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十六章表演项目•[本章要点]:本章主要介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表演项目的意义、特点、分类、比赛规则以及表演项目的选编原则和方法。让学生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表演项目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表演项目的意义和特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是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具有鲜明的特色、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将这些体育活动分为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两大类。我们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中那些常伴有音乐、鼓点和歌舞、集健身性、娱乐性、观赏性和民族性于一体的体育表演活动称为表演项目。•一、表演项目的意义•1.有利于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为社会主义体育事业服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千百年来一直受到各族人民的喜爱,继承和发展这一传统文化可以通过民族传统体育表演这一种形式,不断对民族民间优秀传统体育项目得到继承和弘扬,更好地为社会主义体育事业服务。•2.有利于全民健身在民族地区的开展,增强民族体质。•发展民族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全民健身。民族传统体育表演是各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在多民族中广为流传,乐于被广大群众接受,全民健身在民族地区的开展就必须以此为依托,将带有强烈民族气息的、具有健身、娱乐的项目推广到民族群众中去,这将有利于增强民族体质,增进民族健康。•3.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振奋民族精神。•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是一个国家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基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表演是多民族节日活动的主要内容,因此,在民运会上举办民族传统体育表演,各族人民欢聚在一起,既尊重少数民族传统习俗,又促进民族团结。有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有利于各民族互相了解、互相学习、增进友谊。•二、表演项目的特点•1.健身性和娱乐性•由于表演项目常常是在伴随音乐和歌舞的情况下所进行的体育表演活动,所以会使参与者和观赏者得以愉悦身心,陶治性情,调节情绪,满足精神文化需要。经常参加这些体育表演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参与者的运动器官正常发育,还可以提高心肺功能、代谢功能以及神经系统功能,更能使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得到很好的锻炼。在健身的同时,还能健心。因为表演项目是由众多载歌载舞、节奏明快、活泼风趣的体育表演活动或游戏演变而来的,带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欢快气氛,寓娱乐于活动当中。既能调节感情,陶冶情操,又能增强体质,使人终身受益。在历届举行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以健身性、娱乐性见长的表演项目仍大大多于竞赛项目。例如,黎族的“跳竹竿”,佤族的“鸡纵陀螺”,德昂族的“篾弹弓”,高山族的“竿球”,苗族的“吹枪”等,都是融娱乐性、健身性、趣味性、观赏性为一体的表演项目。•2.高度的艺术性•有很多表演项目都和文艺结合在一起,常在音乐伴奏下载歌载舞。由于有了音乐和歌舞的伴奏,加上流畅的编排和表演者高超的技术,使得表演项目具有高度的艺术性。例如:彝族的“阿细跳月”都是在且歌且舞中进行;苗族的“跳芦笙”是将歌舞、音乐和运动技巧紧密结合;维吾尔族的“达瓦攻”是在鼓乐声的伴奏下完成;而壮族、布依族的“抛绣球”、“甩糖包”也都是从对歌的形式开始。•3.广泛的群众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表演项目普遍具有健身、娱乐与趣味性的游戏特点,它具有愉悦身心,增进交流,增进友谊等社会性功能,且种类多样,风格各异,有较大的选择余地,也不受年龄、性别、体质条件的限制,人们可以根据自身年龄特点、身体状况和爱好,选择适合自已的项目进行锻炼。此外,场地、器材简便易行。山坡、河流、场院、沙滩、草地等都可成为表演场所,所需器械用品大多是生产、生活用具和可就地取材自制而成的、不需花费很多的财力和物力。所以说,这项运动具有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容易被人接受和喜爱,易于在群众中普及和推广。•4.民族性•表演项目源于各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或健身方法,它与本民族的生产劳动、民间艺术、科学文化、道德风尚、风土人情、乃至除暴安良、保家卫国紧密结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充分体现了各少数民族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表演项目,大都安排在业余时间进行,欢庆丰收、欢度佳节、祝贺新婚、闲暇消遣,将体育寓于娱乐之中,表演各种动作,伴以歌舞,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欢快气氛。•第二节表演项目的分类•根据表演项目选择内容的不同将表演项目分为四类,即竞技类、技巧类、综合类和民族健身操类。•一、竞技类•体育特征明显、对抗性强、规则完善、容易推广的,可用丈量、计时、计分、计环、计数的方法决出胜负的一类项目。(例如:吹枪运动、磨秋)•1、吹枪运动•吹枪是文山州麻栗坡县苗族同胞最喜爱的一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吹枪是苗族同胞在生活中为防止鸟害侵袭、保护庄稼、自我防身及生存需要而制造出来的,由于有很大的保护自身、庄稼的实用价值,它逐步发展,一直伴随着苗族人民劳动文化生活历史进程而沿袭下来。今天仍受苗族人民的喜爱,青少年生产劳动和放牧人都随身带上一支吹枪,既是一种防身武器,又可消来害鸟,保卫生产,又可以锻炼身体,活跃文化生活。•吹枪形状:•状似步枪,枪身较短小轻便,可作民族传统体育竞技项目,比赛方法按步枪的射击方法和射弩的方法进行,分立姿、跪姿和卧姿三种,射程10-15米左右均可。距离越近效果越好,个人赛以中靶环数多少决定名次先后,团体赛采取对抗办法,以中靶总环数决定名次。•吹枪制作办法:•(1).吹枪制作简单经济、就地取材,分竹、木两种。都是采用当地盛产的木本值物-勒(苗语、即通花)和薄竹作材料,外如护壳,这种竹子竹节长,制作效果比木质的更好。•(2).吹枪限用竹、木质料制成,枪管长度为100-120厘米,吹枪管限圆型,枪管孔直径为1-5厘米,枪管横断面直径不限。•吹枪子弹的制作:•(1).吹枪使用的子弹为泥弹丸,用黄泥(白泥和红泥均可)椿软加水搓杼而成,弹丸大小以枪管口径大小而定,过大吹不出去,过小又吹不远,射击时将刚做好的泥弹丸放入枪管内,鼓足气猛吹出,弹丸就会贴在靶纸上,若射中鸟可被击毙或将弹丸吹出击中目标。•(2).靶均采用箭靶,靶纸用射弩比赛靶纸。•吹枪场地设置:•(1).场地平坦,长度不少于30米,宽度可根据所设靶数确定,比赛场地设室内、室外均可。•(2).比赛时所有运动员均在同一个比赛场地进行,如比赛在室外,应避免阳光逆射。•(3).射程的距离丈量是从起射线外沿起至靶心垂线止。起射线宽5厘米,应与靶标线平行,每个射位应有与靶号位相应的靶号标志。•(4).射位宽2米、长2米,2米后为裁判区。•(5).靶标高度一致并在一条直线上,每个靶标上应有明显的号位标志,靶标尺寸:长60厘米,宽60厘米。中心高度:立姿1.3米、跪姿1米、间距2米。•吹枪项目设置和比赛办法:•1.男子项目:男子15米立姿10弹、男子15米跪姿10弹、男子15米个人全能(立加跪)、全能团体(三人组队)。•2.女子项目:女子10米立姿10弹、女子10米跪姿10弹、女子10米个人全能(立加跪)、全能团体(三人组队)。•3.比赛办法:•(1)比赛用的吹枪、泥弹由参赛单位自备。•(2)吹枪进行双轮竞赛,每个单轮包括立姿、跪姿两项。每个单轮全部进行完毕。再开始后一个单轮比赛。•(3)只进行个人比赛。每个运动员必须参加立姿、跪姿的两轮比赛,每个单轮每人每种姿势射10弹,立姿、跪姿20弹、两轮共40弹。•(4)立姿、跪姿两个单项按两轮中该项成绩总和全能按两个单轮成绩的总和计算名次。•吹枪动作要求:•(1).立姿:两脚掌着地,两手前后握住枪管,两臂悬空枪身不接融身体其他部位。•(2).跪姿:必须一脚脚趾、一膝和另一脚掌着地成三角支撑,握枪姿势同立姿,一肘可放于膝上,枪身不得接触身体其他部位。•(3).两种姿势都不能使用附加物。•分段及时间:•(1).每一项计分射均分为两段进行。每发射五弹,记分射前可进行分弹试射。•(2).时间:试射4分钟,记分射每段6分钟。•吹枪比赛程序:•(1).运动员按规定时间带吹枪、弹泥到检录处报到,运动员进入场地后有5分钟准备时间。•(2).准备时间到,由起射线裁判员以哨声宣布比赛开始(除不可抗拒的因素外,比赛一经开始,不得要求停赛),时间到以哨声宣布比赛结束(每段都要宣布最后一分钟),时间到未射出的弹记为脱靶。•(3).每段射完后听到“看靶”口令,运动员、记分员及裁判员均到标处看靶。记分员记成绩时,运动员须站在1.5米以外,不得影响裁判员工作。•(4).每段比赛结束用记分牌挂于靶标下公布成绩。•(5).每项比赛结束,运动员须在登记表上签字后方可离开场地。•成绩及名次评定方法:•(1).以比赛现场确定的成绩为最后成绩。•(2).凡弹已吹出枪管、射手在起射线内用手无法捡回均记为有效发射。•(3).名次评定按总环数计,环数高者名次列前,总环数相等看高环弹数,高环数多者名次列前,如再相等则看最后五弹成绩(方法如前)。仍相同,名次并列。•2、磨担秋•打秋场是彝族儿女的竞技场。打磨秋已发展成为竞技性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彝族聚居的村寨,每逢节庆都要举行磨担秋比赛。比赛分为男、女双打、男女混合双打和团体赛。打磨秋不仅要有强健的身体,还要有一定技巧和柔韧性,才能完成看似容易的腾空旋转。根据该项目的竞赛规则规定,除团体操比赛时间为3分钟外,其它各项比赛时间均为一分钟。要求选手在规定的区域内上杆和换人,在规定时间内,旋转圈数多的队获胜。•二、技巧类•表演有难度,动作稳定、连贯、准确、熟练、协调、灵巧且有很强观赏性和健身价值的一类项目。(例如:上刀杆、马上技巧)•1、上刀杆•傈僳族的上刀杆,是一项古老的体育活动。它起源腾冲槟榔港一带边沿傈僳族地区,如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不仅傈僳族喜爱,各族群众也很欣赏。•据民间传说,明朝正统年间,滇西边境常被外敌侵犯,朝延派兵部王尚书王骥“三征簏川,安边设卡”,与傈僳族人民共同抵御外侮,人民得以安居乐业。人们为了纪念王尚书保卫祖国敢上刀山下火海的英雄精神和建设边疆的功绩,便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初八举行盛大降重的下火海上刀山活动。•每年农历二月初七天刚亮,傈僳族男女老少便穿着艳丽的服装,小伙子背三弦、佩刀,小姑娘背着自已精心制作的绣花筒帕,敲锣打鼓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刀杆场上,欢度自已的节日。•初八这天,巍峨挻拔的刀杆在崇山峻岭环抱中矗立,刀杆旗在晨风中高高飘扬,锋利的72把长刀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显得格外雄伟。正午12点,震耳如雷的筒炮枪响了,锣鼓齐鸣,身着香通服的勇士们一个个精神抖擞,威武雄壮,他们光着脚板、赤祼着手,脚踩钢刀勇敢地向上攀登,到了20米高的刀杆顶还要在规定时间内做金鸡独立、倒立、猛虎伸腰等高难度动作,然后又一步一步地从刀上下来。惊险神奇,威武壮观。•赞颂了上刀杆下火海的勇士们,紧接着便是跳戛。傈僳族同胞弹起三弦唱起歌,手拉手地围着箐火跳起了戛。跳戛形式多样,有共同跳唱的,有几个人对唱的,也有用歌声叙友情、谈家常的。他们尽情地跳,尽情地唱,跳得开心,跳得舒坦,唱落了月亮,唱出了太阳。上刀杆下火海充分表现了傈僳族的勇敢,反映了傈僳族人民热爱生活,追求真善美的精神。•2、马上技巧•内蒙古的少数民族地区,有广阔的草原和牧场,为开展马术运动提供了天然的条件。广大牧民在日常生活与生产劳动中均离不开骑马,形成了善于骑马、热爱马术运动的优良传统。•马上技巧运动是马术运动中的一项技术和技巧性比较强的运动项目,它不但要求运动员有良好的乘马技术,而且要在时速50-60公里高速奔驰的马背上能够准确优美地完成各种动作,因此,要求运动员不仅要有熟练的骑术和一定的体操基础,还要很好地调教好所骑乘的马匹,做到人马协调配合。马上技巧运动种类繁多,内容丰富,而且不断发展。至今,马术表演项目有:马上体操(停止间);马卧倒;单人单马;双人单马;双人双马;单人双马;三人双马;多人多马;马上篮球;马球等。•三、综合类•包括民族体育舞蹈和集体武术。动作优美、连贯、准确、协调、熟练、整齐。音乐流畅,与动作和谐一致。观赏性强。•1、民族体育舞
本文标题:第十六章表演项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25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