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高二语文期未试卷一、选择题(共40分,每题2分)1、下面加点字都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酗酒(xiōng)百舸(gě)遒劲(qíu)炫耀(xuàn)B、风樯(qiáng)敕(chì)造宫绦(táo)呐出(nè)C、央浼(miǎn)赍发(jī)仓廒(¨o)干仞(rèn)D、檄(jiǎo)文谛听(dì)暴霜露(pù)诡谲(jué)2、下面成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______A、重蹈复辙自惭形秽行将就木按步就班B、一愁莫展怙恶不悛美芹之献既往不究C、噤若寒蝉木齿不忘高屋建瓴世外桃园D、明查秋毫旁证博引各行其事磬竹难书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_A、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神态)可怜辜负了好韶光(令人同情)B、我因恶了高太慰,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恶,昌犯,生事,制造纠纷)C、休恁地说(不要这么)好歹结果了他(结束,了结)D、偌大的一个戏台(这么大)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屏,抑止;少,稍微)4、下列各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这就值得琢磨:这篇文章取材的范围是什么,作者考虑的读者对象主要是哪些人?B、上面我说了三方面的情形: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C、共产主义十分需要这样的“傻子”。D、一切倒霉的事情,总想是没有他。5、下列句中的修辞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______A、忽羯鼓一声,歌喉遽发,字字清脆,声声婉转,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B、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象熨头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C、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D、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聘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山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6、下列叙述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现代诗歌就是人们通常说的新诗。B、旧体格律诗都不是现代诗歌。C、新诗都是现代诗歌。D、陈毅元帅的《梅岭三章》,因作者是现代人,诗歌反映的又是现代生活,因而属新诗。7、对下列诗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致橡树》通过比喻的手法,把男人比喻为橡树,把女人喻为木棉,用内心独白的方式,表达了对一种富有时代气息的爱情观的追求。B、《致恰达耶夫》是19世纪俄罗斯的伟大诗人普希金在1818年写的一首爱国政治抒情诗,诗人满怀炽热的感情,表达了献身祖国的赤诚、对自由的渴求以及对未来的必胜信念。C、《啊,船长,我的船长!》是为纪念林肯总统而作的。作者是美国现实主义最杰出的代表惠特曼。D、艾青在狱中,因冷而神飞,睹雪而思人,以思绪、激情为线索,写了《大堰河——我的保姆》,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8、朗读节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B、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C、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D、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9、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______A、《红楼梦》这部不朽作品,以贾、史、薛、王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主线,以林黛玉的所见所闻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B、《老残游记》是一部反映晚清时代社会现实的小说。鲁讯对该书的评价是“言人所未尝言”,并把它列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C、我国白话小说始于宋代。冯梦龙编订的《古今小说》保存了不少宋、元“话本”,这就是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白话小说。D、《水浒》是在长期流传的宋元话本的基础上加工创作而成。因此,它的叙述方式带有说书人的痕迹。如“话说”、“且把闲话休题”等。这在我国古典小说中是独一无二的。10、对下面外貌描写所对应的人物正确的一项是______①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探春)②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王熙凤)③年约二八,姿容美丽,雅淡梳妆。(仙女)④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宝玉)⑤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黛玉)⑥年纪约十八九,装束与前一个毫无分别,瓜子脸儿,白净面皮,相貌不过中人以上之姿,只觉秀而不媚,清而不寒。(黑妞)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⑤C、②③④⑥D、①②④⑤11、对描写贾宝玉的《西江月》二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_A、这两首词,似贬实褒,表面上是用世俗观念批判贾宝玉,实际上是贾宝玉叛逆性格的写照。B、贾宝玉不愿受封建传统的束缚,厌弃功名利禄的追求,因此,被人看作是“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C、词中说贾宝玉“行为偏僻性乘张”,这正是他独立个性,追求个性解放的表现。D、这两首词是曹雪匠借封建卫道士的眼光来概括贾宝玉的形象。他之所发如此写说明他的世界观在封建社会也难免受到统治阶级思想的影响。12、林冲接管草料场后,“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修理’”。去市井打酒时,“行不上半里多路,看见一所古庙,林冲顶礼道:‘神明庇佑!改日来烧纸钱。’”这两段描写说明了______A、林冲心境悲凉,处境恶劣,所以求神明庇佑B、林冲随遇而安,逆来顺受,仍幻想有出头之日。C、林冲虽随遇而安,却又时常提防陆虞侯,故求神明庇佑。D、破屋已无法长住,林冲求神保佑找到陆虞侯好报仇13、王熙凤的出场是《红楼梦》中极其精彩的一笔,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作者这样写,其用意是(多选题)______A、王熙凤的张狂无礼。B、王熙凤在贾府中的特殊身份和地位。C、王熙凤性格泼辣D、王熙凤热情爽朗好客14、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______A、不受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人才)B、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命脉)C、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金属修筑的城)D、是天下之大贼也(害)15、有通假异读的一项是______A、享国之日浅。B、不赂者以赂者丧。C、罢夫赢老易子而咬其骨。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16、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山东豪杰遂并起而亡秦族(太行山以东)B、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被征发,拍陈涉被征戍守渔阳而言)C、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华山)D、世之有饥穰(丰年)17、下列句中都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1)外连衡而斗诸侯(2)于是从散约败(3)秦有余力而制其弊(4)愚黔首,隳名城(5)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6)暴霜露,斩荆棘(7)洎牧以谗诛(8)暴秦之欲无厌(9)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10)今殴民而归之农A、(1)(2)(4)(7)(10)B、(1)(3)(5)(7)(8)C、(2)(5)(6)(8)(10)D、(2)(4)(6)(8)(9)18、与例句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可以富安天下A、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才B、序八州而朝同列C、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襄括四海之意D、以弱天下之民19、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国胡以馈之A、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B、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C、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D、强国清服,弱国入朝20、下面文言句子译文不正确的一项是A、斩木为兵,揭竿而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译:砍下树木作兵器,举起竹竿作为旗帜,天下人象云一样聚积起来,如同回声那样应和他,背着粮食,象影子一样跟随着他。B、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译:六国的灭亡,不是士兵不厉害,不善打仗,毛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C、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译:国家兴盛与衰亡的道理,虽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D、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译:哪里有治理天下危险到这种程度而皇上却不惊恐的道理呢?二、填空(20分,每题2分)1、词,又称______。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不同的词牌有不同的格式,所以写词叫做“____________”。2、《水调歌头——游泳》中化用民谣的词句为______,运用神话传说的词句为______。3、艾青,原名______,《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他的代表作。该诗是一首带有自传性的______诗。4、______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典小说的成熟。______的出现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5、《论积贮疏》选自班固《______》。课文引管子的话是:“______”。6、分别默写出《六国论》、《过秦论》中总结六国和秦灭亡原因的一句话:(1)《六国论》:(2)《过秦论》:7、新诗的主要特点一是: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8、“揭竿而起”一语见于______时期文学家______写的______。其中讲到陈涉起义时说他“蹑足______,而______,率______,将______,转而攻秦,______,揭竿为旗。9、祸患常积于忽微,____________。10、____________,逸豫可以亡身。三、现代文阅读(22分)阅读下文:完成(1)——(7)题(22分)①“你们的上下级关系,当官的太像‘官’了,不当官的太敬‘官’了!这是几年前一位美国友人对我国一位作家说的话,②我前一阵在某镇蹲点,曾见一位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有一天带了几个人,说要视察农贸市场。你要视察就视察吧,可他不,一来便要镇党委书记面谈。恰恰书记一大早就骑车到村里检查抗旱情况了。可那主任非要秘书打电话找书记回来,稍迟几步还大光其火:“如果我还是县委副书记他能不快来”正当他气呼呼拂袖而去时,从田间匆匆赶回的书记忙陪笑打招呼,设宴敬酒不迭,才为他老人家解了气,释了疑。③共产党的干部为什么不叫官而称“公仆”?就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真正的“主人”。官与民,上级与下级,只有分工不同,而无高低贵贱之分。各级干部首先应该想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上级机关的同志必须念及基层的同志十分辛苦,大量面对面的具体工作,不是发发文、开开会便可解决,而且“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要面对许许多多的“顶头上司”。上级机关的同志到基层部署、检查、协调、指导工作:为群众服务,应大力提倡;但必须真有为民之心,注意体谅下级,体察民情,下基层要办实事,“赢得基层老少安”,切不可趾高气扬摆架子:“使“基层老少都厌烦”!④中国的老百姓说谁“做人不像人”是咒骂,而说谁“做官不像官”则往往是赞扬。由于长期受封建主义思想和剥削阶级意识的影响,官贵民贱、上荣下辱的观念还远未根除。许多人官“念”过重,“官本位”思想过浓。他们为民时可与群众平起平坐,同甘共苦,甚至立誓“苟富贵,勿相忘”。可一旦升迁,便陡地飘飘然起来,仿佛不处处炫耀不足以显出高人一等,将主仆关系全颠倒了。他们摆不正自己与群众的位置,思想上有距离,感情上有隔阂,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要求熟视无睹,对群众困难并不真知,凡事不从工作出发,而是庸俗地计较接待规格,讲究官阶对等,像旧社会的官老爷似地要基层群众恭维、服侍自己,久而久之,使得干群关系不如革命战争年代可同生死、共患难那样融洽了”⑤其实,就是在封建时代,有识之士对官民关系也曾作过显示着进步意识的阐述,有的还付诸行动。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已轻,何况吏乎?柳宗元在柳州做了赎奴、开井、垦荒、兴学、除巫等益民实事,赢得了“吏为民役”的声誉。我们社会主义社会的干部,有什么理由不淡化“官”念,强化公仆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呢?(《求是》1992年20期)(1)根据文意,填入第①段结尾中恰当的一句是______A、这话虽是一针见血的,但也有点偏颇。B、这话虽有点偏颇,却是一针见血的。C、这话虽是一种偏见,但也是一针见血的。D、这话虽然一针见血,却是一种偏见。(2)第②段划线句是对文中______二字的形象写照。(3)同样是分析问题,第②段侧重于______,第③段侧重于______。(4)第④段中最能概括段意的一句话是______。(5)同是“官念”二字,第④段引号用在“念”字上,而第⑤段引号用在“官“字上,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从内容看,第⑤段划线文字前后语句之
本文标题:高二语文期未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990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