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测试题
1/9《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右图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根据宪法规定,我国一切权力属于()A.人民代表大会B.中国共产党C.人民D.中央军委2.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目标。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通过是在()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D.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上3.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从此()A.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B.中国进入社会主义革命时期C.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中国开始进入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4.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下列措施,最能体现创新精神的是()A.农业生产合作社B.手工业生产合作社C.制定五年计划D.对私营工商业采取赎买政策5.实现工业化是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之一。东北工业基地形成,沿海地区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也新建了一批工业基地,新中国的工业朝着均衡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下面的历史事物出现在()①毛泽东为第一汽车制造厂题词的奠基石②鞍钢全体职工送给朱德的一段我国自制的第一根无缝钢管2/9A.新中国成立前夕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C.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D.改革开放以后6.小明将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成就罗列了出来,你能找出其中的错误吗()A.川藏、康藏、新藏等公路建成B.石油实现全部自给C.武汉长江大桥建成D.新型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7.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第二次历史性巨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初步建立,与这两件大事相关的年代分别是()A.1949年、1951年B.1949年、1952年C.1949年、1954年D.1949年、1956年8.从1959年到1961年,我国经历了连续三年的困难时期。导致这种局面的最主要原因是()A.自然灾害的影响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破坏C.“文化大革命”动乱局面的影响D.苏联背信弃义撕毁合同9.党中央轻率发动“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原因是()A.苏联撕毁合同B.自然灾害影响C.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经验和对国情认识不清D.中共八大决议未贯彻实施10.曾有报刊不切实际地宣传某人民公社小麦亩产10万斤、一颗白菜500斤,3/9甚至提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这种宣传应出现于()A.土地改革时期B.抗美援朝时期C.三大改造时期D.“大跃进”时期11.“文革”十年严重阻碍了我国现代化进程,表现在()①国民经济发展缓慢②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③思想文化受到摧残④国家主权遭到破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2.中共八大指出,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A.“三反”“五反”运动的进行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C.三大改造的完成D.实现了对官僚资本的没收13.观看右图:它反映的是()A.土地改革的成果B.农业合作社的优越性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成就D.“大跃进”的浮夸风14.这首“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的诗抄反映的时期是()A.土地改革时期B.三大改造时期4/9C.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D.“文化大革命”时期15.“文化大革命”中的两个反革命集团是()①张春桥反革命集团②林彪反革命集团③江青反革命集团④邱会作反革命集团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16.1976年因纠正“左”倾错误而受到“四人帮”诬蔑的领导人是()A.周恩来B.邓小平C.叶剑英D.华国锋17.右图所示的文件在当时被称为“伟大的历史文件”,是因为它标志着()A.“大跃进”结束B.“文化大革命”开始C.“文化大革命”结束D.“大跃进”开始18.下列对十年“文化大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是()A.周恩来被迫害致死,是“文革”中最大的一起冤案B.毛泽东的逝世标志着它的结束C.它是在文化领域里开展的一场革命D.十年“文化大革命”从路线到纲领,都必须彻底否定19.1976年10月,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全国人民欢欣鼓舞,其根本原因是江青反革命集团()A.不走社会主义道路5/9B.不坚持马克思主义C.企图夺取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使国家长期处在内乱中,破坏了生产的发展D.阻滞了国民素质的提高20.纪录片《“铁人”王进喜》摄制组将去实地拍摄,他们选择的外景地应该是()A.大庆油田B.辽宁抚顺C.西藏阿里D.河南兰考二、组合列举题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1)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3)我国长江第一桥——(4)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5)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严重失误——(6)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内乱——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1)大庆石油工人“铁人”——(2)解放军好战士——(3)党的好干部——(4)四五运动人民群众悼念的人——3.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1)制定了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会议——(2)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3)通过《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的会议——4.根据提示写出下列事件的时间。(1)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执行——(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6/9(3)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4)中共八大召开——(5)“文化大革命”的起止时间——三、材料分析题1.阅读下列材料: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被诬陷为中国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遭到错误的批判和斗争。1966年8月,毛泽东在大字报中首先把矛头错误地指向刘少奇。1967年?月18,江青、康生、陈伯达一伙擅自决定组织批斗刘少奇夫妇的大会,并对刘少奇进行抄家和人身迫害。刘少奇从此被剥夺了一切自由,单独关押,受尽折磨。1968年9月,江青操纵的“专案组”整理并报送中央三批所谓刘少奇的“罪证材料”,诬陷刘少奇是“大叛徒、大内奸、大工贼、大特务、大反革命”……——人教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请回答:(1)上述历史现象发生在什么时期?(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由什么机构选举产生的?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遭到抄家和人身迫害,“从此被剥夺了一切自由”,这突出反映了什么问题?(3)在这一时期,党内老一辈革命家和广大干部群众对“江青、康生、陈伯达一伙”的行为进行了抵制和抗争,请列举两位代表人物。(4)1980年,中共为刘少奇恢复了名誉。反思“文革”这段历史,我们应当吸取怎样的历史教训?2.下列是我国从1953~1978年25年间的工农业总产值变化的情况。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时间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953~1957年14.6%1958~1962年0.6%1963~1965年15.7%1966~1976年7.1%7/9材料二年份1966~19671967~19681972~19731974~1975一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9.6-4.29.211.9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数字变化反映了这25年间国民经济发展经历了什么过程?其中不正常的情况主要有哪几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2)材料二所示,为什么1973年和1975年出现两次较大的增长?(3)这25年来经济建设既有成果也有教训,请你谈谈应该吸取哪些教训。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956年元旦,北京市各行业工商业者申请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得到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1月15日,20万人敲锣打鼓上街游行,庆祝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1月底,全国所有大城市和50个中等城市都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1)材料反映的是哪一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除此外,还有哪两个领域也进行了改造?采取了什么形式?(2)材料中采取了怎样的改造方式?实行什么政策?结果如何?(3)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此次改造的实质是什么?(4)此次改造标志着什么?8/9参考答案一、1.C[提示:宪法充分反映人民的愿望。]2.B3.C4.D5.B6.B[提示:石油实现自给是在1956~1966年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7.D[提示: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8.B[提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左”倾危害造成的影响最为主。]9.C10.D11.A[提示:十年“文革”给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造成严重破坏。]12.C[提示:三大改造完成,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3.D14.D15.B16.B17.B18.D[提示:刘少奇被迫害致死,是“文革”中最大的冤案。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标志“文革”结束,“文革”是一场动乱。]19.C20.A二、1.(1)一五计划的完成(2)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武汉长江大桥(4)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5)“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6)十年“文化大革命”2.(1)t进喜(2)雷锋(3)焦裕禄(4)周恩来3.(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中共八大(3)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4.(1)1953年(2)1954年(3)1956年(4)1956年(5)1966~1976年9/9三、l(1)“文化大革命”时期。(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反映了“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的民主与法制遭到了严重践踏。(3)叶剑英、徐向前、谭震林、陈毅等。(任选2位)(4)①社会主义国家要把发展生产力放在第一位,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的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健全民主与法制,要走依法治国的道路。2.(1)经历了“增长——下降——增长——下降”的曲折过程。不正常的情况有1958~1962年和1966~1976年。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再加上自然灾害等因素,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所以1958~1962年工农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率很低。1966~1976年是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全国动乱,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冲击,所以工农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率低。(2)1973年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批判极“左”思潮,着手调整国民经济;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整顿。(3)应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事求是,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言之成理即可)3.(1)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手工业;农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2)公私合营;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到1956年,基本上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3)实质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4)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本文标题:《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测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150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