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2018临床执业医师综合知识点(两百五十二)
急救固定的目的(好处)(1)避免在搬运时加重软组织、血管、神经或内脏等的副损伤。(2)避免骨折端活动,减轻患者痛苦。(3)便于运送。十、治疗原则——复位、固定、康复治疗复位解剖复位——对位对线良好回复正在的解剖关系功能复位——虽未达到解剖复位,但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影响固定内固定——金属内固定物(接骨板、螺丝钉、髓内针、加压钢板)外固定——小夹板、石膏绷带、外展架、持续牵引、外固定器康复治疗早期——伤后1~2周患肢做舒缩运动中期——2周后逐步活动上下关节后期——主动的活动锻炼(一)功能复位必须遵守的标准1.旋转、分离移位:骨折部的旋转、分离移位必须完全纠正。2.缩短移位(1)成人下肢骨折缩短移位不应超过1cm,上肢不应超过2cm。(2)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下肢骨折缩短在2cm以内,若无骨骺损伤,可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自行矫正。3.成角移位:具有生理弧度的骨干,可允许与其弧度一致的10°以内的成角。侧方成角与关节活动方向垂直,不能自行纠正,必须完全复位。4.侧方移位:长骨干横骨折,骨折端对位至少应达1/3。干骺端骨折对位不少于3/4。(二)复位方法骨折的复位方法包括闭合复位和切开复位。1.闭合复位2.切开复位——适应证(1)骨折断端间有肌肉、肌腱等软组织嵌入。(2)关节内骨折,手法复位后对位不理想,将影响关节功能者。(3)手法复位与外固定难以维持骨折复位,达不到功能复位的标准者。(4)骨折并发主要的神经血管损伤,在处理神经血管时,可同时切开复位。(5)多发性骨折为了便于护理及治疗,防止发生并发症,可选择适当骨折部位施行切开复位。(6)骨折畸形愈合及骨不愈合者。(三)外固定——适应症1.开放性骨折;2.闭合性骨折伴广泛软组织损伤;3.骨折合并感染和骨折不愈合;4.截骨矫形术或关节融合术后。不同形状的内固定钢板单臂、双臂、半环形外固定架示意图十一、开放性骨折的处理(一)开放性骨折分度一度:皮肤被自内向外的骨折端刺破,软组织损伤轻。二度:皮肤被割裂或挫灭,皮下组织与肌肉有中等度损伤。三度:广泛的皮肤、皮下组织与肌肉严重损伤,常合并血管神经伤。(二)清创时间一般在伤后6~8小时内清创,创口绝大多数能一起愈合。(三)清创要点包括清创、骨折复位和软组织修复以及伤口闭合。1.清创(1)清洗:无菌敷料覆盖创口,用无菌刷及肥皂液刷洗患肢2~3次,包括创口上、下关节。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如污染严重,可用无菌纱布清洗,再用生理盐水冲洗。注意:创口内部一般不刷洗。0.1%活力碘冲洗创口,或用纱布浸湿0.1%活力碘敷于创口,再用生理盐水冲洗。常规消毒铺巾。(2)切除创缘皮肤:切除1~2mm,皮肤挫伤者应切除失去活力的皮肤。由浅至深清除异物,切除污染和失去活力的皮下组织、筋膜、肌肉。此外:)肌腱、神经和血管:在尽量切除其污染部分的情况下,保留组织的完整性,以便修复。2)关节韧带和关节囊:若仅污染,应在彻底切除污染物的情况下,尽量保留,有利于关节的稳定和功能恢复。但严重挫伤者,应予切除。3)骨外膜:尽量保留,以保证骨愈合。(3)骨折端的处理既要彻底清理干净,又要尽量保持骨的完整性。粉碎性骨折的骨片应仔细加以处理:1)游离小骨片——可以去除。2)与周围组织尚有联系的小骨片——保留,并予复位。3)大块骨片——即使已完全游离也不能摘除,以免造成骨缺损,导致骨不连接。用0.1%活力碘浸泡5分钟,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后,重新放回原骨折处,以保持骨的连续性。(4)再次清洗用无菌生理盐水再次冲洗创口及其周围2~3次。然后用0.1%活力碘浸泡或湿敷创口3~5分钟。若污染较重,可加用3%过氧化氢溶液清洗,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以减少厌氧菌感染的机会。2.组织修复(1)骨折固定:方法应以最简单、最快捷为宜。应在直视下将骨折复位,并根据骨折的类型选择适当的内固定方法。第三度开放性骨折及第二度开放性骨折、清创时间超过伤后6~8小时者,不宜内固定,可选用外固定器,否则易导致感染。(2)修复组织:清创时采用合适的方法修复肌腱、神经、血管等重要组织损伤。(3)创口引流:引流管置于创口内最深处,从正常皮肤处穿出体外,并接一负压引流瓶,于24~48小时后拔除。3.闭合创口:完全闭合创口,争取一期愈合,是达到将开放性骨折转化为闭合性骨折的关键,也是清创术争取达到的主要目的。(1)常用方法有1)直接缝合;2)减张缝合和植皮术;3)延迟闭合;4)皮瓣移植。(2)清创后,根据伤情选择适当的固定方法固定患肢。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并应用破伤风抗毒素。十二、并发症(一)早期并发症及合并伤1.休克来源:金樟教育集团医考事业部
本文标题:2018临床执业医师综合知识点(两百五十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892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