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10课时酸和碱的性质考点一常见的酸和碱1.硫酸与盐酸硫酸盐酸物理性质溶质的化学式颜色无色无色,工业盐酸因含Fe3+杂质略显黄色状态黏稠的液体液体气味无H2SO4HCl刺激性气味(续表)硫酸盐酸物理性质浓酸特性挥发性无打开瓶塞,瓶口有出现,原因是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盐酸小液滴吸水性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无主要用途70%以上用于生产化肥,其余用于农药、炸药、医药、染料及冶金、石油化工、轻工、纺织等生产领域制药、作除锈剂等白雾2.浓硫酸的稀释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沿着器壁慢慢注入中,并不断搅拌。原因是浓硫酸溶于水时会释放出大量的热,会使液体向四周飞溅,发生危险。浓硫酸水[注意]①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以防灼伤皮肤。②敞口放置的浓盐酸和浓硫酸,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分数都会变小,因为浓盐酸有挥发性,溶质的质量减小;浓硫酸有吸水性,溶剂的质量增加,所以它们都要密封保存。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化学式俗名苛性钠、、、消石灰颜色状态白色固体白色粉末溶解性溶于水并大量的热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吸水性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而潮解,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但不能干燥等几乎不吸收水分3.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NaOHCa(OH)2火碱烧碱熟石灰易放出微减小CO2、HCl(续表)氢氧化钠氢氧化钙腐蚀性有强烈的腐蚀性,若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溶液有腐蚀性制取CaCO3↓+2NaOH,该反应大量的热主要用途造纸、印染、炼油、制造化学纤维、生产橡胶等生产农药、漂白剂、土木建筑、改良土壤等硼酸Ca(OH)2+Na2CO3放出CaO+H2OCa(OH)2考点二酸的化学性质稀盐酸稀硫酸1.能与酸碱指示剂作用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2.酸+金属→盐+氢气Mg+2HClFe+2HClMg+H2SO4Fe+H2SO43.酸+金属氧化物→盐+水Fe2O3+6HClFe2O3+3H2SO4Fe2(SO4)3+3H2OMgCl2+H2↑FeCl2+H2↑MgSO4+H2↑FeSO4+H2↑2FeCl3+3H2O稀盐酸稀硫酸4.酸+碱→盐+水NaOH+HClCa(OH)2+H2SO4+2H2O5.酸+盐→新盐+新酸Na2CO3+2HClHCl+AgNO3Na2CO3+H2SO4H2SO4+BaCl2(续表)NaCl+H2OCaSO42NaCl+H2O+CO2↑AgCl↓+HNO3Na2SO4+H2O+CO2↑BaSO4↓+2HCl考点三碱的化学性质氢氧化钠氢氧化钙1.能与酸碱指示剂作用紫色石蕊试液遇碱溶液变色,无色酚酞试液遇碱溶液变色2.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CO2+2NaOHSO2+2NaOHCa(OH)2+CO2Ca(OH)2+SO2蓝红Na2CO3+H2ONa2SO3+H2OCaCO3↓+H2OCaSO3↓+H2O(续表)氢氧化钠氢氧化钙3.碱+酸→盐+水2NaOH+H2SO4Ca(OH)2+2HCl4.能与部分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2NaOH+CuCl2Ca(OH)2+Na2CO3Na2SO4+CaCl2+2H2OCu(OH)2↓+CaCO3↓+2H2O2NaCl2NaOH化学方程式网络构建图10-1考向一常见的酸和碱(6年2考)1.[2019·葫芦岛]下列物质的名称和俗称不一致的是()A.氢氧化钠—苛性钠B.碳酸钠—苏打C.氢氧化钙—熟石灰D.氧化钙—消石灰[答案]D[解析]氧化钙俗称生石灰;消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2.[2019·常州]下列物质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变化而减小的是()A.NaCl溶液B.NaOH溶液C.浓盐酸D.石灰水[答案]D[解析]石灰水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碳酸钙沉淀,使溶液中的溶质氢氧化钙质量减小,溶液质量也随之减小。考向二酸的化学性质(6年6考)3.[2017·常州]图10-2表示化学反应中溶液的颜色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X是稀硫酸,a可能是紫色石蕊试液B.若X是稀硫酸,b可能是氧化物C.若X是稀盐酸,c不可能是单质D.若X是稀盐酸,d不可能是单质图10-2[答案]C[解析]稀硫酸和稀盐酸均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能和金属铁反应,生成的硫酸亚铁或氯化亚铁的溶液均为浅绿色;都能和氧化铁、氢氧化铁反应,生成的硫酸铁或氯化铁的溶液均为黄色;都能和氧化铜、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的硫酸铜或氯化铜的溶液均为蓝色;可溶性的铜盐溶液与铁反应生成的亚铁盐溶液为浅绿色。所以若无色溶液X是稀硫酸,a可能是紫色石蕊试液,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若无色溶液X是稀硫酸,则b可能是氧化铁,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若无色溶液X是稀盐酸,c是单质铁,故C选项符合题意;若无色溶液X是稀盐酸,d不能是铜单质,因为铜的活动性比氢弱,不能和酸反应,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4.[2019·自贡]按如图10-3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图10-3(1)能产生气泡的是(填序号)。(2)能证明C中发生了反应的现象是。(3)有一只烧杯中的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其原因是。BD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考向三碱的化学性质(6年6考)5.[2019·滨州]某同学用如图10-4总结NaOH的四类化学性质(即NaOH能够与四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图10-4(1)为验证性质①,该同学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答案](1)红色[解析](1)为验证性质①,该同学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红色;5.[2019·滨州]某同学用如图10-4总结NaOH的四类化学性质(即NaOH能够与四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图10-4(2)性质②的反应为中和反应,试写出NaOH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答案](2)NaOH+HClNaCl+H2O[解析](2)NaOH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5.[2019·滨州]某同学用如图10-4总结NaOH的四类化学性质(即NaOH能够与四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图10-4(3)为了验证性质③,该同学可选择的物质是(填序号)。A.Na2CO3B.CO2C.FeCl2D.Ba(NO3)2[答案](3)C[解析](3)氢氧化钠不能和碳酸钠、硝酸钡反应,二氧化碳不是盐,和氯化亚铁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和氯化钠,因此为了验证性质③,该同学可选择的物质是氯化亚铁。6.[2018·泰州]为探究CO2与NaOH溶液发生的反应,某兴趣小组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实验。[查阅资料]Ⅰ.20℃时,几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见下表:Ⅱ.本实验条件下,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pH分别约为11.0和8.5。物质Na2CO3NaHCO3Ca(OH)2Ba(OH)2溶解度/g21.59.60.1653.89[实验探究](1)实验一:小雨取一充满CO2的矿泉水瓶,加入一定量的水,立即拧紧瓶盖,振荡,发现瓶子变瘪;小雨另取一相同的充满CO2的矿泉水瓶,向其中加入与水等体积的NaOH溶液,立即拧紧瓶盖,振荡,得到溶液X,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实验中,小雨采用两只矿泉水瓶做对比实验的目的是。[答案](1)矿泉水瓶变瘪,且比装水的更瘪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解析](1)实验一:二氧化碳溶于水或与水反应,使矿泉水瓶内压强减小,瓶子变瘪;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也会使矿泉水瓶内压强减小,瓶子变瘪,但氢氧化钠溶液中也有水,所以瓶子变瘪不能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通过对比实验,如果加入与水等体积的NaOH溶液的瓶子变得比加水的瓶子更瘪,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6.[2018·泰州]为探究CO2与NaOH溶液发生的反应,某兴趣小组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实验。[查阅资料]Ⅰ.20℃时,几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见下表:Ⅱ.本实验条件下,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pH分别约为11.0和8.5。物质Na2CO3NaHCO3Ca(OH)2Ba(OH)2溶解度/g21.59.60.1653.89(2)实验二:为检验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产物,小亮取实验一所得溶液X少许,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中不宜将BaCl2溶液换成CaCl2溶液的原因是。[答案](2)Na2CO3+BaCl2BaCO3↓+2NaCl如果NaOH有剩余,会与CaCl2形成微溶于水的Ca(OH)2,也会有白色沉淀[解析](2)实验二: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BaCl2BaCO3↓+2NaCl;由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很小,如果溶液中氢氧化钠有剩余,会与加入的氯化钙溶液形成氢氧化钙,也会得到沉淀,不能确定CO2与NaOH溶液反应后的产物。6.[2018·泰州]为探究CO2与NaOH溶液发生的反应,某兴趣小组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实验。[查阅资料]Ⅰ.20℃时,几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见下表:Ⅱ.本实验条件下,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pH分别约为11.0和8.5。物质Na2CO3NaHCO3Ca(OH)2Ba(OH)2溶解度/g21.59.60.1653.89(3)实验三:小华取实验一所得溶液X少许,向其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入1滴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呈色,证明溶液X中有NaOH剩余。实验中,小华没有直接向少量溶液X中滴入酚酞试液,理由是。[答案](3)红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解析](3)实验三: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静置,取上层清液,若溶液X中含有氢氧化钠,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由于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滴加酚酞试液,溶液也变红色,故无法说明氢氧化钠是否有剩余。6.[2018·泰州]为探究CO2与NaOH溶液发生的反应,某兴趣小组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实验。[查阅资料]Ⅰ.20℃时,几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见下表:Ⅱ.本实验条件下,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pH分别约为11.0和8.5。物质Na2CO3NaHCO3Ca(OH)2Ba(OH)2溶解度/g21.59.60.1653.89(4)实验四:兴趣小组将CO2持续通入一定浓度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用数字化实验技术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和温度变化,结果如图10-5甲、乙所示。图甲中,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图乙中,DE段温度变化的原因是。图10-5[答案](4)Na2CO3+CO2+H2O2NaHCO3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生成碳酸钠和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解析](4)实验四:图甲中B点的pH为11.0,C点的pH约为8.5,本实验条件下,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pH分别约为11.0和8.5,所以从B点开始碳酸钠被逐渐消耗,生成碳酸氢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有水参加反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O2+H2O2NaHCO3;图甲和图乙对比可知DE段发生的反应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此过程温度升高,说明此反应为放热反应。6.[2018·泰州]为探究CO2与NaOH溶液发生的反应,某兴趣小组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实验。[查阅资料]Ⅰ.20℃时,几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见下表:Ⅱ.本实验条件下,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pH分别约为11.0和8.5。物质Na2CO3NaHCO3Ca(OH)2Ba(OH)2溶解度/g21.59.60.1653.89[反思感悟](5)实验从CO2减少、NaOH减少、Na2CO3生成等物质的变化,以及转化等视角多维度探究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对于现象不明显的化学反应,可以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数据测定,实现反应过程的“可视化”。[答案](5)能量[解析](5)四个实验分别从CO2减少、NaOH减少、Na2CO3生成等物质的变化和能量转化视角多维度探究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7.
本文标题:(江苏专版)2020中考化学复习方案 第一篇 基础过关 第10课时 酸和碱的性质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380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