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案例
1教学案例界河学校-宋汉昭【案例背景】《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笔者认为“做数学”便是这一过程的充分体现,人人“做数学”是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重要措施。“做数学”的实质是把重点从“教”转向“学”,从教师的行为转向学生的活动,并且从感觉效应转向运动效应,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化。我们要把“做数学”作为一种教学理念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并形成具体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为学生建构生动活泼、主动探究和有个性学习的学习平台,让他们在“做”数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智慧,养成品格。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的充满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具体地说,学生从“数学问题”出发,在教师引导下自己动手、动口、动脑、实验等多种感官参与,亲身体验,互动合作,获取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案例描述】片段一:引导学生“动”耳听、“动”脑思考。一、故事引入:1、教师讲故事。猴山上的猴子最喜欢吃猴王做的饼了。有一天,猴王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们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四块,分给猴1一块。猴2见到说:“太少了,我要两块。”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八块,分给猴2两块。猴3更贪,它抢着说:“我要三块,我要三块。”于是,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切成十二块,分给猴3三块。小朋友,你知道哪只猴子分得多吗?讨论:哪只猴子分得的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设计意图】:在新课前插了猴王分饼这样一个故事,马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急于想要知道到底是哪只猴子分得多一点,很好的营造了学习氛围,为接下来的新课教学打下了基础。通过创设学生喜爱的情景,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然的进入数学学习情景。片段二:“动”手操作、“动”口交流,用事实“验证”。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哪只猴子分得的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有不同意见。师:到底谁分的多呢?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好吗?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拿出三个大小相等的圆来(表示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别用阴影部分表示每个圆的1/4、2/8、3/12。2(板书:1/4、2/8、3/12)(教师观察,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有平均分的,有涂色的,小组成员配合默契)师:比较一下阴影部分的大小,结果怎样?生:阴影部分的大小相等。师:阴影部分相等说明这三个分数怎样?生:三个分数相等。(随着学生的回答,老师将板书的三个分数用“=”连接。)通过师生分饼、观察和验证,得出结论:三只猴子分得的饼一样多。【设计意图】:先让学生带着问题,依托折纸的活动,感悟三只猴子分得的饼一样多,让学生通过折纸、涂色,感受1/4、2/8、3/12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虽然不同,但是分数的大小是相等的。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感悟、发现,最终达到真正的理解和掌握。片段三:“动”眼观察比较变化,“动”口归纳揭示规律1、教师引导:聪明的猴王是用什么办法来满足小猴子们的要求,又分得那么公平的呢?同学们想知道吗?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就清楚了。(板书课题)2.组织讨论。(1)既然三只猴子分得的饼同样多,那么表示它们分得饼的分数是什么关系呢?这三个分数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让学生小组讨论后答出:这三个分数是相等关系,1/4=2/8=3/12,它们平均分的份数和表示的份数也就是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变化了,但分数的大小不变。(2)猴王把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子一部分后,剩下的部分大小相等吗?你还能说出一组相等的分数吗?通过观察演示得出:3/4=6/8=9/12。(3)我们班有56名同学,分成了四组,每组14人。那么第一、二组学生的人数占全班学生人数的几分之几?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分数表示,然后得出:28/56=2/4=1/23.引入新课:黑板上三组相等的分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回答后板书: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变化了,分数的大小不变。它们各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呢?我们今天就来共同研究这个变化规律。4.出示思考题。比较每组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先看3/4=6/8=9/12这一组):(1)从左往右看,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2)从右往左看,又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让学生带着上面的思考题,看一看,想一想,议一议,讨论交流。5.集体讨论,归纳性质。(1)从左往右看,由3/4到6/8,分子、分母是怎么变化的?引导学生回答出:把3/4的分子、分母都乘以2,就得到6/8。原来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现在把分的份数和表示份数都扩大2倍,就得到6/8。3(2)3/4是怎样变化成9/12的呢?怎么填?学生回答后填空。(3)引导口述:3/4的分子、分母都乘以2,得到6/8,分数的大小不变。(4)在其它几组分数中,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怎样?几名学生回答后,要求学生试着归纳变化规律: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板书:都乘以相同的数)(5)从右往左看,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又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通过分析比较每组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得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板书:都除以)(6)引导思考:都乘以、都除以两个“都”字,去掉一个怎么改?(去掉第二个“都”字,换成“或者”)再对照教科书中的分数基本性质,让学生说出少了什么?(少了“零除外”)讨论:为什么性质中要规定“零除外”?(板书:零除外)(7)齐读分数的基本性质。先让学生找出性质中关键的字、词,如“都”、“相同的数”、“零除外”等。然后要求关键的字词要重读。师生共同读出黑板上板书的分数基本性质。【设计意图】:此过程主要由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设疑激趣,层层深入,由此牵引到其他的具有同等规律的分数中,从而引出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在教师初步引导的基础上,学生通过对几组等式的填写、观察、发现,通过交流,调整、深化认识,接着引导学生探究三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先从左往右看,再反过来从右往左看,引导学生发现三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是怎样变化的。【教学反思】:“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双手能做工,大脑能思考。”教育家陶行知这句浅显易懂的话,蕴含着十分深刻的哲理,我们可以从中受到启迪,得到教益,悟出道理。我们的教学也应该让学生多动动手,只有自己亲身经历的才是记得最牢、理解最深的。现代教学论强调:“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之所以让学生在数学课上动手操作,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也可随之展开。而本节课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支撑下,通过折、涂、说、猜、观察、比较等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在观察中发现,在交流中总结,最后运用知识,深化对分数的基本性质认识,使学生加深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激发了学生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兴趣,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了成功的体验,品尝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还增强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怎样让学生愿意动,善于动,有效的做数学呢?我认为:一、创设生动有效的数学情境,在情景中激发“动”的兴趣和欲望。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激情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儿童的思维是同他的感受和情感分不开的。”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兴趣点”,创设和谐有效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知识情感的内化,让它成为师生展开有效交往所必须的动力。因此,在本节课一开始,我创设了一个猴王分饼的故事情境,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很自然地引出了一组相等的分数为下面研究分数的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做好了准4备,随后又设置了一个活动来通过学生动手来验证这组分数的大小相等,让学生动手、动脑解决问题,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然地启动了数学思维。二、开展有效的操作活动,在活动中发现、感悟。有效的操作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把抽象的数学思维外显为直观的活动,在动手操作中体验、感悟、发现,最终达到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在本节课中我在把握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处理了教材,把例题转化成了学生的操作材料,从而为学生的探究学习留出了较大的空间。让学生用折纸的办法感悟1/4、2/8、3/12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虽然不同,但是分数的大小是相等的。学生边折边观察,每次对折后,圆纸片被平均分成了几份,涂色部分有几份,可以用什么分数来表示涂色部分。学生边操作边思考,从中悟出表示涂色部分的这些分数都相等。这样的教学,成为学生的科学实验,其知识是学生通过操作实验“重新发现”的,容易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三、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说数学”。合作交流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学生参与面广,参与效率高。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因为“个人创造的数学必须取决于数学共同体的‘裁决’,只有为数学共同体所一致接受的数学概念、方法、问题等,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成分。”因此,个体的经验需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才能顺利地共同建构。如在本节课中我让同学们观察一组组相等的分数,调动学生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的来参与,引导他们说出自己发现的规律,并完整、正确地归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就个过程就采取了让学生体验“说数学”,学生在“说数学”的过程中,探究活动得以有效地进行。创设生动有效的数学情境,在情境中激发学生“动”的兴趣和欲望,并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感悟、合作交流、主动探究,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动起来!动起来,为新的课改喝彩;动起来,就拥有精彩课堂。
本文标题: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案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296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