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陕西省西安市2017-2018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陕西省西安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1.下列各组物质中,第一种是酸,第二种是混合物,第三种是碱的是A.空气、硫酸铜、硫酸B.醋酸、液氯、纯碱C.硝酸、食盐水、烧碱D.氧化铁、胆矾、熟石灰【答案】C【解析】【详解】A.空气是混合物,不符合要求,A错误;B.醋酸是酸,液氯是单质,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B错误;C.硝酸是酸,食盐水是混合物,烧碱是NaOH,属于碱,C正确;D.氧化铁是氧化物,胆矾是盐,属于纯净物,D错误;故选项是C。2.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B.蒸发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C.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萃取时,应选择与原溶剂互不相溶的萃取剂【答案】B【解析】【分析】A.蒸馏时,温度计测定馏分的温度;B.蒸发时,不能蒸干,利用余热加热;C.分液时,避免上下层液体混合;D.萃取时,不能发生反应,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不同,不需要考虑密度。【详解】A.蒸馏时,温度计测定馏分的温度,则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处,A正确;B.蒸发时,不能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利用余热加热,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B正确;C.分液时,避免上下层液体混合,则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C正确;D.萃取时,溶质与萃取剂不能发生反应,溶质在萃取剂溶解度比原溶剂中大,萃取剂与原溶剂互不相容,不需要考虑密度大小,萃取剂密度比水大或小均可,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B。【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混合物分离提纯、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8gH2O所含电子数为10NAB.22.4LCO2与17gNH3所含分子数相等C.0.9g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D.常温下,1L0.1mol/LNaCl溶液中含Na+数为0.1NA【答案】B【解析】【详解】A.18gH2O的物质的量是1mol,由于1个H2O分子中含有10个电子,所以1molH2O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A正确;B.缺条件,不能确定22.4LCO2飞物质的量及分子数目,B错误;C.Al是+3价的金属,所以0.9g铝完全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n(e-)=,故转移电子数目为N(e-)=0.1NA,C正确;D.常温下,1L0.1mol/LNaCl溶液中含溶质NaCl的物质的量为0.1mol,由于1molNaCl电离产生1molNa+,所以0.1molNaCl电离产生的Na+数为0.1NA,D正确;故合理选项为B。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l+2OH-=AlO2-+H2↑B.钠与水的反应:Na+2H2O=Na++2OH-+H2↑C.铜片跟稀硝酸的反应:Cu+NO3-+4H+=Cu2++NO↑+2H2OD.将氯气通入氯化亚铁溶液:2Fe2++Cl2=2Fe3++2Cl-【答案】D【解析】A、B、C均为电荷不守恒,排除;5.在无色强酸性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Al3+、Fe2+、Cl-、SO42-B.NH4+、HCO3-、Cl-、K+C.Na+、Ba2+、NO3-、SO42-D.Cl-、Na+、NO3-、Ca2+【答案】D【解析】【详解】A.在无色溶液中浅绿色的Fe2+不能大量存在,A错误;B.HCO3-与H+会发生离子反应,产生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C.Ba2+与SO42-会发生离子反应,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D.选项中的离子都是无色的,不能发生任何反应,可以大量共存,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D。6.下列关于天然物质水解的叙述正确的是A.油脂的水解反应都是皂化反应B.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C.油脂的水解可得到甘油D.淀粉水解和纤维素水解得到的最终产物不同【答案】C【解析】【分析】油脂含有酯基,可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水解,淀粉、纤维素属于多糖,可水解生成葡萄糖,蛋白质可水解生成氨基酸,据此解答。【详解】A.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为皂化反应,油脂水解生成的高级脂肪酸钠是肥皂的主要成分,A错误;B.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B错误;C.油脂为高级脂肪酸甘油脂,可水解生成甘油,C正确;D.淀粉、纤维素属于多糖,可水解最终都生成葡萄糖,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点睛】本题综合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注意把握有机物官能团的性质以及高分子化合物的水解产物的判断,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难度不大。7.下列各种方法中,最适用于炼制相应金属的是A.加热氧化铜制铜B.氧化铁与铝粉反应制铁C.电解熔融氯化铝制铝D.电解熔融氧化镁制镁【答案】B【解析】【分析】特别活泼的金属从K到Al用电解方法冶炼;从Al后到Cu的金属用热还原方法冶炼,从Hg、Ag用热分解方法冶炼,据此分析。【详解】A.Cu可用热还原方法得到,加热氧化铜不能制铜,A错误;B.Al的活动性比Fe强,所以氧化铁与铝粉反应铝热反应可制取铁,B正确;C.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不含带电微粒,所以不能电解制取金属Al,C错误;D.MgO是离子化合物,由于其熔沸点比MgCl2高,所以一般用电解熔融的MgCl2的方法制取Mg,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点睛】本题考查金属冶炼方法的知识。掌握金属的冶炼方法、使用物质与金属活动性关系是本题解答的关键。8.下列关于元素性质的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C、N、O、F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B.KOH、NaOH、LiOH的碱性逐渐减弱C.P、S、Cl、Ar的最高正价依次升高D.Na、Mg、Al、Si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答案】C【解析】【详解】A.C、N、O、F位于周期表同一周期,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A正确;B.Li、Na、K位于同一主族,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KOH、NaOH、LiOH的碱性逐渐减弱,B正确;C.P、S、Cl的最高正价依次升高,Ar为惰性气体,化合价一般为0,C错误;D.Na、Mg、Al、Si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为1、2、3、4,依次增加,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C。9.下列关于甲烷、乙烯、苯三种烃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只有甲烷不能因化学反应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在空气中分别完全燃烧等质量的这三种烃,苯消耗的氧气最多C.除甲烷外,其余两种分子内所有原子都共平面D.甲烷和苯属于饱和烃,乙烯是不饱和烃【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甲烷、苯不能因化学反应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乙烯能因化学反应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错误;B.有机物含有的H元素的含量越大,则等质量时燃烧消耗的氧气就越多。由于三种烃中甲烷的H元素的含量最高,因此在空气中分别完全燃烧等质量的这三种烃,甲烷消耗的氧气最多,错误;C.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的分子,乙烯和苯分子都是平面分子,因此除甲烷外,其余两种分子内所有原子都共平面,正确;D.甲烷属于饱和烃,乙烯、苯是不饱和烃,错误。考点:考查关于甲烷、乙烯、苯三种烃的结构、性质的知识。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B.离子化合物中一定不含共价键C.任何化学物质中均存在化学键D.全部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含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故正确;B、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如NaOH、Na2O2等,故错误;C、稀有气体是有单原子组成的分子,不含化学键,故错误;D、如所有铵盐,都是非金属元素组成的,但属于离子化合物,故错误。考点:考查化学键和物质类别的关系等知识。1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①电解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②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装置③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电解的原理有可能实现④电镀过程相当于金属的“迁移”,可视为物理变化A.③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电解池是将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装置,①错误;②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②错误;③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电解的原理有可能实现,如铜和稀硫酸的反应,铜为阳极被氧化,可生成硫酸铜,③正确;④电镀时镀层金属在阳极失电子,金属阳离子在阴极得电子析出金属,是化学变化,④错误;故合理选项是A。12.温度相同,浓度均为0.2mol/L的①(NH4)2SO4,②NaNO3,③NH4HSO4,④NH4NO3,⑤CH3COONa溶液,它们的pH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A.①③⑤④②B.③①④②⑤C.⑤②④①③D.③②①⑤④【答案】B【解析】【分析】溶液酸性越强,溶液的pH越小,则溶液的pH:酸性<中性<碱性;先将溶液分为酸性、中性和碱性,然后根据电离程度、盐的水解情况判断各溶液的pH大小。【详解】:①(NH4)2SO4、④NH4NO3水解呈酸性,两溶液的pH<7;③NH4HSO4电离出H+呈酸性,pH<7;②NaNO3不水解,其pH=7;⑤CH3COONa水解呈碱性,pH>7。①、④比较,前者c(NH4+)大,水解生成c(H+)大,pH小,①、③比较,后者电离出c(H+)比前者水解出c(H+)大,pH小,所以溶液的pH从小到大的顺序为:③①④②⑤,故合理选项是B。【点睛】本题考查溶液pH的大小比较,要考虑盐类的水解程度大小,注意硫酸氢铵中硫酸氢根离子电离出氢离子,该题考查了学生的灵活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13.下列液体均处于25℃,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某物质的溶液pH7,则该物质一定是酸或强酸弱碱盐B.pH=4.5的番茄汁中c(H+)是pH=6.5的牛奶中c(H+)的100倍C.AgCl在同浓度的CaCl2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相同D.pH=5.6的CH3COOH与CH3COONa混合溶液中,c(Na+)c(CH3COO-)【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某物质的溶液pH<7,则该物质可能是酸或强酸弱碱盐或弱酸弱碱盐,弱酸弱碱盐的水溶液有可能也显酸性,A错误;B、pH=4.5的番茄汁中c(H+)=1.0×10-4.5mol/L,pH=6.5的牛奶中c(H+)=1.0×10-6.5mol/L,前者是后者的100倍,B正确;C、浓度相同的CaCl2和NaCI溶液中的Cl-浓度不同,前者是后者的2倍,根据氯化银的溶解平衡判断,氯离子浓度增大,平衡左移,氯化银的溶解度减小,所以AgCl在同浓度的CaCl2和NaCI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前者较小,C错误;D、pH=5.6的CH3COOH与CH3COONa混合溶液显酸性,说明醋酸的电离大于醋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所以c(Na+)<C(CH3COO-),D错误,答案选B。考点:考查溶液酸碱性的判断,氢离子浓度的计算,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应用,混合液的离子浓度的比较14.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A.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正极反应式为:Fe-2e-===Fe2+B.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C.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D.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答案】D【解析】15.根据以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2H2S(g)+3O2(g)=2SO2(g)+2H2O(l)ΔH=Q1kJ/mol;2H2S(g)+O2(g)=2S(s)+2H2O(l)ΔH=Q2kJ/mol;2H2S(g)+O2(g)=2S(s)+2H2O(g)ΔH=Q3kJ/mol。判断Q1、Q2、Q3三者关系正确的是A.Q3Q2Q1B.Q2Q1Q3C.Q1Q3Q2D.Q1Q2Q3【答案】A【解析】【详解】)①2H2S(g)+3O2(g)=2SO2(g)+2H2O(l)ΔH=Q1kJ/mol②2H2S(g)+O2(g)=2S(g)+2H
本文标题:陕西省西安市2017-2018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369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