(邮编300071)联系人:米江林张玮光吴伟华电话:(022)23508838传真:(022)23504856网址:单壁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在能源、光电器件和复合材料等方面的应用2816.一种高电压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3217.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材料.............................................................................3218.一种用于高电压(5V)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3319.高比电容NiO电极材料................................................................................3320.基于离子液体电解液的Li-S二次电池材料................................................3421.铁皮石斛种苗简易化工厂生产.....................................................................3522.铁皮石斛四倍体的培育.................................................................................3523.聚氯乙烯(PVC)低汞、无汞催化剂.........................................................3624.快速响应的水凝胶薄膜光学传感技术.........................................................3725.EIS型无标记病理芯片及其检测系统的研究..............................................3726.玫瑰花提取物及其应用.................................................................................3927.超分辨、高灵敏度、高特异性超级光学显微镜.........................................401.用于生物气净化分离的新型分子筛的研发及制备SAPO-34分子筛由于其特殊的孔结构和量子效应,使其在选择性吸附与分离、能源开发、石油炼制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对于垃圾生成的生物气中甲烷与二氧化碳的分离有着优异的性能。南开大学与有关单位形成产学研合作,共同开发SAPO-34分子筛的制备及在生物气净化分离中的重要应用。目前已完成实验室第一阶段研发及小规模中试生产,并实现部分销售。本项目开发出一种在碱性条件下超声波老化,程序升温晶化法合成SAPO-34分子筛新方法。可以有效地将老化时间降低3/4,大大缩短工期,提高分子筛性能,将陶瓷膜分离与喷雾干燥相结合进行产品的干燥、成型,成功地解决SAPO-34分子筛晶粒较小(纳米级),分离困难等问题。采用电解与离子交换膜结合法处理工业废水技术,做到变废为宝,排放零污染。已与国际著名生物气净化分离设备供应商XEBEC公司形成合作,在不断的交流与完善中,制备的SAPO-34应用于XEBEC研制的专利产品生物气净化处理器中,分离效果得到国外客户的充分肯定。我们有信心将自主研发、生产的具有民族品牌的SAPO-34新型分子筛产品,切实应用于“低碳经济”环节链中,充分利用废物资源,变废为宝,为天津市的经济增长做出应有的贡献。2.有机废弃物快速高效生物反应器研发本课题组前期针对城市生活垃圾及城市园林绿化垃圾(草、树枝、树叶等),应用微生物菌剂将其降解为生物有机肥。本课题组前期已筛选出特效菌株7株;设计出中试设备2台;采用自有菌剂降解生产有机肥的时间为7-10天,菌剂用量为园林绿化垃圾处理量的1/10000;土壤有机肥部分指标平均值:氮磷钾总量为3-4%、有机质为60-70%、pH值为6-8;申请相关专利5项,即“高效混合菌剂降解园林绿化垃圾生产有机肥的方法(申请号:200910070074.1)”、“园林绿化垃圾高效降解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200910070073.7)”、“移动式车载园林垃圾太阳能生物处理器(申请号:200910070510.5)”、“降解生物质垃圾的超顺磁性载体固定化细胞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200910228851.0)”、“一种高效微生物固态发酵反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申请号:201010191577.7)”。本成果就是要利用微生物降解技术,将城市生活垃圾和园林绿化垃圾固废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土壤有机肥和饲料,实现城市生活垃圾中有机质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资源化和减量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成果照片生活垃圾高效太阳能生物反应器生活垃圾高效生物反应器生活垃圾高效生物反应器内部结构图3.限进克伦特罗分子印迹固相提取整体柱限进克伦特罗分子印迹整体柱是可以用于生物样品中的克伦特罗选择性提取的固相萃取柱。是一种新型的多功能分离材料,这种材料结合了分子印迹和限进材料双重特性。材料中有分子印迹聚合物层,具有对于克伦特罗的识别位点,对克伦特罗及其结构类似物具有很强的选择性亲和能力;材料也具有大分子限进层,可以对大分子进行排阻,使其不能进入内部分子印迹结合层,避免生物样品中的蛋白在柱上沉淀及对于识别性结合的干扰。限进克伦特罗分子印迹整体柱用于生物样品中克伦特罗的分析时,样品可以直接进样,免去沉淀蛋白的预处理程序。样品上样后,蛋白及其它样品基质组分在前沿流出,而克伦特罗被保留,达到同时进行样品净化和浓缩痕量克伦特罗的目的。应用这种具有专一选择性的固相提取柱,可以大大简化分析步骤,降低分析检测线,在复杂体系的克伦特罗分析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4.限进手性分离材料限进手性分离材料主要用于生物样品中手性化合物的色谱分离分析。这种材料以固载的环糊精为手性试剂进行光学异构体分离,并具有蛋白排阻功能,样品中的蛋白不会沉积在柱上,因此可以作为色谱固定相,对于生物样品进行直接进样分析(不需要去除蛋白的预处理过程)。材料以硅胶微球为基质合成。5.用于生物医学工程的微操作机器人项目的背景及目的作为特型机器人的一种,微操作机器人因其具有系统位移精度高,定位精密,操作精密等特性,将人们的工作空间从宏观领域拓展到了细微空间领域。用于生物工程中的微操作机器人系统,可以代替人工完成生物实验中常见的细胞级显微操作(转基因微注射,染色体切割,细胞分离,细胞融合等)。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因为生物和医学试验中的显微操作过程是对生物细微体,如生物细胞、染色体等活性物质进行显微操作。这些物体的几何尺度都在微米或亚微米的数量级,在宏观环境中观察不到。所以显微操作的全部工作都要在显微镜下进行,为了便于操作,还应该有足够的空间能够放置生物培养皿,满足微操作工具的运动和装卸工作,所以能够完成这种显微操作的微操作机器人系统的主体是一台倒置的生物显微镜。完成对生物细微体显微操作的部件是两套结构对称的、分别位于主体显微镜两侧的三维高精度运动平台。为了提高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和对环境的适应性,对显微镜的结构作了修改,将原来手动调节的载物平台运动改装成电动控制运动,将显微镜焦距调节由手动改为电动调节。这样显微镜部分的所有运动都实现了电动控制,可以在计算机控制下完成多种形式的运动。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微操作手臂的可移动范围是20mm,运动精度为1μm,三个结构相同的平台可以组合成做空间三维运动的平台组,其操作空间范围是20mm×20mm×20mm,每一方向的操作精度是1μm。技术水平本项目得到7项国家“863”计划项目支持,授权专利号ZL97121702.5,获2002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应用行业1.生物工程2.医学工程用显做操作装置对细胞进行解剖手术、人工受精、细胞核移植、基因注入、细胞内微量注射、胚胎切割等的技术。显微操作术在核质关系、基因表达、胚胎发育机制等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对这种显微操作技术的掌握与应用的程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生物、医学研究、生物工程技术发展与应用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国内绝大部分使用价格昂贵进口设备。要使微操作应用普及的话,就必须使操作设备国产化,所以应用前景还是很好的。如果得到普及的话,
本文标题:南开大学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选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88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