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古代陵墓与文化我们为什么要研究古代陵墓?•人们习惯将古代帝王大型墓葬称之为“陵”,一般人的墓葬称之为“墓”,因此,这里所谓的“陵墓”,既包括了帝王陵墓,也包括一般人的墓葬在内。•古人相信人死后有“灵魂”存在,即相信地下死者是“有知”的,古人崇尚“厚葬”,对待死者“事死如事生”。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其中的“祀”,主要内容之一便是丧葬活动,因而丧葬活动是古代人最基本的社会行为之一,而与之相伴随的丧葬习俗与制度在古代社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我们为什么要研究古代陵墓,这是因为地下陵墓是地上世界的翻版,古代陵墓不仅为今天遗留下大量的精美文物,同时也提供了古代文献所缺失的大量第一手珍贵资料。•通过对古代陵墓的研究,可以了解古代历史的方方面面。对古代陵墓的考古发掘,并非一般人所想象的只是为了获取有价值的精美文物,而更重要的是复原与研究古代历史,并以史为鉴,为今天和未来服务。在中国,土葬最为广泛,葬仪、葬具也最为复杂。从人口而言,半数以上的人都采用土葬,历代帝王将相,几乎无一例外地实行土葬。中国自古盛行土葬,可能因为土地孕育、供养了人类,人类对土地有着异常亲切的感情,希望自己死后归于大地,并为此而构思了很多美丽的设想,许多人甚至把大地作为自己的唯一归宿,常言“落地归根”。一、中国墓葬的形式起源:火葬在中国出现很早,甘肃临洮新时期时代的遗址中,曾在一座墓葬中发现有陶罐中成幼尸体火化后的骨灰,这大约是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火葬遗物。发展:汉后,火葬流行的地区明显扩大,这或因火葬与佛教的传入与流行有关。宋元之际火葬更为盛行。火葬之风在民间或在一些民族中,虽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有一定的市场,但历来都不能的到当权者的支持。传统观念认为:死者的理想去处,应是回归九泉,认为火葬”惨虐之极,无复人道“,是难以容忍的”焚如之刑“。在我国古代,更有人认为:只有那些”极恶“之人,死后才被人掘坟剖棺,焚尸扬灰,以发泄对死者的极端仇恨。水葬,就是将死者葬入水中。水葬在我国西南一带较流行。中国古代实施水葬的方法各不相同,主要有把死者尸体抛入水中,或把尸体火化后将骨灰再撒入水中等。把死者尸体抛进水中的方法,在藏族中较为流行。树葬亦称“风葬”,这种葬式是将死者的遗体或不用棺木,或只用简单的棺木放置在山林中的树木上。这种葬式流行于东北和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中,并一直延续到现代。天葬在古籍中称为“鸟葬”、“兽葬”或“野葬”,在我国西藏等地相当流行,成书于清初康熙年间的《西藏志》记载的十分生动:“西藏凡人死,不论老少男女,用绳索系成一块膝嘴相连,两手交插腿中,以平日所著旧衣裹之,盛以毛袋……其尸放二三日或五七日,背送锅人场,缚于柱上,碎割喂鹰,骨于石臼内杵碎,和炒面搓团喂狗。剐人之人,亦有牍巴管束,每割一尸,必得银钱数十枚。无钱则弃尸于水,以为不幸。”这种葬式是将死者的尸体进行二次或二次以上的处理,分别进行安葬。这种葬俗在中国源远流长,大约起源于新石器时代。采用二次葬的目的都是基于“灵魂不死”的信念,认为肌肤血肉是人间之物,而灵魂永存。要让肉体完全腐烂,骨骼另行埋葬,死者的灵魂与肉体完全脱离,灵魂进入鬼魂世界。悬棺葬是古代一些少数民族中实施的一种奇特葬式,擦用这种葬式是将城防死者的棺柩,升置到人迹罕至且山清水秀的悬崖峭壁上去。这种葬式只适用于少数人,一般认为,它在形成时只用于夭折的儿童,把儿童的尸体装入日常使用的陶罐中,埋在居住地的附近。这些儿童属非正常死亡的“凶死”,一般不得埋入公共墓地。也由于这些孩子年幼,未成年时举行的“成丁礼”,尚不具备氏族一般人员的资格,无权像成年人一样葬进氏族墓地;另一方面,父母多认为死者年幼,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因此更加依依不舍地将其葬在父母身边便于照料。仰韶文化屈体葬是将死者尸体的肢体弯曲,甚至折断骨骼,下肢卷曲尤甚,然后葬入土地的墓坑中。屈体葬为什么一度流行?现在有多种解释:(1)尸体卷曲可缩小墓地,节约用地和工时;(2)尸体卷曲可显示对尊长的尊敬;(3)捆绑死者,以免他的灵魂殃及活人;(4)尸体卷曲可抵御恶鬼侵害;(5)模仿胎儿,回归大地;(6)模仿人休息、安睡状态。割体葬是一种很奇特的葬式,它是将人(不一定是死人的尸体)的一部分躯体,放入随葬的陶器中,或者直接放入土坑中。埋葬的躯体可能是死者尸体的一部分,也可能是用活人的躯体殉葬,另有墓主的完整尸体。在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墓地中,每每可看到割体葬。墓葬,是考古学对坟墓的称呼。坟墓,民间又称为坟,或称为墓。坟,原意是水边的高地,后引申为高处,大凡高出地面的小山包或土堆均可称“坟”。墓,是埋葬死者的地下空间,即墓圹、墓穴。所谓筑土为坟,穴地为墓,地下的圹穴与地上的坟冢(封土),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坟墓”。二、中国墓葬的起源与发展原始社会时期在原始社会的旧石器时代,就存在着有意识埋葬死者的葬地;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早期,葬地往往和住地放在一起,虽然也有分开的,但距住地不远,还看不出有什么严格的埋葬制度;到新石器时代中期,出现了大量的公共墓地,但也看不出贫富分化现象;一直到新石器时代晚期,葬地规模逐渐扩大,随葬品也出现了差异,私有制、父权制、贫富分化现象逐渐明显,甚至有的墓地还出现了殉葬牲畜和殉人的奴隶制萌芽现象。中国考古发现的最早的埋葬死者的现象,出现在距今18000年前的山顶洞遗址。山顶洞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其下层便是北京人遗址。山顶洞遗址共分5层,在第四层发现3个完整的人头骨和一部分躯干骨,这些骨骼分属于8个个体,男女老幼都有,人骨的周围分撒着赤铁矿,很明显这是一种有意埋葬死者的行为。距今18000年前的山顶洞遗址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在距今1.8万年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的墓葬中,考古人员发现了隧石生产工具和穿孔的小石珠等物品。山顶洞人的石器发现25件,有刮削器、砍砸器和两极石片(两端刃器)。还发现残骨针长83厘米,以小尖状器挖出针孔,说明已有缝纫;还有赤鹿角矛头。装饰品有1件钻孔石坠,7件钻孔石珠。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墓葬特点1、长方形或方形的竖穴式土坑墓。2、以单身葬为主,后期有不少合葬。3、以仰身直肢为主,偶然也有屈肢葬和俯身葬。4、墓穴有序排列,头向一致。5、无棺椁,有陪葬品。奴隶制社会•社会等级性显著:贵族大规模墓葬出现,后期出现地上建筑。墓葬有棺有椁,随葬品丰富,殉葬现象突出。贫民墓葬仍以单人长方形竖穴式土坑为主,有棺无椁。商•王陵有“亚字形墓”和“中字形墓”•亚字形墓的墓室,是一个巨大的方形或亚字形的竖穴式土坑,四面各有一个墓道。•中字形墓的墓室,是一个大型的长方形竖穴式土坑,南北两面各有一个墓道。•在贵族的墓中,还有一种“甲字形墓”,只在墓室南面有一个墓道,规模一般都较中字形墓为小。商•墓地的地面上建有房屋,它们可能是供祭祀用的,类似后世的所谓享堂。•墓内都用木材筑成椁室。敛尸的葬具都是木棺,放在椁室正中。•人和牲畜殉葬普遍。各种类型的墓都在墓底的正中设一长方形的小型坑穴,其位置正当墓主人尸体腰部之下,故称“腰坑”,坑内埋一殉葬的人或狗。即使是平民的墓,也往往有埋狗的腰坑。商周时期的“集中公墓制”商周公墓制度最大的特点就是集中埋葬,即多代国君(或包括夫人、宗亲在内)集中埋葬在同一墓地。我们称之为“集中公墓制”。商周集中公墓制主要有三种形态:第一种形态:只有国君集中埋葬在一起,而夫人则另选墓地。这种墓地形态似只见于商代晚期王陵。这种“集中公墓制”是商族进入阶级、国家之后,王权确立但还带有氏族遗痕的一种墓地形态。二、墓地制度:从商周“集中公墓制”到秦汉“独立陵园制”安阳殷墟西北岗商代后期王陵周代宗族墓地:山西北赵晋侯公墓地宗族公墓地:周公庙遗址陵坡墓地墓葬分布图•第二种形态:多代国君及其夫人葬埋于同一公共墓地。典型例证如:山西天马—曲村晋侯墓地。•区别于商代后期王陵,西周时期的国君与夫人葬埋在一起(异穴并葬),这可能与周代姬姜联盟立国以及新的伦理道德有关。•第三种形态:国君、国君夫人与宗族成员共同埋葬的公墓地。这种集中公墓制与《周礼·春官·冢人》所记载的公墓墓地最为接近,并且是西周乃至春秋时期最为普遍的一种公墓制形态。如:浚县辛村卫国公墓地、北京黄土坡燕国公墓地、河北平顶山市媸阳岭西周应国公墓地、三门峡虢国公墓地、陕西梁代村芮国公墓地等。周•西周的墓制承袭商代。王陵有亚字形墓。诸侯、贵族的大墓一般是“中字形墓”或“甲字形墓”。•有严格的棺椁制度。即“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两重”。•殉人在西周中期以后稍减,但直到春秋战国时代,有些大墓依然使用人殉。也多在墓底设腰坑。贵族墓附近设有“车马坑”•西周已经有了合葬制度,其方式为夫妻分别葬在两个互相紧靠的墓坑中,即所谓“异穴合葬”。•随葬品仍以各种青铜礼器为主,但和商代相比,酒器减少,食器增多。在各种食器之中,鼎和簋最重要的。周代的礼制规定,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或一鼎。春秋战国•墓制承袭商周。用木俑和陶俑随葬的风俗已盛,这可以看作是人殉的替代。仍流行附设“车马坑”。•棺椁仍然存在严格的等级制度。在关中和中原地区的战国晚期小型墓中,出现了横穴式的土洞墓室,也有用一种体积庞大的空心砖筑椁室以代替木椁的。•地面建筑出现。许多统治阶级的墓在地面上筑有坟丘,坟丘一般用夯土筑成。防盗措施进步:•这时的大墓往往在墓室内积石以加固、积炭以御湿,在墓坑内大量屯沙以防盗。在南方的楚地,流行用一种白色或灰色的黏土(白膏泥)填在棺椁的周围,以保尸体和随葬品不朽。•白膏泥:学名叫作微晶高岭土,今天大多用在陶瓷生产中,是一种纯净的黏土,非常细腻,粘性大,较湿润,渗水性小,潮湿时呈青灰色,称青膏泥,晒干后呈白色或青白色,故又称白膏泥。其粘性大,分子紧密,有很强的防腐效果。长沙楚墓多用白膏泥,少数秦墓,山东、河南的部分墓葬也使用白膏泥。北京大葆台西汉墓曾侯乙墓•曾侯乙,姓姬名乙,是战国时期南方小国曾国的国君。曾侯乙墓是他的墓葬,整体呈“卜”字形,墓室呈多边形竖穴墓。•内置木椁,椁外填充木炭及青膏泥,其上为夯土。整个墓葬分作东、中、北、西四个室。东室置曾侯乙木棺,双重,外棺有青铜框架,内棺外面彩绘门窗及守卫的神兽武士。中室放置随葬的礼乐器。北室放置兵器及车马器等。西室置殉葬人木棺13具。墓主45岁左右;殉葬者为13~26岁的女性。•其中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是迄今发现的最完整最大的一套青铜编钟。编磬鼓底座曾侯乙铜尊盘曾侯乙盘:战国早期青铜器。1978年于湖北省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现藏湖北省博物馆。器高30.1厘米,口径25厘米,重9公斤。在中国古代所有的青铜器物中,若以工艺先进复杂、铸作精湛、装饰瑰丽而论,当以此铜尊为首。曾侯乙尊的惊人之处在于那些玲珑剔透、鬼斧神工、纷繁纤巧的透空蟠螭装饰。这些装饰表层彼此独立,互不相连,由内层的铜梗支撑,内层铜梗又分层联结,参差错落,令观者凝神屏息,叹为观止。这种极其巧妙的装饰技法,形成了对称配列、主题突出、节奏鲜明的艺术效果,具有不可估量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公墓墓地的变化•商周时期,国君(及其宗族成员)死后普遍实行多代集中埋葬于同一公共墓地的公墓制度。这种“集中公墓制”是阶级、国家产生之初级阶段君权确立但还带有氏族遗痕的一种墓地形态。•“集中公墓制”作为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必然发生变化,这就是春秋战国时期以每代国君为中心的“独立陵园制”的出现。但春秋战国时期的“独立陵园制”尚处在萌芽与创立阶段,还不是一种普遍现象。而到了秦汉时期,由于大一统帝国的建立及君主集权的高度强化,“独立陵园制”最终确立并进一步完善,从而奠定了尔后中国近两千年专制社会帝王陵园制度的基础。凤翔秦都雍城秦公陵园•雍城秦公墓地是从”集中公墓制向“独立陵园制的一种过渡形态。尽管秦公大墓已经用”兆沟“来区别陵园范围,但它与后来典型的“独立陵园制”还是有很大差别的。•首先,并不是每座秦公大墓都有“兆沟”来划分陵园范围;•其次,各个陵园之间相距较近,陵区外围有统一的大范围的隍壕环绕,每座陵园只是整个雍城大陵园的一部分;•其三,每座分陵园内除有墓上建筑外,并无其它特别的附属建筑设施,也就
本文标题:中国古代墓葬与文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131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