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21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常考综合题 建模(十) 地理原因分析课件 湘教版
常考综合题◉建模(十)地理原因分析模型建构-2-1.思维模板(1)地形成因=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内力作用主要从地壳运动——板块碰撞或张裂、地质构造(褶皱、断层)的角度分析;外力作用应先根据区域特征判断外力作用的类型(流水、风、海浪、冰川等),进而找出对应的外力作用形式(侵蚀、搬运、堆积作用等)。(2)气候类成因=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及季风环流)+下垫面(地形、海陆、洋流)。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决定下的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是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决定因素;局部地区气温和降水发生改变是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下垫面因素影响的结果。模型建构-3-(3)水环境成因=气候+地形+植被。地形影响河流流向、流域面积、水系形状;气候决定河流的流量及其季节变化、汛期长短、有无结冰期及结冰期长短;流域内的植被状况影响河流含沙量的大小、调节径流的季节变化。(4)自然灾害成因=天(气象、气候、常见天气系统)+地(地形、地质、地貌、植被等)+人(不合理的人类活动)。(5)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成因=自然原因(地形、气候、土壤、水文和植被)+人为原因(侧重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模型建构-4-2.答题技巧(1)明确考查方向:是分析自然原因还是人为原因?自然原因侧重地形、气候、水文等要素,人为原因突出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2)厘清因果联系:要清楚重要地理要素的组成因子,并理解“因子”与相关“地理要素”之间“因”与“果”的联系。(3)多角度综合分析:依托宏观或微观的区域地图,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和“人地关系”多角度综合分析,突出主导因素的影响。(4)由果溯因细描述:首先弄清题中已知信息与所设问题的内在联系,由果到因搭建思维线索;最后再由因到果,正向综合形成答案。模型应用-5-(2019全国Ⅲ卷,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某河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河流上游河段受季节性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7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降水多为暴雨。该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年内变化大,但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上图示意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模型应用-6-(1)对该河段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的现象作出合理解释。(2)指出4—6月该断面河水深度的变化特征,并说明原因。(3)分析8月该河段河底淤积的原因。模型应用-7-[套用模型]1.信息获取(1)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材料中的重要信息有:“发源于内陆高山”“季节性融水和大气降水补给”“流量和含沙量年内变化大”“宽度变化不明显”等。模型应用-8-(2)从图表中获取信息。模型应用-9-2.思维路径第(1)题,该河段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主要从河水对两岸的侵蚀作用及河岸岩性、河岸形态等角度分析。第(2)题,该断面河水深度增加的原因主要从河流补给量的变化及河水的侵蚀、淤积作用进行分析。第(3)题,8月份该河段淤积的原因主要从流水作用、含沙量等方面分析。模型应用-10-答案:(1)(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未摆动);单一岩性(岩性相近)河岸,河岸直立。(2)变化特征:深度增加。原因:融雪补给为主,流量持续增长,水位上升;融雪补给为主,含沙量低,流速持续加快,侵蚀河床。(3)降水补给,(坡面侵蚀强,)河水含沙量高;径流量与流速变率大,流速降低时泥沙快速淤积。模型迁移-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天漠”是一种特殊的地理现象,它们像是形形色色的“迷你沙漠”,却会神秘出现在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带,与江河湖海如影随形。下图中M地附近有很多沙丘。2011年11月,位于M沙地的风力发电站成功并网发电。模型迁移-12-(1)湖畔沙丘形成要有“丰富的沙源”“强劲的风力”,分析M地沙丘的成因。(2)简述M地建风力发电站的区位优势。[迁移应用]第(1)题,根据题目提示:湖畔沙丘形成要有“丰富的沙源”“强劲的风力”,M地所在的位置特点,湖泊附近地形为低山丘陵,地势较为陡峻,人为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湖区地势低洼,有大量泥沙堆积,枯水期湖面下降,沉积在湖床中的泥沙露出水面,带来大量的沙源。由材料可知,该地有风力发电站,故风能资源丰富。第(2)题,首先该地风力资源丰富,提供了物质条件;风力电站属于清洁能源,潜力大;当地人口众多,工业、农业发达,需求量大,提供了市场条件;加上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宣传,为建立风力电站提供了后盾。模型迁移-13-答案:(1)沙丘的形成:湖区附近多低山丘陵(地势起伏大);雨季,多暴雨而且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湖区地势低洼,有大量泥沙堆积,枯水期湖面下降,沉积在湖床中的泥沙露出水面,成为风沙活动的沙源;M地附近风力强劲,强风作用促进了湖边M地沙丘的发育形成。(2)风力资源丰富;沙地面积广,地价较低,风力发电清洁;政府支持,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等。
本文标题:2021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常考综合题 建模(十) 地理原因分析课件 湘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964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