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广西扶贫“十百千”产业化扶贫示范工程项目
1项目建议书项目名称:种桑养蚕项目所在地:那坡县那坡县扶贫开发办公室(章)二0一一年五月十七日2种桑养蚕项目申报书一、项目区域基本情况(一)那坡县基本情况那坡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东邻靖西县,西面与北面连接云南省,南部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接壤,辖2个镇7个乡,人口20.13万人,总面积2230平方公里。山林面积85542。8公顷,森林覆盖率57。3%。那坡县地处云贵高原余脉六韶山南缘,属山地形区,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一般海拔600-1400米.北部主要为石山地形,南部主要为土坡丘陵地形.那坡县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河流较多,地处低纬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短夏长,气候温和,适宜种桑养蚕,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气温气候条件为那坡县发展桑蚕产业提供了保障。(二)项目选定区域基本情况项目选定区域为平孟镇果梨村和弄汤村,这两个村属于全区“十二五”扶贫摸底调查后确定的贫困村。总面积平方公里,共有个自然屯户人,其中劳动力人。2010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元,贫困人口人,共有耕地面积亩,其中水田地亩,旱地亩,现有宜林地亩,居住着壮民族,个自然屯已通屯级公路,自然屯已基本全部通电、通广播电视,项目区域以桑蚕为主产业,现有桑蚕200亩。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3(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蚕桑产业包括栽桑、养蚕、蚕茧收烘、缫丝、茧丝绸贸易、蚕桑资源的综合利用,以及蚕种生产、桑种苗、蚕药等蚕业物资的生产供应和相关服务等,其产业链长、产业集群容量大、涉及面广、附加值高。实践证明,种桑养蚕在那坡是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容易开发成功的“短、平、快”项目,已成为脱贫致富的主要门路之一。2006—2008年,在广西主要农作物中,单位面积平均总产值以桑蚕茧最高,达3259.92元,其次是甘蔗,为1367.47元,水稻764.27元,玉米最少,为394.96元。.桑蚕茧的每亩桑园平均总产值是甘蔗的2.38倍,是水稻的4.26倍,是玉米的8.25倍。远远超过其他农产品的收益情况,在农村很有吸引力。那坡在种植业方面主要以水稻和玉米为主,而种桑养蚕要比传统种植业的效益要高,而且政府扶持力度大,产业链的开发效益逐步显现,种桑养蚕在农村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种桑养蚕起源于中国,已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汉代直,丝绸已成为我国对外经贸往来的主要产品。从2005年起,广西在桑园面积、蚕茧产量和生丝产量已居全国第一,成为广西优势农业产业之一。为了保护我国丝织产品在国际上的垄断地位,国家实施了“东桑西移”工程,那坡县从2005年开始进行桑蚕生产,经过几年的发展,现有桑园面积3万亩,蚕农接受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意识较快,由于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县委、县人民政府大力推广良种良法,我县所产的蚕茧质量为全区乃至全国最好的优质茧,而且4在贫困村实施,为解决贫困地区生产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发挥重要作用。三、项目建设目标在我县平孟镇弄汤村、果梨村实施连片开发种桑养蚕1000亩。四、项目建设内容计划投入桑苗500万株,投入复合肥5万公斤,建设独立大蚕房10000平方米,并计划完成期人次的种桑养蚕实用技术培训。五、项目总规模、总投资预算及进度安排项目总规模为新种桑园1000亩,总投资410.6万元,计划分两年(2011-2012年),其中2011年今冬明春计划完成600亩的新种工作及建设独立大蚕房6000平方米并配套蚕具;2012年计划完成400亩新种桑园,建设独立大蚕房4000平方米并配套蚕具。六、具体规划及预算情况(一)种植每亩投入成本预算1、每亩计划种植实生桑5000株,每株0.06元,需要投入苗木费300元(5000株×0.06元/株=300元);2、每亩投入复合肥50公斤,复合肥市场均价为3.8元/公斤,每亩桑园需投入肥料190元;(50公斤×3.8元/公斤=190元);3、每亩种植桑园需投入人工劳务费200元(含整地、定植);4、按每三亩可每批养大蚕一张需要30平方米的蚕房计算,需要建设独立大蚕房10000平方米,按每平方米造价300元计算,需要投入300万元,平均每亩投入3000元.55、蚕架、蚕具投入:每亩416元。综上,每亩桑园需要投入4106元。(二)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为410.6万元(三)总投资构成1、苗木费:30万元,占总投资的7.3%;2、肥料费:19万元,占总投资的4.6%;3、人工劳务费:20万元,占总投资的4.8%;4、独立大蚕房建设:300万元,占总投资的73%;5、蚕具方格簇:41.6万元,占总投资的10%;七、整合资金投入情况项目总投资410.6万元,计划申请财政扶贫资金300万元,整合部门资金30万元,龙头企业投入50万元,群众自筹20.6万元。八、群众参与情况扶贫财政资金的投入毕竟有限,重点在于发动项目区域群众利用政府帮扶的机会,真正地发挥主体作用,投入到项目建设中。我们将通过以下有力措施,确保项目区域群众,尤其是要确保80%以上的贫困农户,都能自觉自愿地参与到项目中来:一是通过组织召开动员会,引导群众通过算帐对比等,看到参与项目建设的长期效益,用典型引路,激发群众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发动群众通过信贷、借款等方式配套好自筹资金;6三是县、乡(镇)村三级协调配合,成立领导小组、工作队,各级干部深入农户,狠抓落实宣传发动工作,耐心细致地到一户一户家中做工作,让项目区域群众都了解项目建设的意义、目的和方式,让绝大多数群众都自觉自愿参与到项目建设当中。四是紧紧依靠基层党组织这个堡垒,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各社小组长等党的基层干部将在此次项目建设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最先参与到种桑养蚕产业开发工作中,以亲身示范作用带动群众参与项目建设。九、企业带动和市场支撑情况那坡县产业开发的龙头企业---广西那坡高山茧丝绸科技有限公司于2007年落户,现有职工120人,厂房占地面积35亩,投入使用厂房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各项基础设施完善,现有六组缫丝生产线,年可加工消耗300万公斤鲜茧能力,今年计划新增6组生产线,年可消耗加工500万公斤鲜茧能力,同时可安排当地就业人员480人。种蚕养蚕市场前景看好。十、项目管理人员情况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共有干部职工22人,其中具有农林专业中级职称3人,技术员1人;这些科技人员经过多年的生产产实践积累了较全面的基地管理经验,完全可以胜任项目的组织管理和技术服务工作。具体如下:(1)姓名:卢金明职务(职称):农艺师(中级职称);专业:农林专业,项目管理经验和能力:具有丰富的组织实施7农林产业开发项目的管理经验和能力。(2)姓名:黄柳军职务(职称):农艺师(中级职称);专业:农林专业,项目管理经验和能力:具有丰富的组织实施农林产业开发项目的管理经验和能力。(3)姓名:黄敬峰职务(职称):农艺师(中级职称);专业:农林专业,项目管理经验和能力:具有丰富的组织实施农林产业开发项目的管理经验和能力。(4)姓名:钟晓风职务(职称):技术员;专业:农林专业,项目管理经验和能力:具有丰富的组织实施农林产业开发项目的管理经验和能力。十一、办公条件及配套工作经费那坡县扶贫开发办具备良好的办公条件,拥有多台电脑、打印机、复印打印一体机等办公自动化设备,完全能承担种桑养蚕项目的各项业务工作。那坡县委、县人民政府非常重视扶贫产业开发等涉农项目的建设工作,一直以来都能在财政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为各涉农项目建设部门俦解决配套工作经费,保证涉农项目的建设不受影响。因此,如果该项目落户那坡,配套工作经费完全可以得到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支持和解决。十二、项目预期效益桑树生产周期为15-20年,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产业:(1)第一年:2011年冬季种植,2012年六月开始饲养,按一8亩下半年可以饲养一张大蚕计算,可饲养大蚕700张,产鲜茧21000公斤,按每公斤30元计算,实现产值63万元。(2)第二年:进入盛产期,一年一亩可饲养三张大蚕,可饲养大蚕2100张,产鲜茧63000公斤,按每公斤30元计算,实现产值189万元。十三、结论本项目为贫困山区发展种桑养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将促进那坡县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使农民增收,而且该项目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产业链长、附加值高的产业,也是我县实现贫困村扶贫开发规划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建议将本项目列为“十百千”产业化扶贫示范建设项目之一,在资金上给予支持。9项目投资预算(一)种植每亩投入成本预算1、每亩计划种植实生桑5000株,每株0.06元,需要投入苗木费300元(5000株×0.06元/株=300元);2、每亩投入复合肥50公斤,复合肥市场均价为3.8元/公斤,每亩桑园需投入肥料190元;(50公斤×3.8元/公斤=190元);3、每亩种植桑园需投入人工劳务费200元(含整地、定植);4、按每三亩可每批养大蚕一张需要30平方米的蚕房计算,需要建设独立大蚕房10000平方米,按每平方米造价300元计算,需要投入300万元,平均每亩投入3000元.5、蚕架、蚕具投入:每亩416元。综上,每亩桑园需要投入4106元。(二)总投资1000亩×4106元/亩=4106000元(410.6万元)
本文标题:广西扶贫“十百千”产业化扶贫示范工程项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738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