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这座德国建筑的历史有100多年了,现在看起来还是那么美。青岛著名老建筑(一)迎宾馆青岛迎宾馆建于1905年,1908年竣工使用,由德国建筑师拉查鲁维茨设计,是德国威廉时代典型建筑式样与青年风格派手法相结合的欧式建筑。青岛迎宾馆原是胶澳德国总督的官邸,故名德国总督楼、总督官邸。迎宾馆是一座具有欧洲皇家风范的德国古堡式建筑,建筑4000平方米,高度为30米。除居室以外,有大小客厅、书房、宴会厅、室内花园。其建筑及设施之豪华,在当时大大优于香港、澳门总督的官邸,外部装饰有富丽堂皇的浮雕、雕塑,极具艺术观赏价值。预算45万马克,结算超过100万马克,以至于因为造价太高,在德国国内受到批评。第一任总督只住了三年就卸任回国。这座建筑历经沧桑百年,曾几次易主。1914年11月日德交战,驻青岛德军战败离开,此处成为日本历任驻青岛守备军司令的住处。1922年12月我国收回主权,此处为胶澳商埠督总办官邸,后为国民党历任青岛市长的官邸。1932年沈鸿烈任市长后,不再入住此处,这儿仅作为接待宾客之用,1934年此处正式命名为“迎宾馆”;1938年--1945年日军第二次侵占青岛,此处为“国际俱乐部”,日军投降后,又改回“迎宾馆”。1957年7月12日至8月12日,毛泽东主席携夫人江青及女儿李纳、李敏来青岛时居住在此。在这里他还召集进行了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朱德、周恩来、邓小平、陈云等来青岛也曾下榻过迎宾馆。迎宾馆还接待过许多国家领导人和贵宾。亦曾经住过蒋经国、胡志明、西哈努克亲王、前澳大利亚总理希尔等国家元首。1999年5月1日,青岛市政府将迎宾馆辟为旅游景点向海内外游客开放,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迎宾馆大门口门柱上两块黑色大理石匾牌,让我感到意外的均是著名作曲家徐沛东的手笔。青岛著名老建筑(二)总督府•胶澳总督府旧址,建于1904——1906年,近代欧洲公共建筑,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耗资85万马克,德国建筑师马尔克设计,始为德国胶澳总督府。1914——1922年日本侵占时期为日本守备军司令部。青岛主权收回后,为历届政府驻地。二战期间,日军再度侵占青岛,1938——1945年为日侵政权驻地。1949年6月青岛解放至1994年7月为青岛市人民政府驻地。该楼是一座砖石、钢、木混合结构的建筑,采用十九世纪欧洲公共建筑的对称平面、四角和中间略为突出、中轴线非常明显的特点。整个建筑为4层楼房,呈“凹”字形,屋顶用红筒瓦覆盖,坡度较大,围以铁栏杆,既美观又作避雷之用。总督府背靠观海山,从总督府前广场直至海边,没有其他建筑,直面大海,这些都象征“总督”的威严。大楼外表采用青岛优质花岗岩石料砌成,屋顶采用红色筒瓦。整个建筑既庄重典雅,又美观坚固。青岛著名老建筑(三)八大关别墅区•大关别墅区汇聚了众多的各国建筑风格,故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这里集中了俄、英、法、德、美、丹麦、希腊、西班牙、瑞士、日本等20多个国家的各式建筑风格。•八大关别墅区位于汇泉角景区北部,西邻汇泉湾,南接太平湾,最初因有8条以关隘命名的路是以八个关口命名的,即韶关路、嘉峪关路、涵谷关路、正阳关路、临淮关路、宁武关路、紫荆关路、居庸关路。这八条马路纵横交错,形成一个方圆数里的风景区,故称“八大关”公主楼•这座丹麦式的绿色小楼由一座尖塔与不规则斜顶屋组成,南部有方型平台;位于居庸关路16号。元帅楼•山海关17号是一座日本式建筑。解放后,彭德怀、刘伯承、贺龙、罗荣桓、徐向前等共和国的元帅曾在此休养,因而被称为“元帅楼”花石楼•花石楼,1932年由白俄人格拉西莫夫修建。是一幢融合了西方多种建筑艺术风格的欧洲古堡式建筑,既有希腊和罗马式风格,又有哥特式建筑特色。由于楼内由大理石贴墙面,楼外又砌有鹅卵石,称之为“花石楼”。青岛著名老建筑(四)政权机关•胶州帝国法院旧址,建于1912——1914年,德国近代公共建筑,建筑师为德国人汉斯·非特考尔。始为胶州帝国法院办公楼,后为青岛历届法院驻地。现为市南区检察院办公地。•德国胶澳警察署旧址,建于1904——1905年,文艺复兴风格德国建筑,为历届青岛警署驻地。青岛解放后,为市公安机关驻地。现为青岛市公安局所在地。•二提督楼江苏路12号建于上世纪初的这座住宅楼最初的住户有人考证是德国总督的副官,所以又叫“二提督楼“。它的外立面非常复杂,错落有致。红橙相间的色调更像一座卡通建筑。1949年后一直为检察院办公地点。现为青岛市交通稽查支队所在地。•常州路25号初名“欧人监狱”。其始建于1900年,建筑面积8297.5平方米,各种建筑20余栋,是一片以古堡式建筑为主体的建筑群,也是19世纪末德国侵占青岛的历史见证。此监狱自建成之日起,一直使用到1996年。现为海滩古堡酒店。•沂水路9号海军营部大楼旧址,始建于1899年。初为德国高层官员官邸,亦称“十一号官邸”,1912年改称“营部大楼”,现为我海军某部驻地。青岛著名老建筑(五)红房子、教堂•青岛德国建筑繁多,几乎涉及各个领域。以下是一组商店、教堂、医院等建筑。•红房子,广西路33号医药商店旧址,德式建筑,又名橡树饭店。建于1905年,德国人库尔特.罗克格设计,砖石钢木混合结构。共4层,檐高18米,红瓦蒙莎顶。该建筑立面为红色墙体,间以清水粉墙和彩色方形墙砖,上部两个楼层及两座烟囱所采用的拱形与曲线具有青年风格派的典型特征。建筑上以花岗岩装饰檐口、滴水嘴和底部粗短的承重柱,几块暗红色曲墙砖上压入橡树叶的图案,巨大的老虎窗上方的纹章上凿有一根蛇体缠绕的圆杖(医生的标志),靠巨大的老虎窗和屋顶的一排竖窗采光的高起蒙莎顶,为这幢楼房另外开辟了第四层空间和造型,整个建筑属欧洲青年派风格。解放后,此建筑曾作为某机关办公楼。后对外出租,几经易手。现为红房子宾馆。•大学路7号-1为世界红十字会青岛分会旧址,后为青岛市博物馆,现为青岛历史文化博物馆。•青岛天主教堂,本名圣弥厄尔教堂,由德国设计师毕娄哈依据哥德式和罗马式建筑风格而设计。始建于1932年,于1934年竣工。教堂平面呈拉丁“十”字形,正面高30米处设有平台,两侧有两座对称而又高耸的钟塔,高度为60米,塔内上部悬有4个巨大铜钟,钟声悠扬和谐。大门上方有一巨大的玫瑰窗,两侧各耸立起一高4.5米的十字架。•教堂装饰系采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形式,是青岛地区最大的哥特式建筑,也是中国唯一的祝圣教堂,同时也是基督教建筑艺术的杰作。•总督府野战医院旧址,建于1899年,10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建筑现在只剩下几所病房保存完好。现为青医附院,是青岛唯一所省级综合医院。•青岛市南公安分局所在地,德国建筑,据说过去也是警察署派出所青岛著名老建筑(六)名人故居•康有为故居,福山支路5号,始建于1899年,是一座德式建筑,德占时期是德国驻青岛总督府要员的官邸。1917年,康有为第一次来青岛观光后赞誉青岛是“青山绿树,碧海蓝天,不寒不暑,可车可舟,中国第一”。1923年,康有为再次来青,购得此楼,取名“天游园”。1927年3月31日,康有为病逝于天游园。•闻一多故居,红岛路4号,位于中国海洋大学校园内。闻一多(1899--1946年),湖北浠水人,现代学者、诗人,出版有《红烛》、《死水》诗集,在全国有很大影响。1930年9月任国立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时著有《奇迹》等诗。授课之外从事诗经、唐诗研究,有突破性成就。1946年7月15日被特务杀害。著有《闻一多全集》等八卷四册。•沈从文故居,福山路3号。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人,现代作家。1931年在国立青岛大学任教,在青期间完成了《三个女性》、《月下小景》等文学名著。•洪深故居,福山路1号。洪深(1894—1955年),字伯骏,号浅哉,江苏武进人,中国早期电影开拓者、剧作家。1913年考入清华大学后,开始从事戏剧创作活动,历任复旦大学教授、暨南大学教授、上海戏剧社排演主任、中华电影学校校长、明星电影公司编导主任、中国左翼剧团联盟总书记。1934年回到青岛,在青期间创作了著名电影文学剧本《劫后桃花》。
本文标题:青岛著名老建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153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