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自然科学论文 > 自然辩证法与当今雾霾天气
自然辩证法与当今雾霾天气学院:电子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与通信工程学号:2014140367姓名:闵金涛摘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成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变换的“媒介”,是变天然自然为人为自然,以及实现对社会调节、控制的手段。人类社会的每一项进步,都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的文明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所开拓的生产力创造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自然,人类社会更离不开自然,人类社会的进步又饭桌用于自然。森林资源的匮竭,草原的退化,空气质量的下降等等,人类社会所面临的种种问题有何尝不是科学技术片面发展的结果。当今社会空气雾霾严重,我们的户外活动只能是等待冷空气的到来和大风的到来吗?本文用自然辩证法来论述与空气雾霾的关系。关键字:人类社会;雾霾;科学技术;自然辩证法;一、引言最近的一场罕见的大范围雾霾几乎笼罩了中国,覆盖了中国近一半的地区,已经有25个省份、100多座大中城市出现了不同程度雾霾天气,城市的空气质量已经达到了重度污染的状况。例如杭州等地区连续几天发布雾霾橙色预警信号。江苏中西部、安徽中东部、浙江中北部、江西东北部等地有大雾,部分地区有能见度不足500米的浓雾。这些地区的空气污染气象条件达4~5级,有的地方达6级,大部地区有中度霾,其中,江苏西南部、浙江北部、安徽东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重度霾。专家认为,触发雾霾的直接原因可能是天气因素,但是究其根本原因,则应该是污染物的过度排放,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大气污染导致污染的加剧。而污染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人类的实践活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不断提高,同时也对自然产生了一些污染等负面影响。二、人在雾霾形成的能动性人类的社会生活是雾霾天气形成的最主要原因,为什么这么说呢。一般来说,雾霾天气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大气空气的气压低,空气不能流动。由于空气的不流动,使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漂浮在空气中。再加上地面灰尘大,空气湿度低,地面的人和车流使灰尘搅动起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再加上交通运输业的发达,城市的汽车也越来越多,作为主要的污染物排放的汽车尾气也成为雾霾天气的一个因素。还有包括工厂制造出的工业废气污染,以及冬季取暖排放的CO2等污染物。有部分专家认为,天气因素是触发和雾霾的直接原因,但是究其根本原因则是污染物的持续排放,主要大气污染排放总量远远超过了环境容量。高空较强的大气颗粒物污染传送、较多的二次污染人为排放也是这次南方严重雾霾天气的“元凶”。以北京为例,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雾霾颗粒中机动车尾气占22.2%,燃煤占16.7%,扬尘占16.3%,工业占15.7%。虽然说随着汽车技术进步以及油品质量的上升,环境管理者发现机动车尾气对雾霾天气形成并不起决定性的作用,但是一些大城市例如北京、上海等地,由于城市容纳人口较多,所以拥有大量的汽车在城市里通行,大量汽车行与城市内,造成尾气排放量依然很大,所以这种污染也加剧了雾霾的形成。从这个材料中我们能更深刻的体会到人类的活动时时刻刻在影响着自然界的发展。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陈良富说,空气污染物中的可溶性成分遇到浮尘矿物质凝结核后会迅速包裹,形成混合颗粒,再遇到较大的空气相对湿度后,就会很快发生吸湿增长,颗粒的粒径增长2倍至3倍,消光系数增加8倍至9倍,也就是能见度下降为原来的八分之一至九分之一。通俗地讲,空气中原本存在的较小颗粒的污染物遭遇水汽后变成人们肉眼可见的大颗粒物,随即发生灰霾事件。中国科学院分布在京津冀区域的15个PM2.5监测站的监测数据统计显示,1月份京津冀5次强霾污染分别发生在1月6日至8日、9日至15日、17日至19日、22日至23日、25日至31日。这5次都少不了陈良富所说的水汽做“帮凶”。显而易见,人类污染物排放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内因,可以说是“主谋”。专项组“大气灰霾溯源”项目负责人、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王跃思说,本次席卷中国中东部地区的强霾污染物化学组成,是英国伦敦1952年烟雾事件和上世纪40~50年代开始的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污染物的混合体,并叠加了中国特色的沙尘气溶胶。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光化学烟雾事件,根据《20世纪环境警示录》中的不完全统计,在前后两次的污染事件里,共有800余人丧生。美国政府在后来的调查中称,石油挥发物(碳氢化合物)和二氧化氮,在强烈的阳光紫外线照射下,会产生一种有刺激性的有机化合物,这个过程被称为光化学反应,其产物就是含剧毒的光化学烟雾。在京津冀雾霾天气的专项研究中,专项组检出了大量含氮有机颗粒物,这在王跃思看来是“最危险的信号”,因为这就是“洛杉矶上世纪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之一”。含氮有机颗粒物是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相互反应共同产生的。在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中,其主要来源是汽车尾气,洛杉矶在20世纪40年代就拥有250万辆汽车,每天大约排出300多吨氮氧化合物。而中科院专项组的研究显示,在京津冀雾霾污染最严重的1月13日,当PM2.5突破600微克/立方米时,PM1突破了300微克/立方米,PM1中有机物、硫酸盐、硝酸盐、铵盐、氯化物浓度分别达到了160、70、40、30和15微克/立方米;但硫酸盐、硝酸盐和铵盐增长幅度大于有机物,上述4类物质依硫酸盐、硝酸盐、铵盐和有机物次序比平时晴好天气分别增长了30、20、20和10倍!这让专项人员感到很“疑惑”,从绝对量分析有机物增长最多,那么大量的有机物究竟从何而来?经过源解析技术,这些包括含氮有机颗粒物在内的有机物被识别出了4类有机组分:氧化型有机颗粒物,主要来自于北京周边;油烟型有机物,主要来自局地烹饪源排放;氮富集有机物,一种化学产物;还有烃类有机颗粒物,主要来自于汽车尾气和燃煤。其中氧化型有机颗粒物在整个污染过程所占比例最大,为44%,其余三个组分别占21%,17%和18%。专项组将这些因素归结为“人为粗放式排放和自然生态被破坏的直接后果”。在北京地区,机动车为城市PM2.5的最大来源,约为1/4;其次为燃煤和外来输送,各占1/5。对于整个京津冀区域,专项组认为,应重点控制工业和燃煤过程,重点在于燃烧过程的脱硫、脱硝和除尘;同时要高度关注柴油车排放和油品质量。恩格斯总结了近代科学的成长和发展。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人类自然观的变化和发展。从而揭示了自然界的辩证本性,他指出“自然界不是存在着,而是生成着和消逝着的”。自人类的产生开始,自然就不再是完全的天然自然。而是不断被人类影响和改造下的自然。在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类无时无刻地不影响着自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也指出“我们如今生活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界,远不如说是人造界或人工界。环境中的几乎每一事物都留下了人工的痕迹。现实的各种科技进步,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变,以及污染的出现都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必然产物。现在的人类生存环境是实实在在地被人类实践改造过的自然。是人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过的自然。三、自然辩证法与人类社会的辩证关系通过这学期自然辨证法课程,我对自然辨证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体会。自然辨证法为我们提供了科学方法训练,对提高能力和开阔视野有很大的帮助。我大体明白了自然辩证法所研究和揭示的内容: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即自然界的辩证法;人类通过科学技术实践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研究的辨证法;作为一种认识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科学技术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发展的辨证法。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自然辩证法可以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启迪,以帮助和促进科学技术的认识和实践,同时自然辩证法不可能也不应该以自己的哲学研究来代替自然科学的实证研究自然是生活著的、运动著的、变化著的。自然并不是没有时间性的东西。既然自然界都是生成变化著的,那麼就要从本来的面目看待自然界,而不能依靠逻辑来看自然界。自然界本来就是活生生的东西,所以也要像本来活生生的样子看待它。不要把它当成是死的、不变的东西。否则就不是按照自然界的状态来看待自然界。因为这样,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里表明不要唯心地认定自然界,而要唯物主义地看待自然界,唯有这样才是实事求是、合乎科学的说明了自然界的各种状态。恩格斯在这本书里同样有一段谈到应如何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进行科学说明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说法。他说︰“不论在自然科学或历史科学的领域中,必须从既定的事实出发。因而在自然科学中必须从物质的各种对象、形态和各种运动形态出发;因此,在理论的自然科学中不能虚构一些联系放到事实中去,而是要从事实中发现这些联系,并且在发现了之後,就要尽可能地用经验去证明。”既然必须实事求是地理解问题,所以恩格斯也认为︰即使关於理论的自然科学,也必定勿使自然科学的理论再走回形而上学或神学那里去。因此,要理论的自然科学回头再看过去的历史,学习理论的教训。人类社会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建议在人类实践基础上的一种关系。马克思指出:“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本学的自然界。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由自然脱胎而来,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的主体性渗透到自然之中。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现在的自然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自然,而是到处都留下了人的意志印记的自然,所以自然不再只是自在自然或者说是天然自然。同时,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的前提是必须遵循自然的客观规律性,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工自然是人工性和自然性的统一。这是人工自然的辩证本性。另一方面,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两种“作用”的关系处理得不好,特别是自然对人的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自发性,这种自发性极易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失衡。所以人类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对自然进行规划和改造,形成能够满足人类需要的生存环境。人工自然既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又体现了自然的客观规律性。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结果。四、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来阐明人类社会应怎样面对雾霾天气自近代以来,人类经历了几次产业革命,科学技术带给人们的变化越来越大,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当人们陶醉于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的巨大生产力进步和经济增长的时候人们的行为开始走向极端。为了追求经济发展以及生活便利,各种工厂废水废弃肆意排放,汽车尾气排放量继续大幅度上升。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在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科学技术成为人类征服奴役自然的有力武器。成为破坏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强大力量之一。造成这中环境污染问题的原因正在于忽略了自然的客观性这一事实。人类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具有双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人类的认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况且人类的认识正确与否、能否得到完善和发展,一点也不能离开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尤其是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更是离不开人与自然的联系,必须全方位的探讨自然的价值。如果人类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然规律,恰当地把握住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就能不断地取得改造自然的成果,增强人类对自然的适应能力,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如果在对自然界更深层次的本质联系尚未认识到,人类与自然一定层次上的某种联系尚未把握住的情况下,改造自然,其结果要么自然内部的平衡被破坏,要么人类社会的平衡被破坏,要么人与自然的关系被破坏,因而受自然的报复也就在所难免。所以人与自然之间客观
本文标题:自然辩证法与当今雾霾天气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571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