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解析版】河池市东兰县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2014-2015学年广西河池市东兰县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1.下列“表情图”中,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2.如果点A在第一象限,那么和它关于x轴对称的点B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4,则第三边长可能是()A.2B.4C.6D.84.要使分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A.x≠1B.x>1C.x<1D.x≠﹣1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0.0000025米的颗粒物,将0.000002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0.25×10﹣5B.2.5×10﹣5C.2.5×10﹣6D.2.5×10﹣76.若9a2+kab+16a2是一个完全平方式,那么k的值是()A.2B.12C.±12D.±247.如图,△ABC中,AB=AC=10,BC=8,AD平分∠BAC交BC于点D,点E为AC的中点,连接DE,则△CDE的周长为()A.20B.12C.14D.138.如图,五边形ABCDE中,AB∥CD,∠1、∠2、∠3分别是∠BAE、∠AED、∠EDC的外角,则∠1+∠2+∠3等于()A.90°B.180°C.210°D.270°9.如图,∠BAC=110°,若MP和NQ分别垂直平分AB和AC,则∠PAQ的度数是()A.20°B.40°C.50°D.60°10.计算(x﹣4)的结果是()A.x+1B.﹣x﹣4C.x﹣4D.4﹣x11.如图,折叠直角三角形纸片的直角,使点C落在AB上的点E处,已知BC=24,∠B=30°,则DE的长是()A.12B.10C.8D.612.某工厂生产一种零件,计划在20天内完成,若每天多生产4个,则15天完成且还多生产10个.设原计划每天生产x个,根据题意可列分式方程为()A.B.C.D.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3.因式分解:x3﹣9x=.14.如图,A,B,C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A=∠C=90°,AB=CD,请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使得△EAB≌△BCD.15.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是40°,则它是正边形.16.化简+的结果为.17.如图,在Rt△ABC中,∠A=90°,∠ABC的平分线BD交AC于点D,AD=3,BC=10,则△BDC的面积是.18.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摆放,点C在EF上,AC经过点D.已知∠A=∠EDF=90°,AB=AC.∠E=30°,∠BCE=40°,则∠CDF=.三、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66分)19.计算:4(x+1)2﹣(2x﹣5)(2x+5)20.解分式方程:﹣=1.21.先化简再求值(+)÷,其中m=.22.电信部门要修建一个电视信号发射塔.如图所示,按照要求,发射塔到两个城镇A、B的距离必须相等,到两条高速公路m和n的距离也必须相等.发射塔应修建在什么位置?在图上标出它的位置.23.如图1,将一个长为4a,宽为2b的长方形,沿图中虚线均匀分成4个小长方形,然后按图2形状拼成一个正方形.(1)图2的空白部分的边长是多少?(用含a,b的式子表示)(2)若2a﹣b=7,求图2中的空白正方形的面积.(3)观察图2,用等式表示出(2a﹣b)2,ab和(2a+b)2的数量关系.24.如图,∠AOB=90°,OA=OB,直线l经过点O,分别过A、B两点作AC⊥l交l于点C,BD⊥l交l于点D.求证:AC=OD.25.一辆汽车开往距离出发地180千米的目的地,出发后第一小时内按原计划的速度匀速行驶,一小时后以原来速度的1.5倍匀速行驶,并比原计划提前40分到达目的地.求前一小时的行驶速度.26.(10分)(2015•徐州一模)如图,在△ABC中,AB=CB,∠ABC=90°,D为AB延长线上一点,点E在BC边上,且BE=BD,连结AE、DE、DC.①求证:△ABE≌△CBD;②若∠CAE=30°,求∠BDC的度数.2014-2015学年广西河池市东兰县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1.下列“表情图”中,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考点:轴对称图形.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称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直接回答即可.解答:解:A、不能沿某条直线对折后直线两旁的部分完全重合,故不是轴对称图形;B、不能沿某条直线对折后直线两旁的部分完全重合,故不是轴对称图形;C、不能沿某条直线对折后直线两旁的部分完全重合,故不是轴对称图形;D、是轴对称图形;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定义,牢记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比较简单.2.如果点A在第一象限,那么和它关于x轴对称的点B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考点: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分析: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特点解答.解答:解:∵点A在第一象限,∴和它关于x轴对称的点B在第四象限.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关于x轴、y轴对称点的坐标,熟记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定义和分布是解题的关键.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4,则第三边长可能是()A.2B.4C.6D.8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4,根据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第三边;即可求第三边长的范围.解答:解:设第三边长为x,则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得4﹣2<x<4+2,即2<x<6.因此,本题的第三边应满足2<x<6,把各项代入不等式符合的即为答案.2,6,8都不符合不等式2<x<6,只有4符合不等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此题实际上就是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列出不等式,然后解不等式即可.4.要使分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A.x≠1B.x>1C.x<1D.x≠﹣1考点: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根据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等于零,可得出x的取值范围.解答:解:∵分式有意义,∴x﹣1≠0,解得:x≠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属于基础题,注意掌握分式有意义分母不为零.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0.0000025米的颗粒物,将0.000002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0.25×10﹣5B.2.5×10﹣5C.2.5×10﹣6D.2.5×10﹣7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分析: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解答:解:0.0000025=2.5×10﹣6;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6.若9a2+kab+16a2是一个完全平方式,那么k的值是()A.2B.12C.±12D.±24考点:完全平方式.专题:计算题.分析:利用完全平方公式的特征判断即可确定出k的值.解答:解:∵9a2+kab+16a2是一个完全平方式,∴k=±24.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式,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7.如图,△ABC中,AB=AC=10,BC=8,AD平分∠BAC交BC于点D,点E为AC的中点,连接DE,则△CDE的周长为()A.20B.12C.14D.13考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AD⊥BC,CD=BD,再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DE=CE=AC,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AB=AC,AD平分∠BAC,BC=8,∴AD⊥BC,CD=BD=BC=4,∵点E为AC的中点,∴DE=CE=AC=5,∴△CDE的周长=CD+DE+CE=4+5+5=14.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熟记性质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8.如图,五边形ABCDE中,AB∥CD,∠1、∠2、∠3分别是∠BAE、∠AED、∠EDC的外角,则∠1+∠2+∠3等于()A.90°B.180°C.210°D.270°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求出∠B+∠C=180°,从而得到以点B、点C为顶点的五边形的两个外角的度数之和等于180°,再根据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AB∥CD,∴∠B+∠C=180°,∴∠4+∠5=180°,根据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1+∠2+∠3+∠4+∠5=360°,∴∠1+∠2+∠3=360°﹣180°=18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是基础题,理清求解思路是解题的关键.9.如图,∠BAC=110°,若MP和NQ分别垂直平分AB和AC,则∠PAQ的度数是()A.20°B.40°C.50°D.60°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分析:由∠BAC的大小可得∠B与∠C的和,再由线段垂直平分线,可得∠BAP=∠B,∠QAC=∠C,进而可得∠PAQ的大小.解答:解:∵∠BAC=110°,∴∠B+∠C=70°,又MP,NQ为AB,AC的垂直平分线,∴∠BAP=∠B,∠QAC=∠C,∴∠BAP+∠CAQ=70°,∴∠PAQ=∠BAC﹣∠BAP﹣∠CAQ=110°﹣70°=4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要熟练掌握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能够求解一些简单的计算问题.10.计算(x﹣4)的结果是()A.x+1B.﹣x﹣4C.x﹣4D.4﹣x考点:分式的乘除法.专题:计算题.分析:原式变形后,约分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原式=﹣(x﹣4)•=﹣(x+4)=﹣x﹣4.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乘除法,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1.如图,折叠直角三角形纸片的直角,使点C落在AB上的点E处,已知BC=24,∠B=30°,则DE的长是()A.12B.10C.8D.6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由轴对称的性质可以得出DE=DC,∠AED=∠C=90°,就可以得出∠BED=90°,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就可以求出BD=2DE,然后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即可.解答:解:∵△ADE与△ADC关于AD对称,∴△ADE≌△ADC,∴DE=DC,∠AED=∠C=90°,∴∠BED=90°.∵∠B=30°,∴BD=2DE.∵BC=BD+CD=24,∴24=2DE+DE,∴DE=8.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的性质的运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运用,一元一次方程的运用,解答时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求解是关键.12.某工厂生产一种零件,计划在20天内完成,若每天多生产4个,则15天完成且还多生产10个.设原计划每天生产x个,根据题意可列分式方程为()A.B.C.D.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分析:设原计划每天生产x个,则实际每天生产(x+4)个,根据题意可得等量关系:(原计划20天生产的零件个数+10个)÷实际每天生产的零件个数=15天,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即可.解答:解:设原计划每天生产x个,则实际每天生产(x+4)个,根据题意得:=15,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3.因式分解:x3﹣9x=x(x+3)(x﹣3).考点: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分析:先提取公因式x,再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分解.解答:解:x3﹣9x,=x(x2﹣9),=x(x+3)(x﹣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和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本题要进行二次分解,分解因式要彻底.14.如图,A,B,C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A=∠C=90°,AB=CD,请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AE=CB,使得△EAB≌△BCD.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专题:开放型.分析:可以根据全等三角形的不同
本文标题:【解析版】河池市东兰县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364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