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33T 619.1-2017 香鱼 第1部分苗种繁育技术规范
ICS65.150B51DB33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T619.1—2017代替DB33/T619.1-2006香鱼第1部分:苗种繁育技术规范SweetfishPart1: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thebreeding(Plecoglossusaltivelis)2017-05-27发布2017-06-27实施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3/T619.1—2017I前言DB33/T619《香鱼》分为两个部分:——第1部分:苗种繁育技术规范;——第2部分:养殖技术规范。本部分为DB33/T619的第1部分。本部分依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代替DB33/T619.1-2006《无公害香鱼第1部分:苗种繁育技术规范》,与DB33/T619.1-2006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修改了亲鱼选择时的性比;——改进了人工授精内容,删除人工催熟,增加人工授精时间的描述;——改进了受精卵孵化的方法和要求;改进和完善了育苗管理内容;——增加了病害防治技术内容和附录A;——增加了苗种繁育技术模式图(见附录B)。本部分由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本部分由浙江省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单乐州、吴洪喜、谢起浪、陈少波、闫茂仓。DB33/T619.1—20171香鱼第1部分:苗种繁育技术规范1范围本部分规定了香鱼(Plecoglossusaltivelis)苗种繁育时亲鱼选择、亲鱼培育、人工授精、受精卵孵化、苗种培育、苗种淡化和运输、病害防治等技术。本部分适用于香鱼苗种繁育。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NY5052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3亲鱼选择3.1来源池养香鱼中挑选体质健壮、生长正常、发育良好的个体或从自然水域中捕获野生香鱼。3.2外观体表完整无伤、无疾病、无畸形、体色正常有光泽。3.3规格与性比规格在80g以上,雌、雄鱼比以2:1为宜。4亲鱼培育4.1培育场地要求4.1.1水质水源水质符合GB3838-2002Ⅱ类的规定,水量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4.1.2培育池规格DB33/T619.1—20172培育池面积50m2~150m2,池深1.0m~1.2m。宜采用原香鱼养殖池。4.2养殖管理4.2.1放养密度每平方米10尾~20尾。4.2.2排污和换水开启水车式增氧机,将粪便和残饲带至养殖池中间排污口排出,间断或长流水,日换水量100%以上,保持水中溶氧量4mg/L以上。4.2.3饲料投喂采用符合NY5072规定的人工配合饲料,饲料粗蛋白含量在40%以上,经常添加螺旋藻粉或浓缩藻液等营养成分进行强化培育。每日早中晚投喂3次,投饲量为鱼总重的为1%~4%。5人工授精5.1人工授精时间一般在10月份,自然水温降至25℃以下,当有冷空气经过后,水温在24h内下降2℃以上时,即可选择已经排卵和排精的亲鱼进行人工授精。5.2授精亲鱼选择成熟雌鱼,轻压腹部,有卵子顺畅流出,卵色呈淡橙黄,晶莹半透明,卵球大小均匀,油球小而多,分布均匀。成熟雄鱼,轻压腹部,有白色精液流出。5.3授精方法采用干法人工授精。用干毛巾将亲鱼体表水份擦干,人工挤压雌鱼腹部,卵子入碗或盆等容器中,同时将雄鱼的精液挤入,用羽毛搅拌使精卵充分混合。5.4附卵方法用羽毛将受精卵均匀附着在洁净的棕榈片上,附卵密度每平方厘米20粒~50粒。6孵化6.1设施香鱼养殖池原池孵化。6.2方法用小竹杆将附卵棕片串在一起悬浮于孵化池中,流水或日换水50%以上。每隔3d左右用浓度10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浴附卵棕片10min~15min,或用盐度为20~30的盐水浸浴附卵棕片10min~15min。6.3水环境条件DB33/T619.1—20173水温为15℃~23℃,pH为7.0~8.2,盐度为0~9,溶氧量﹥5mg/L。水质符合GB11607的规定。6.4发眼卵海水过渡待受精卵出现眼点,将其移至育苗水泥池继续孵化,在出膜前一天逐渐加海水咸化,每天盐度的提升幅度为6~8,至自然海水盐度。7苗种培育7.1设施7.1.1育苗室保温性能好,光线可调。7.1.2育苗池面积20m2~50m2,水深1.4m~1.6m的水泥池,具独立进、排水口,池底向排水孔倾斜。7.1.3育苗饵料培养设施具单胞藻类培育的一、二、三级设施、轮虫培养池、丰年虫孵化池。饵料培养池总面积约为育苗池面积的50%~100%,部分育苗池前期可作为轮虫培养池。7.1.4配套设施应具备供电、供水、供气系统等。7.2育苗水质条件水温为14℃~24℃,最适宜水温为16℃~20℃,仔鱼期和稚鱼期要求水温16℃以上,幼鱼期要求水温14℃以上。盐度为5~25,水质符合NY5052的规定。7.3密度仔鱼期密度为每平方米1万尾~5万尾,稚鱼期密度为每平方米0.5万尾~1万尾,幼鱼期密度为每平方米0.2万尾~0.5万尾。7.4育苗管理7.4.1换水和水质管理每天换水1次~2次,日换水量10%~100%,根据鱼苗密度和水质情况进行调整。在育苗投喂轮虫期,每天换水后添加单胞藻,调育苗水色为微绿色。7.4.2育苗饵料及投喂7.4.2.1褶皱臂尾轮虫褶皱臂尾轮虫投喂前用密度20×106Cells/ml单胞藻液强化6h以上。投喂时间为鱼苗孵出后的第3d~30d,保持育苗池水体中轮虫密度为每毫升5个左右。7.4.2.2卤虫无节幼体DB33/T619.1—20174投喂时间为18日龄~40日龄,如褶皱臂尾轮虫能足量供应,可以延迟至30日龄开始投卤虫无节幼体,保持水体中卤虫无节幼体密度为每毫升0.2个~0.5个。投喂前经乳化鱼油营养强化。7.4.2.3桡足类鱼苗35日龄,可开始投喂40目滤网下的活体海水桡足类,40日龄~50日龄,投喂20目滤网下的活体海水桡足类。7.4.2.4颗粒配合饲料鱼苗35日龄开始驯化投喂香鱼育苗用颗粒配合饲料,50日龄以上可改为全部投喂香鱼育苗用颗粒配合饲料,日投4次~6次,投喂量为鱼总重的5%~30%。7.4.3吸污一般育苗开始10d后每天用吸污器吸污1次。8苗种淡化及运输8.1苗种淡化鱼苗全长达4.5cm以上,全身披鳞,即可每日以8~10的盐度幅度淡化,直至盐度为0。8.2运输方法全长4.5cm以上的鱼苗适宜开放式水桶充纯氧运输。14℃水温,装苗密度为每立方米40000尾,运输时间宜在6h以内。长时间运输,应降低装苗密度或中途换水。全长4.5cm左右的鱼苗也可尼龙袋充氧运输。9病害防治技术9.1病害预防病害预防有以下措施:——育苗前对育苗池和育苗器具进行常规消毒;——保持合理的培育密度和良好的水质环境;——保证充足的活体饵料供应;——稚幼鱼期投喂优质全价配合饲料。9.2常见病防治发现香鱼患病,及时治疗,使用渔药进行治疗时,先确定病因,对症用药,使用抗生素治疗,有条件需做药敏实验,根据药物敏感性在允许使用的药物中选择药物使用。常见病的渔药使用方法按NY5071及参照本部分的附录A执行。10标准化生产模式图标准化生产模式图参见附录B。DB33/T619.1—20175AA附录A(资料性附录)香鱼苗种繁育常见病防治方法香鱼苗种繁育常见病繁殖方法见标A.1。表A.1香鱼苗种繁育常见病防治方法病名发病阶段症状主要防治方法出血溃烂症稚鱼、幼鱼发病香鱼食欲不振;体表、头部、鳍基部、尾柄充血出血,肛门红肿,严重者眼球突出;后期体表两测鳞片逐渐脱落,从臀鳍上方体表尾部开始溃烂,进而沉底死亡。幼鱼易感。由鳗利斯顿氏菌感染引起,用抗生素治疗,氟苯尼考拌饲投喂,每1kg饲料添加氟苯尼考2g~3g,连续投喂5d。肠炎幼鱼发病香鱼鱼苗肛门拖便,解剖肠道无弹性,有出血点;严重者伴随体表、鳍基出血。用大蒜素拌饲投喂,每1kg饲料添加大蒜素0.3g~0.6g,连续投喂3d~5d。白脊病稚鱼鱼苗脊椎骨白化。轮虫投喂前用高浓度的单胞藻液强化,足量投喂营养全面的活饵可防治白脊病。DB33/T619.1—20176BB附录B(资料性附录)香鱼标准化苗种繁育技术模式图香鱼标准化苗种繁育技术模式图见图B.1。繁殖场和亲鱼培育人工授精和孵化育苗场和育苗池仔稚鱼期育苗管理幼鱼期育苗管理1、一般在香鱼养殖场进行人工繁殖,水源水质符合GB3838-2002Ⅱ类的规定,水质清新无污染。2、亲鱼培育采用原香鱼养殖池,从池养香鱼中挑选体质健壮、生长正常、发育良好的个体作为亲鱼,规格在80g以上,雌、雄鱼比以2:1为宜。3、亲鱼放养密度每平方米10尾~20尾,每天排污,日换水量100%以上,或长流水,保持水中溶氧量4mg/L以上。投喂符合NY5072规定的优质全价香鱼人工配合饲料。1、人工授精时间:一般在10月份,当有冷空气经过后,水温在24小时内下降2℃以上时,可马上选择已经排卵和排精的亲鱼进行人工授精。2、授精和附卵:采用干法人工授精。用羽毛将受精卵均匀附着在棕榈片上。3、孵化方法:用小竹杆将附卵棕片串在一起悬浮于原香鱼养殖池中孵化,水温15℃~23℃,溶氧量﹥5mg/L。4、发眼卵过渡:待受精卵出现眼点,移至育苗场水泥池继续孵化,在出膜前一天逐渐加海水咸化。1、香鱼育苗在常规的海水鱼类育苗场进行,育苗室要求密闭保温性能好,光线可调。2、育苗池面积20m2~50m2,水深1.4m~1.6m的水泥池,具独立进、排水口,池底向排水孔倾斜。3、育苗水质符合NY5052的规定。4、具单胞藻类培育设施、轮虫培养池、丰年虫孵化池。饵料培养池总面积约为育苗池面积的50%~100%,部分育苗池前期可作为轮虫培养池。1、密度:仔鱼期密度为每平方米1万尾~5万尾,稚鱼期密度为每平方米0.5万尾~1万尾。2、水温和盐度:水温16℃~24℃,盐度5~25。3、换水和水质管理:日换水量10%~50%。投喂轮虫期,换水后添加单胞藻。4、育苗饵料和投喂:仔稚鱼育苗饵料系列为轮虫、卤虫无节幼体、桡足类等活体饵料。投饵前需对育苗池活体饵料取样计数,再补充投喂不足部分。两种饵料的交替过渡时间需2d以上。1、密度:幼鱼期密度为每平方米0.2万尾~0.5万尾。2、水温和盐度:水温14℃以上,盐度0~25。3、换水和吸污:日换水量50%~100%。每天换水前吸污。4、饲料投喂:鱼苗50日龄以上可改为全部投喂香鱼育苗用颗粒配合饲料,日投4次~6次。5、淡化和运输:鱼苗全长达4.5cm以上,可淡化至纯淡水,宜开放式水桶充氧运输至养殖场。图B.1香鱼标准化苗种繁育技术模式图
本文标题:DB33T 619.1-2017 香鱼 第1部分苗种繁育技术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922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