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美国]史密斯作品《俄国人》中有三段描述:“这里是工人的乐园,是世界上工人们混日子的最好地方,一个俄国青年……向我说,‘他们不能把我们解雇’”。“即使在苏联本国生产的(某些)商品供应比较充裕时,俄国人也宁愿多出些钱购买进口货。”“尽管排队是那样辛苦受罪,但是,一个俄国妇女一看到有人在那里站队,她的本能反应就是立即排了进去,甚至她不知道到底在卖什么!”对此理解正确的有()①苏联是工人的乐园,工人生产积极性极高②苏联生产的产品质量较差③苏联的生活消费品缺乏④是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结果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解析:从材料中的“这里是工人的乐园,是世界上工人们混日子的最好地方”可知,苏联工人的生产积极性不高,①错误,排除含①的选项即可,D项正确。答案:D2.赫鲁晓夫上台后,首先对农村做了实际调查,对农业和粮食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农业改革。下列结论不符合其调查结果的是()A.农业生产管理过于集中B.农民对劳动生产的成果漠不关心C.农产品收购价格过高D.农业发展不能满足农民生活需求解析:在斯大林模式下,国家压低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国家从农民身上索取太多,C项符合题意;根据斯大林时期经济体制的特点可知A、B、D三项符合其调查结果。故选C项。答案:C3.(2018·江苏卷)1957年,苏联进行工业体制改革,撤销汽车工业部,机器制造部等7个全联盟部,保留了航空工业部、无线电工业部等6个全联盟部,在地方设立了105个经济行政区,把被撤的全联盟部所管辖的企业移交给相应的经济行政区。上述举措的主要意图是()A.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B.摒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C.适度扩大地方经济自主权D.削弱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解析:“把被撤的全联盟部所管辖的企业移交给相应的经济行政区”表明适度扩大地方经济自主权,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企业管理权由中央向地方的转移,但仍然是计划管理,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也就不会削弱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故A、B、D三项错误。答案:C4.1953~1964年,苏联的钢产量从3810万吨增加为8500万吨,煤产量从3.2亿吨增加为5.5亿吨,石油产量从5280万吨增加为2.23亿吨,工人的生活得到改善,平均月工资从1955年的76.2卢布上升到1965年的104.2卢布。出现上述现象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改革()A.把农业作为经济改革的重点B.以发展工业尤其重工业为重点C.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D.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解析:1953~1964年正值赫鲁晓夫改革时期,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调动了农民和企业的生产积极性,故取得一定成效,D项正确;A项与材料中的现象关系不大;B、C两项不符合史实。答案:D5.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下列选项能表明其“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的是()A.对工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扩大地方权力B.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摆脱个人崇拜泥淖C.推行“新经济体制”,企业获得独立自主地位D.推行“加速发展战略”,以经济管理方式代替行政命令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赫鲁晓夫改革。依据所学可知,“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表明赫鲁晓夫推进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指改革没有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桎梏。分析选项,A项符合题意;B项错误,赫鲁晓夫也陷入个人崇拜泥淖;C项为勃列日涅夫改革的举措;D项为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答案:A6.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执政后,“在生产方面,企业有权根据下达的计划指标自行编制年度计划。在完成计划任务后,可以接受计划以外的加工订货任务,可以用自己的材料和废料生产计划以外的产品”。这一措施()A.打破了传统经济体制的旧格局B.改变了职工吃企业“大锅饭”问题C.力图调动企业的主动性、创造性D.国家与企业经济关系得到根本调整解析:勃列日涅夫的改革下放了企业权力,意在调动企业的生产积极性,来发展经济。故选C项。答案:C7.如图是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苏联和美国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苏联改革突破了斯大林模式使工业产值超过美国B.经济政策不同导致两国经济此消彼长C.扩军备战争夺霸权导致美国经济持续下滑D.经济多极化催生政治格局多极化解析:苏联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的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A项错误;苏联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前期的改革,促进了苏联工业化发展;而美国20世纪70年代后凯恩斯主义失灵,出现“滞胀”局面,B项正确;扩军备战争夺霸权导致了苏联的衰落,C项错误;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答案:B8.1973年,由于中东战争,石油价格大涨。这令苏联这个富油国获得了一大笔财富。也正是从1973年开始,苏联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粮食净进口国,并且一发不可收拾,对粮食的进口依赖越来越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苏联丰富的石油储量使其外汇收入逐渐增加B.进口粮食消耗了大量的外汇,造成苏联农业萎缩,外汇短缺C.赫鲁晓夫执政,对斯大林模式进行调整未果D.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没有更好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贻误了苏联发展的最好时机解析:20世纪70年代苏联处在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他改革重点放在工业方面,继续大力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生产,这是造成苏联对粮食进口依赖越来越大的主要原因,D项正确。答案:D9.勃列日涅夫改革推行新经济体制,在某些方面比赫鲁晓夫改革更加深入,这表现在()A.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B.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C.突破了斯大林体制的框架D.一定程度上运用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解析:A、B、C三项都只符合戈尔巴乔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赫鲁晓夫改革都没有做到;运用价值规律调节生产是对赫鲁晓夫改革的发展,D项正确。答案:D10.1987年,戈尔巴乔夫说:“改革就意味着……破除经济管理中的陈旧制度和思维上的教条主义的清规戒律。”这表明他的改革()A.将以政治改革为突破口B.试图利用市场调节经济C.将放弃优先发展重工业D.宏观决策出现重大失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材料解析和对所学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从材料内容看戈尔巴乔夫试图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戈尔巴乔夫当时实际上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A项材料没有涉及;C项与史实不符;D项说法错误。故选B项。答案:B11.(2017·全国卷Ⅱ)20世纪70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A.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C.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D.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说明由于时代的不同而对历史著作的内容进行取舍,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D项正确。答案:D12.有人把苏联比喻成一列因铁轨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不同的领导人对该状况的处理方式各异,斯大林下令把司机枪毙;赫鲁晓夫为他平反;勃列日涅夫把窗帘拉上并命人左右摇摆,造成列车行进假象;戈尔巴乔夫把窗帘拉开,把身子探出窗外大喊“前面没有铁轨了!”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枪决”代表斯大林认为火车停止前进的责任在于司机B.“平反”表明赫鲁晓夫反对斯大林模式C.“拉上窗帘派人摇动”代表其改革给国人带来经济发展的错觉D.“大喊”说明戈尔巴乔夫对苏联改革的无奈解析:斯大林“枪决”司机是为推卸责任,A项错误;赫鲁晓夫给司机平反是为了获得更多人支持,他并没有反对这种模式,B项错误;勃列日涅夫“拉上窗帘派人摇摆”造成列车行进假象是说明其改革给人们带来苏联经济发展的错觉,C项正确;戈尔巴乔夫大喊“前面没有铁轨了”是说苏联走到了尽头,D项错误。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13.(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56年一位乡村女教师写给赫鲁晓夫的信:……我们的人民还没有过上好日子,尽管十月革命后已经有39年……全国都感到粮食很紧张,实际上能正常供应的只有莫斯科。——《苏共中央通报》,1989年第6期材料二:苏联的发展速度在20世纪70年代期间逐渐放慢……苏联的工人、技师和科学家不愿意只是执行来自上面的命令而不在决策过程起作用。——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苏联的)单位GDP所需要的钢铁消耗高达美国的四倍,而单位产出的工业增加值却远低于西方国家。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苏联在军事和空间方面的支出大约占其GDP的15%,接近美国的3倍,西欧的5倍。——安格斯·麦迪森《世界千年经济史》(1)材料一反映了苏联当时的什么情况?这种情况的直接原因是什么?(6分)(2)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苏联的经济几乎是零增长,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这种状况最终导致了什么结果?(12分)(3)从上述材料中你得到什么启示?(8分)答案:(1)情况:粮食短缺,生活困难。原因:农业集体化政策。(2)原因:斯大林体制严重挫伤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致使经济效率低下;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美苏争霸和巨额军费的拖累。结果:东欧剧变、苏联解体。(3)启示:经济政策的制定必须从实际生产力出发,遵循客观经济规律;重视农业发展,正确处理农业、重工业、轻工业之间的关系,促使各生产部门协调发展;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完善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各阶层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14.(26分)苏联解体十余年来,在俄罗斯社会和广大历史学家的意识中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出现了一些对苏联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重新评价的新观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吴恩远在《俄罗斯最新历史教科书关于苏联历史评价的一些新观点》中指出:斯大林确实放弃了新经济政策,但判断这个“放弃”正确与否,不能仅仅看他是否符合列宁的教导,而要看它是否合乎当时的实践。2003年3月4日,亚历山大·季诺维耶夫(俄罗斯哲学家、社会学家和作家)在《苏维埃俄罗斯报》发文说:“考虑到具体历史条件,考虑到人员等情况,斯大林为首的领导是按最佳方案行动的。环境本身迫使他们采取那样的行动。”他称斯大林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材料二:由俄罗斯教育部审定的《20世纪祖国史》中对赫鲁晓夫有这样的评价:赫鲁晓夫在苏联历史上的作用就像他的黑白两色大理石墓碑,具有两面性。材料三:历史学家尤·叶梅利亚诺夫撰文写道:“对斯大林作用的评价不应脱离当时的时代。那时候主要注重实际成就,不太注重为了经济增长付出多大代价这样的问题。当斯大林逝世之际,他给俄罗斯留下什么?俄罗斯当时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那些指责斯大林的人(戈尔巴乔夫等)却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1)材料一、三主张应主要从哪些角度评价斯大林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角度分析斯大林“放弃”新经济政策的合理性。(12分)(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赫鲁晓夫在苏联历史上的作用具有两面性”。(6分)(3)简述“戈尔巴乔夫等”是如何“用双手毁灭这个超级大国”的?(8分)答案:(1)角度:时代背景(环境、国情)、实践效果。分析合理性:时代背景:从国内看,苏联重工业落后;国防力量薄弱;粮食供应困难。从国际看,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处于帝国主义政权的包围和敌视之中;20世纪20年代美国及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快速恢复和发展;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德意日法西斯势力日益猖獗。实践效果:迅速实现了工业化;经济实力大增,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促进了科技文化教育的发展,提高了国民素质;苏联成为世界强国。(2)积极:改革取得了一定经济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不足:经济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与美国争霸,影响了经济建设。(3)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改革上没有取得预期成果;在政治改革上,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3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练习 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662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