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14课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1.重点:幕府统治的危机及明治维新的内容。2.难点: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一、幕府统治的危机、黑船来航的冲击和明治新政府的建立政治幕府统治下的日本社会实行森严的等级制度。19世纪以后,社会动荡不安,尤其是下级武士迫切希望改变现状经济实行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并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因素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外交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日本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国际1853年起,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入侵,日本面临沦为殖民地的危机条件武装倒幕和明治政府的建立前提1868年明治政府建立,颁布《五条誓文》作为施政纲领[课中思考](1)幕府实行锁国政策主要是担心各藩通过对外贸易强大起来,这和中国清朝锁国有何不同?【提示】清朝实行中央集权制度,中央对地方控制严密,不存在地方势力强大一说,其闭关锁国旨在切断内地百姓与海外的联系,防止“异端”思想的传入。(2)想一想,倒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提示】①19世纪以后,日本各阶层对幕府统治强烈不满。②欧美列强的扩张使日本面临民族危机,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动摇了幕府的统治基础。③倒幕派确定了武装倒幕的方针,采取割据富强的策略,增强了经济和军事实力,依靠下层人民壮大倒幕力量,为推翻幕府统治奠定了基础。④1868年,倒幕力量凭借以明治天皇为中心的新政府掌握了政治优势,通过武装斗争彻底消灭了幕府的势力。二、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与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1.政治:废除旧体制,加强中央集权(1)废藩置县:废除割据状态的藩国,设置都、道、府、县,把地方置于中央的直接管辖之下。(2)“四民平等”:取消等级身分制和武士阶级的特权。(3)制定宪法:1889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确立了日本近代天皇制政治体制。2.经济: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1)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承认土地私有。(2)重点是由国家兴办军事工业和重工业,发展交通运输业和通讯业。(3)派使节团出访欧美,学习经验,推进殖产兴业。(4)突出国企的示范作用,通过创办国营“模范工厂”,大力发展民用工业;通过出售国营工厂的方式扶植私人企业,推动民间企业的兴起。(5)注意培养人才,聘请外国专家和技术人员,派遣留学生,设立东京大学等高等教育机构。3.文教:文明开化,发展近代教育(1)大力引进、吸收西方的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2)改革教育,确立了“国民皆学”的方针。(3)教育改革打破了传统的身分等级制度。(4)掀起了传播启蒙思想的热潮。(5)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使新思想新知识深入到民众中。(6)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各方面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课中思考](1)日本人的姓氏反映了什么历史变迁?【提示】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政府宣布“四民平等”,取消等级身分制和武士阶级的特权。从此,普通百姓才开始有姓。它反映了社会变革对人们生活的影响。(2)国营企业富冈缫丝厂和江户时代的手工工场有何不同?【提示】富冈缫丝厂采用近代机器生产,手工工场采用手工劳动。较之手工工场,富冈缫丝厂规模大,生产效率高。富冈缫丝厂为政府投资,手工工场是民间投资。手工工场对日本近代工业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3)当时,有人认为开设国会为时尚早,因为日本人尚未完全开化,不学无智,由民选议会讨论决定国家大事无异于缘木求鱼。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提示】①明治维新期间,来自长州、萨摩等藩的下级武士长期垄断国家政权,形成藩阀专制的局面。②受西方自由民主思想影响,日本出现了自由民权运动,对藩阀专制造成冲击。③所列观点借口日本民众缺乏民主政治意识,拒绝实行民主政治,实质是维护藩阀专制统治。④这一观点不符合近代以来民主政治的发展潮流,不利于日本社会近代化的全面发展。三、明治维新的历史作用和局限性1.历史作用(1)对国内经济上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日本已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政治上倒幕运动结束封建割据状态,建立起中央集权的统一民族国家。在自由民权运动推动下,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文化上传统文化和习俗被打破,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到传播,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外交上摆脱民族危机,走上了独立富强的道路(2)对世界:是东方国家中经改革成功启动近代化的典型,为其他落后国家提供了重要的启迪和经验。亚洲邻国纷纷效仿。2.局限性(1)经济上:废除领土土地所有制,确立地主土地所有制。随着工业化的深入,导致农民生活贫困,严重影响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制约了工业的发展。(2)军事上:取得海外市场的目标和军国主义传统相结合,推动日本加入欧美国家瓜分和争夺殖民地的行列,给亚洲各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3)政治上:藩阀长期垄断政权,议会形同虚设,人民没有获得民主权利。(4)思想上:推行愚民政策,灌输天皇崇拜思想,带有浓厚的封建专制色彩。[课中思考]你认为近代化取得成功的国家应该如何看待自己和对待邻国?【提示】明确自己近代化的成功,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外国殖民主义入侵的推动,牢记殖民侵略对自己所带来的恶果;另一方面也是借鉴邻国经验教训的结果。所以在对待邻国问题上,不要把自己的利益置于其他民族主权之上,应在和平共处原则的基础上发展睦邻友好关系。探究点一日本幕府统治的危机史料解读史料一今世的诸侯,不论大小……都是对富商卑躬屈膝,以期能向他们借钱,并仰赖江户、京都等地的商人以维生计。史料一中对富商的态度,表明商人地位提高,日本社会阶级关系发生变化。——《世事见闻录》史料二1853年培理来航“1853年培理来航”说明日本面临外来侵略,出现民族危机。史料三三千年来独立不羁之大日本,一旦受人羁缚,有血性者岂能忍视之乎?如不奋起拿破仑之勇而高唱自由,则腹闷难医。——吉田松阴《草莽崛起论》注意史料三中的作者与出处,是理解史料三的关键。【史料应用】(1)根据史料一,分析日本出现的新的经济现象。【提示】日本的工商业得到发展,商人地位提高,社会阶级关系有很大变化。(2)史料二反映的是什么事件?结果如何?【提示】黑船事件。强迫日本签订《日美亲善条约》,打开了日本的国门,使日本陷入半殖民地的危机之中。(3)对比史料二,指出史料三政治观点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史料三观点的原因。【提示】史料三主张以武力推翻幕府政治,抵御外国侵略,实现民族振兴。原因:幕府的倒行逆施引起进步人士不满,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则激发了有识之士强烈的民族意识,推翻幕府统治成为改革势力的共识。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1)时代背景: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2)改革的必要性:腐朽的幕府统治下的内忧外患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①内忧:政治方面,幕藩体制激化了社会矛盾。经济方面,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外交方面,闭关锁国政策使日本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②外患: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入侵,民族危机加深。(3)改革的可能性:日本社会面临着内外的新情况。①内部条件具备a.政治前提:中下级武士迫切希望改变社会现状并成为领导者;武装倒幕,建立了明治新政府。b.经济条件: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因素产生和发展。c.思想条件:中下级武士中的有识之士萌生了强烈的民族意识,探寻救亡图存之路,国内要求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②外部条件有利:西方对中国的入侵和中国人民的反抗,客观上为日本提供了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探究点二明治维新的特点、影响与成功原因史料解读史料一日本新领导人(注: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史料一表明日本明治维新并非一味照搬西方,而是在有选择地学习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史料二日本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正确理解句号之前的“眼观八方”;句号之后的史料说明日本人的吸收、消化与创新。史料三明治维新期间,许多高级官员认为日本只有“脱亚入欧”,才能与西方列强平起平坐。所谓“脱亚入欧”即脱离落后的亚洲,进入先进的欧洲。理解“脱亚入欧”的含义。【史料应用】(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日本新领导人”是怎样学习西方文明增强民族力量的?【提示】废除旧体制;发展新经济;倡导“文明开化”;推动教育改革。(2)根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日本“眼观八方”的特点。【提示】学习西方时不照搬照抄,而是结合日本国情,有选择地、有侧重地吸收。(3)根据史料三,说明日本“脱亚入欧”的进步性。【提示】日本的“脱亚入欧”在当时是一种明智的选择,符合社会发展的方向,有利于日本的崛起。明治维新的特点、影响与成功原因(1)特点①从改革领域上看,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和生活习俗等领域,较为全面。②从改革方式上看,推行了全面西化的政策,并注重更新改造。③从措施主体上看,充分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或强制推行,或示范引导。④从改革内容上看,在大力西化的同时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2)影响①经济方面:明治维新使封建落后的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逐步发展成为亚洲资本主义强国。②政治方面: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③文化方面: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到了传播,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④对外关系方面:使日本崛起为东方强国,并逐渐恢复了国家主权的独立与完整。(3)成功的原因①国际因素:相对良好的国际环境,西方列强集中于对华侵略与内部事务。西方思想文化的传入,加快了成功的步伐。②国内因素:直接原因是幕藩体制的腐败。根本原因是明治政府执行了符合国情和时代潮流的政策。[课堂小结]知识网络答题术语1.幕府严格的等级制度,虽维护了其封建统治,但激化了社会矛盾,并严重阻碍了日本经济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2.“黑船事件”进一步暴露了日本的落后和幕府统治的腐朽,既加深了原有的社会矛盾,又激起了日本人民的爱国热情。反对幕府统治和要求社会变革的斗争急剧高涨起来。3.明治政府通过“废藩置县”的“破旧”措施和“殖产兴业”“富国强兵”“文明开化”等“立新”措施,逐步发展成为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文明开化”是明治维新的有机组成部分,给日本社会带来了震撼和反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72年太政官发布废止幕府时代服饰的布告,自天皇以下,达官贵人纷纷在正式场合身穿西洋大礼服,洋服一时成了时髦衣着。饮食结构也在变化,幕府时代禁食的牛肉被称为“开化的药铺”、“文明的药剂”,“士农工商、男女老少、贤愚贫富等咸以不食牛肉为不开化”,牛肉火锅店里顾客盈门。一群群年轻人聚在店里边大嚼牛肉,饮用葡萄酒,边用蹩脚的英语谈论时事,成为众人趋之若鹜的时尚。——宋成有《新编日本近代史》材料二(1888年日本某学者认为)一国文明之进步,必基于国民本来之元气和性格,绝不是仅凭一朝一夕的模仿和虚饰就可以得到解决的。然而,我国开国以来只是眩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之外观,而不考究泰西文明能有如此今日之所以然。一味心醉于泰西文明之结果,便产生了崇拜泰西文明之风潮。此风潮破坏了作为国民独立之根基的国民性格,虚饰了一国之文明。——松本三之介《政教社文学集》(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日本文明开化的特征。(2)根据材料一、二,说明日本人在吸收外来文明的态度上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前后态度产生的原因。(3)根据上述材料,指出有些日本人“眩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这一错误的实质。【规范解答】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太政官发布……布告”“士农工商、男女老少、贤愚贫富……”等概括。第(2)问从材料一“趋之若鹜”地追求所谓时尚到材料二对西方文明的理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4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第14课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663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