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课后强化演练一、选择题1.据《吴子·料敌》载:“秦性强,其地险,其政严,其赏罚信,其人不让,皆有斗心,故散而自战。”这表明秦国改革的有利条件是()①秦国国君拥有较为集中的权力②秦国拥有较多的贤能之人③秦国的国君热心变法④秦国尚武精神充斥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政严”“赏罚信”说明秦国国君拥有较为集中的权力;“皆有斗心”说明秦国尚武精神充斥。而②③材料没有体现。答案:D2.“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敖(傲)贱,诈必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以上言论应出自()A.孔子B.墨子C.孟子D.老子解析:材料强调“天下之人”不应该“不相爱生”,体现了“兼爱”思想,这与战国时期墨子的主张相一致,故选B项。答案:B3.《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下列观点与文中“他们”同属一个派别的是()A.治之经,礼与刑B.唯同乎天和者为然C.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D.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解析:材料主张用军事力量消除贵族,用强有力的措施管理人民,这是法家思想的体现。而A项是儒家的主张,B项是道家的主张,C项是法家韩非子的主张,D项是墨家的主张,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C4.秦孝公曰:“晋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宾客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尊官,与之分土”。材料不能反映的是()A.秦国在诸侯国中相对落后B.秦孝公求贤若渴C.秦孝公希望改革D.改革的根本原因是秦国强大解析:由材料可以看出,秦孝公认为晋国侵略秦国、诸侯鄙视秦国都是因为秦国不强大,秦孝公希望有人帮助秦国改革,故排除A、B、C三项,因为秦国不强大,秦孝公才希望秦国改革,故选D项。答案:D5.韩非认为“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慧,当今争于气力”。其主张体现了()A.进步史观B.天命史观C.循环史观D.英雄史观解析:题干材料的大意是:上古时期用道德来衡量彼此的优劣,中世时期使用谋略来定高低,现在采用武力来解决问题。由此可知,这一主张体现了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属于进步史观,A项正确。答案:A6.在商鞅变法后,秦国的宗室成员要想进一步加官晋爵,就必须()A.学习儒家经典B.发展商业C.在战场上立功D.废井田,开阡陌解析:商鞅变法,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实行按军功授爵,奴隶主贵族没有军功,也就不能授爵做官,因此秦国的宗室贵族要想加官晋爵,唯一的办法就是多立军功,故选C项。答案:C7.下图为商鞅变法时制作的“商鞅铜方升”,秦统一中国后,又推广到全国,你认为其主要影响在于()A.促进秦朝经济发展B.为了方便人民的生活、生产C.为了“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D.奖励耕织,重农抑商解析:升是度量衡之一,商鞅统一度量衡,目的是为了促进秦朝经济的发展。答案:A8.商鞅变法强调“轻罪重刑”,韩非对此评价“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人无罪而乱不生也”。这说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商鞅这一规定()A.反映了当时法律制度不完善B.目的是强化人民的法律意识C.地主阶级不重视人权D.商鞅对贵族决不妥协解析:C、D两项说法存在绝对化,故排除。商鞅这种轻罪重刑只是一种法律原则或者理念,与法律制度健全与否没有关系,排除A项。注意理解韩非对这一原则的评价,即轻罪重刑可以使人民安于被统治,不会发生动乱,很明显是一种对人民的法律意识的培养,所以答案为B项。答案:B9.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的秦国平民能够提高自身社会政治地位的途径有()①勤奋劳作,努力耕织②创办手工作坊,从事工商业活动③英勇善战,争立军功④努力读书,精通四书五经A.①④B.③④C.①③D.②③解析:商鞅变法时期秦国实行的是重农抑商、奖励耕战及焚烧诗书等政策。故①③符合题意。答案:C10.《战国策·秦策》:“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商君“正度量,调轻重”的措施客观上有利于()A.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B.农耕经济的繁荣C.商品经济的发展D.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正度量,调轻重”使商品的流通具备了一定的标准,因此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答案:C11.《史记·商君列传》:“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期(‘期’通‘欺’)。”商鞅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A.取得国君的赏识B.打击保守派和旧贵族C.取信于民,树立新法威信D.得到秦国新兴地主阶级的支持解析:“徙木为信”树立了商鞅及秦国国君的诚信原则:“言必行,行必果”。目的是取信于民,为变法提供群众基础,故选C项。答案:C12.商鞅一人多姓。史书上说:秦封于商,故号商君。卫之诸庶孽公子也,人称卫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其中“商”姓来源于()A.自然的崇拜B.所在地方的地名C.母亲的族姓D.因功得到的封地解析:本题旨在考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战国以前盛行分封制,题目中“秦封于商,故号商君”的信息,表明商鞅的“商”因其封地而来。答案:D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战国初期,吴起被楚悼王任命为令尹,主持变法。与其他国家相比,楚国旧贵族保守势力强大,他们把持许多重要职位,而且盘根错节,动弹不得。吴起对楚悼王说:“大臣太重,封君太众。若此,则上逼主而下虐民。此贫国弱兵之道也。”吴起改革的内容主要有两条:第一,废除贵族世卿世禄的特权,规定封君“三世而收爵禄”。即贵族只要传了三代的,一律收回封爵和体禄、世袭特权。第二,整顿吏治,淘汰冗官。吴起提出“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枝官”,精简机构。司马迁说吴起“行之于楚,以刻暴少恩亡其躯。悲夫”!——摘编自孙立群《吴起改革的启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吴起改革的国内外背景和改革目的。(2)根据材料,分析吴起改革的重心并简评之。答案:(1)背景:楚国国内保守势力强大;外部各国弱肉强食,兼并战争激烈。目的:实现国家富裕,增强军队战斗力。(2)重心:打击保守的奴隶主贵族势力,整顿吏治。简评:吴起改革触犯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改革的民众力量基础薄弱,结果导致改革失败。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三年,卫鞅说孝公变法修刑,内务耕稼,外劝战死之赏罚,孝公善之。甘龙、杜挚等弗然,相与争之。卒用鞅法,百姓苦之;居三年,百姓便之,乃拜鞅为左庶长。——《史记·秦本纪》材料二: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是也。——《商君书·更法》材料三: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汉书·食货志》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分析商鞅给秦孝公提出了哪些改革的建议。甘龙、杜挚等人代表哪一阶级的利益?根据材料说明商鞅所为是属于什么性质的改革。(2)材料三中的“务本”是什么意思?“王制”指的是什么?答案:(1)建议:制定刑罚、奖励耕战等。利益:代表奴隶主旧贵族利益。性质: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改革。(2)“务本”指重视农业生产。“王制”指以井田制、分封制为基础的奴隶制度。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商鞅变法 2-1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练习 人民版选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722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