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9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4 唐诗二首课件 新人教版
24唐诗二首一、字音字形1.识记生难字2.找出通假字系向牛头充炭直(“直”同“值”,价钱)怒号.(háo)三重.(chóng)挂罥.(juàn)沉塘坳.(ào)倚.杖(yǐ)俄顷.(qǐng)布衾.(qīn)漠.漠(mò)大庇.(bì)突wù(兀)伐薪.(xīn)两bìn(鬓)辗.冰辙(niǎn)口称敕.(chì)叱.牛(chì)二、重要词语1.重点词语理解(1)高者挂罥.长林梢:挂结。(2)忍能.对面为盗贼:如此、这样。(3)秋天漠漠..向昏黑:阴沉迷蒙的样子。(4)长夜沾湿何由彻.:到。这里是“彻晓”(到天亮)的意思。(5)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遮盖,覆盖。(6)伐薪.烧炭南山中:木柴。(7)两鬓苍苍..十指黑:灰白。(8)卖炭得钱何所营.:谋求、需求。(9)宫使驱将.惜不得:助词,用于动词之后。2.一词多义辨析(1)长高者挂罥长林梢(高)长夜沾湿何由彻(指时间长)(2)安安得广厦千万间(疑问代词,哪里)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3.古今异义区分(1)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古义:高耸的样子今义:突然,出乎意料(2)忍.能对面为盗贼古义:狠心今义:忍耐,忍受;忍心三、作家介绍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这些诗篇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转衰的真实历史面貌。自唐开始,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诗史”,他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为“诗圣”。作品有《杜工部集》。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唐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因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改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应该为了反映时代而写,诗歌应该为了反映现实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白居易留给后人的诗近三千首,著作有《白氏长庆集》。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点拨诗人要的是解除广大“寒士”的这种痛苦,而不是他一个人。只要天下寒士实现“大庇”的愿望,解除痛苦,尽欢颜,自己甘心在破屋中受冻,死也瞑目。这是一种多么可贵的忘我为人、关心民生疾苦的博大宽广的胸襟!2.《卖炭翁》一诗中有哪几处对比?作用是什么?点拨诗中将卖炭翁的悲愤无助与宫使的骄横无礼对比,将伐薪烧炭的艰辛不易与宫使的巧取豪夺对比。揭露了宫使掠夺的残酷,以及劳动人民生活的艰难、不幸。3.核心图解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本文标题:2019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4 唐诗二首课件 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116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