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第1讲 声现象人教版中考物理
物理第1讲声现象【特别提醒】(1)利用回声可以测距或定位,测量原理:s=12v声t,其中t为从发声到听到回声的时间,v声为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2)当物体的表面光滑时,声音的反射比较明显,如隔音板等,而物体的表面粗糙多孔时,吸声的效果比较好,如森林中比较寂静等。1.声音的三特性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2.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对比:音调响度音色【特别提醒】从不同角度看,同一声音既可能属于乐音,又可能属于噪声。【例1】(2016,苏州)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D.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音调逐渐降低【点拨】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介质中传播,直至消失,不能理解为“振动停止,发声也消失”。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在传播过程中离发声体越远,声音的响度越小,但声音的音调不会降低。【答案】B【方法归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不振动不会产生声音,打击乐器被击打的部分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管乐器靠乐器内空气柱振动发声,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真空不能传声。【例2】(2016,滨州)二胡是中国的民族乐器,有粗(内弦)、细(外弦)两根弦,拉弓时马尾和弦摩擦发出声音,如图所示,下列做法不能改变二胡音调的是()A.用手指按压同一根弦的不同位置B.手指按压在弦的相同位置,从摩擦内弦换到摩擦外弦C.加大摩擦弦的力量D.旋转弦轴,增加弦的张紧度【点拨】同一根琴弦张紧程度不同,拨动时振动快慢不同,发声音调不同;手指按压在不同位置,振动长度不同,振动快慢不同,音调不同;相同的振动长度,内外弦粗细不同,振动快慢不同,音调不同;加大摩擦力量,发声的响度增大,音调不变。【答案】C【方法归纳】音调指声音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如发声体振动长度、张紧度等影响振动的快慢,响度指声音的大小,与发声体振幅大小有关。【例3】(2015,泉州)下列防治噪声的事例中,属于从产生环节进行防治的是()A.临街房子的窗户装上双层玻璃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C.城市高架桥道路两旁建隔音墙D.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有耳罩【点拨】防止噪声造成的危害,应从三个环节进行控制: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挡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答案】B【方法归纳】控制噪声的途径【易错易混】1.误认为听不到声音是因为没有物体振动。(人听不到声音的原因可能有:①无声源振动;②响度太小;③振动频率超出人耳听觉频率范围;④无传播介质;⑤距离太远)2.声音的三要素易弄混。3.利用回声测距时直接误用公式s=vt计算。【例4】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声音由水传入空气中,音色发生了改变C.物体振动频率越高,我们听到的声音就越大D.物体振幅足够大,我们不一定能听到声音【点拨】人能听到声音有几个条件(如上面所述);只要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变,音色不会变;振动频率高,音调高;声音大是指响度大。【答案】D【图片与命题】【例】小丽同学“探究声音的产生”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1)当小丽用锤敲击音叉的时候,既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研究方法叫做_________(填“等效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或“类比法”)。乒乓球被弹开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将音叉的振动放大(或将音叉微小的振动显示出来)转换法(3)如将上述装置右侧再放一个音叉,组成乙图的装置,并由宇航员带到月球表面做实验,则敲击右侧的音叉时,会看到乒乓球______(填“弹开”或“不动”),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点拨】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这种振动往往不易观察,需要将实验效果进行“放大”。“转换法”是中学物理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可以借助某些物体的特性来研究看不到或不易观察的物质,形象直观。【拓展设问】(4)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声音具有_______。(5)敲击音叉的力越大,乒乓球弹起得越高,这说明_______越大,响度越大。不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能量振幅请完成备考集训
本文标题:第1讲 声现象人教版中考物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290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