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第14课短歌行2021学年高一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14短歌行★整体感知★★同步训练★【基础知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提到桃花源,许多人会联想到瓦尔登湖。真实的瓦尔登湖,早已成为的观光胜地,梭罗的小木屋前也经常聚集着的游客,不复有隐居之地的气息。然而虚构的桃花源一直就在我们的心中,哪怕在人潮汹涌的现代城市,也可以获得心灵的宁静。A.名闻遐迩闻风而至杂居B.名噪一时闻风而至栖居C.名噪一时纷至沓来杂居D.名闻遐迩纷至沓来栖居2.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何以.解忧B.慨当以.慷C.不用,则以.纸帖之D.今以.蒋氏观之,犹信3.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月明星稀,乌鹊南.飞B.榆柳荫.后檐C.鼓瑟.吹笙D.周公吐哺,天下归.心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食野之.苹友人惭,下车引之.B.何以.解忧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C.何.时可掇同予者何.人D.但为.君故北冥有鱼,其名为.鲲5.下列句子中,句式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例句:何陋之有A.吾谁与归B.何以战C.何以解忧D.狗吠深巷中6.下列命《短歌行》的赏析,不正确一项是()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这两句慨叹人生短暂,但联系全诗看,并未流露出消极情绪。B.作者当时虽然在畅饮豪歌,却并没能排解心中求才立业的忧思。C.“乌鹊”是作者自喻,“何枝可依”表露了作者徘徊歧路、无处可投的苦闷心情。D.周公以至诚之心招纳贤才,作者认为要建立统一大业,就要像周公那样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文本阅读】一、阅读《短歌行》,完成下面小题。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1.清人吴淇在读了曹操的《短歌行》后说:“盖一厢口中饮酒,一厢耳中听歌,凭空作想,想出这曲曲折折,絮絮叨叨,若连贯,若不连贯,纯是一片怜才意思。”你同意“怜才”一说吗?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2.解析“周公吐哺”典故的含义。二、阅读《短歌行》,回答后面的问题。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1.说明诗中所用比喻的含义。用“朝露”来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用“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用“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2.说明诗中所用典故的含义。三、阅读下面曹操的《短歌行》,完成下列小题。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①,②。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悠悠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③,④。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1.在空白处填上诗句,使全诗完整。2.下列对诗句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几句诗表达了功业未成的曹操悲观厌世的一面。B.“周公吐哺”二句,是作者引周公自比,说明求贤建业的心思。C.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诗人“忧从中”的“忧”自于壮志未酬却已年过半百的忧虑,自于社会动荡,国家统一前途未卜的担忧等等D.“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两联借乌鹊绕树表达“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之意,希望天下贤士归于自己。3.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列举出来。【拓展阅读】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情诗曹植微阴翳阳景,清风扠我衣。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归。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游者叹黍离,处者歌式微。慷慨对嘉宾,凄怆内伤悲。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开篇两句写景,薄云遮蔽了阳光,淸风吹动着衣裳,引发诗人的联想。B.三、四句运用了以乐景写乐情的手法,色彩鲜明,境界开阔,意象飞动,是历代读者激赏的名句。C.七、八句借物象变化,既写出了时间的流逝,也表现了游子有家难归的心情。D.九、十句运用典故,委婉含蓄地传达出“游者”和“处者”思亲、盼归的情感。2.这首诗与曹操的《短歌行》都体现了建安文学“慷慨悲凉”的特点,二者表达的情感有哪些不同?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书怀示友十首(其一)宋·陈与义俗子令我病,纷然来座隅。贤士费怀思,不受折简呼。城东陈孟公,久阔今何如。明月照天下,此夕与君俱。不难十里勤,畏借东家驴。似闻有老眼,能作荐鹗书。功名勿念我,此心已扫除。1.下列关于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诗的前两联说俗子易来、贤士难招,与陈师道诗“俗子推不去,可人费招呼”一句的意思很接近。B.“久阔今何如”中的‘久阔”与曹操《短歌行》中的“契阔谈宴”的“契阔”,都表示“久别重逢”之意。C.最后一联的上句将“我不念功名”之意写成“功名勿念我”,颠倒主客,寓意深远。别有一番韵味。D.这首五言古诗脉络清晰,层次井然,语言质朴,感情真挚,内涵丰富,情感表达委婉而含蓄。E.用典是本诗的一大艺术特色,此外,本诗还运用了对比(一、二联)、拟人(尾联)等修辞手法。2.本诗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三、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各题。燕歌行曹丕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1.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七言诗有着独特艺术风格,语言浅显,清丽自然,没有雕琢的痕迹;笔致委婉,感情细腻,有千回百转的缠绵。B.全诗不断变换抒情角度,运用赋、比、兴名种表现手法,综合环境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行动描写等方法,反复渲染思妇的情绪。C.短歌,调类名,汉乐府有长歌行、短歌行,一般来说,长歌多表现慷慨激昂的情怀,短歌多表现低回哀伤的思绪。D.李白有诗云“蓬莱文章建安骨”建安时期是文学史上的一个辉煌的时代,曹丕作为此时期的代表人物,以作品风骨遒劲而著称,被后来人尊为典范。2.这首诗是如何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的?结合诗句加以赏析。四、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杂诗(其一)曹丕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天汉回西流,三五正纵横。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愿飞安得翼,欲济河无梁。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开篇“展转”“不寐”“披衣”“彷徨”四个词语,刻画了一个长夜难眠的游子形象。B.明月、雁南飞是古诗常见意象,情感与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相似。C.“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点题,“郁郁”“绵绵”写出了思乡之情的浓郁、绵长D.诗歌以欲飞却没有翅膀,想过河而无桥,望风长叹、肝肠寸断收束全篇,余味悠长。2.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评价此诗“景中情长”,请对此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片段写作】1.《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故事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诸葛亮设计用装满草人的船,趁着大雾擂鼓逼近曹操水军大营。曹操看不清情况,于是下令用箭射之,诸葛亮因此得到了曹操“赠送”的数万只箭矢。诸葛亮命令所有军士大喊:“谢丞相赐箭!”请想象曹操在听到这句话之后的反应,写一段文字。要求:①只能以曹操的视角来写,且侧重刻画人物心理;②想象合理,符合人物性格和身份;③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④不少于200字。2.请以“自立”为话题,写一段文字。要求:中心明确,语言流畅,300字左右。【参考答案】【基础知识】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辨析近义成语和词语的能力。辨析近义词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名闻遐迩”,形容名声很大;“名噪一时”,指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语境强调的是瓦尔登湖成为观光胜地,应填“名闻遐迩”。“闻风而至”,一听到消息就来,形容行动迅速;“纷至沓来”,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语境强调的是人们都纷纷来到瓦尔登湖,应填“纷至沓来”。“杂居”侧重混杂而处,“栖居”侧重栖息居住,语境强调在“现代都市”居住,所以应填“栖居”。故选D。2.【答案】B【解析】本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常用的答题技巧就是代入法。高考考察文言文虚词的题型大部分都是把虚词放在两个句子中比较。答题的时候,考生可以先把虚词分别代入到两个句子,看是否通顺,如果通顺就是相同,反之,则不同。B项是句中衬托音节的字,无实在意义。A、C、D三项是介词,分别翻译为:靠、用、凭借、通过。故选B。3.【答案】D【解析】本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靠平时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在课外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本题考查词类活用的现象。D项是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归。A、B、C三项都是名词的活用。A项是名词作状语,向南。B项是名词用作动词,遮蔽。C项是名词用作动词,弹奏。故选D。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能力。本题既考意义,又考用法。A项,“之”,助词,的/代词,代指元方;B项,“以”,介词,拿、用/连词,表目的,相当于“来”;C项,“何”,两句中都是疑问代词,什么;D项,“为”,连词词,由于,为了/动词,叫作。C项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故选C。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句式的能力。例句“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的呢?宾语前置句;A项,“吾谁与归”,吾与谁归,宾语前置句;B项,“何以战”,以何战,宾语前置句;C项,“何以解忧”,以何解忧,宾语前置句;D项,“狗吠深巷中”,狗(于)深巷中吠,省略句兼状语后置句。D项句式与例句不同,故选D。6.【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C项,“作者自喻”和“表露了作者徘徊歧路、无处可投的苦闷心情”错误,“乌鹊”比喻尚在歧路徘徊的贤士。“何枝可依”表现了那些彷徨者的处境与心情。故选C。【文本阅读】一、【答案】1.(示例)同意。这首诗是曹操诗歌中具有代表性的言志之作。全诗通过对时光易逝、贤才难得的再三咏叹,抒发了自己求贤若渴的感情,表现出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言之有理即可)2.示例:周公礼贤下士,求才心切,进食时多次吐出食物停下来不吃,急于迎客。后遂以“周公吐哺”等指在位者礼贤下士之举。【解析】1.本题考查对诗歌主题的鉴赏能力。解答时需要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依据诗歌内容证明自己的观点。“怜才”就是“爱才”“惜才”之意,因此本题考生应答“同意”。本诗的主题非常明确,就是作者希望有大量人才来为自己所用。曹操在其政治活动中,为了扩大他在庶族地主中的统治基础,曾大力强调“唯才是举”,为此而先后发布了“求贤令”、“举士令”、“求逸才令”等;而《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求贤歌,“对酒当歌”八句,作者强调他非常发愁,愁的是得不到众多的“贤才”来同他合作,一道抓紧时间建功立业。“青青子衿”八句情味更加缠绵深长,他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用含蓄的方法来提醒当时的贤才:“就算我没有去找你们,你们为什么不主动来投奔我呢?”“明明如月”八句是对以上十六句的强调和照应,是说“贤才”已经来了不少,我们也合作得很融治,然而我并不满足,我仍在为求贤而发愁,希望有更多的“贤才”到来。“
本文标题:第14课短歌行2021学年高一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029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