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江苏专版)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七 作文课件
专题七作文总纲目录提分攻略一慎思笃行,明确方向,突破审题立意关提分攻略二透视本质,追根溯源,突破议论深刻关提分攻略三形象丰满,意境深远,突破内容丰富关总纲目录提分攻略四生动鲜活,诗意盎然,突破语言文采关提分攻略五匠心独运,个性鲜明,突破作文创新关提分攻略一慎思笃行,明确方向,突破审题立意关品佳作识得标杆得高分(2019江苏,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70分)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写作指导]本题考查语言综合表达的能力,重点考查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沟通的能力,涉及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学科素养,充分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材料由“物各有性”引导考生进入情境,以“水至淡,盐得味”具体说明“物各有性”。“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既是说“物”的量的积累不能改变“物性”,也暗含着“味”的单调,从而引出后文。“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是说“五味”共生共存的意义。“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则是引导考生发散思维,联想到“事”和“人”的方面,开阔考生的写作视野。对于寓意型材料作文,抓住了材料的寓意,也就找到了写作的切入点。材料引导考生进行“自我内省”,品味与人相融之道,感悟人人共处之美和对世界的“外在观照”,理解文明、文化、经济的共存和世界的和谐与大同等。若记叙,则应该展现个人生活场景,细致描摹个体的风采,体验感悟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注重真挚情怀的抒发,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若议论,则应该观照现实,观照文明、文化、经济,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的历史。现实世界经济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文化的交流证明着世界因共存而精彩丰富,人类因共鉴而发展进步。“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说明了跨越时空的交流能使世界更加和谐、美丽。共存相生,和而不同《论语·子路》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世间万物,共存相生,但需和而不同。共存相生,是物各有性的大环境。要求事物绝对统一,便是使共存相生被异化。物各有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人亦如此,即“君子心和然其所见各异”。人生在世,常常事与愿违,如若事事如愿,则不是人生之常态。共存相生于同一社会,和而不同于心境。“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纵使“偶失龙头望”也依然孤芳自赏的柳三变成全了他的和而不同。一纸皇文是他事与愿违的最好证明。他的“和”是当他与那些花天酒地的达官贵人相遇,共存相生于花街柳巷之时,依然能保持自己的清高。他的“和”,是“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他不是林和靖,这不是“梅妻鹤子”式的隐居;他也不是潘岳,不会“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这是他的不同。物各有性,他共存相生于闾阎,和而不同于世俗。隐士太多了,被遗忘的也太多了,他不想成为被历史遗忘的人,所以他成了柳三变。是故“君子之交淡若水”,于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中成就慢词滥觞,方为“和而不同”。和而不同能成就人,同样,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和而不同。费孝通先生曾经提出“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我认为,在美美与共之时,共存相生之际,首先要和而不同。“同而不和”只会催生更多的糠瓠,和而不同才能真正推动社会发展。春秋时期百家争鸣,不论是“为政以德”“无为而治”,还是“兼爱非攻”“民贵君轻”,皆彼此共存相生,但又和而不同。试想如果诸子百家同而不和,那么就不会有春秋时期的思想大热潮,而只会是一套死板的政治制度,历史也许只会记住孔子孟子,而忘却了墨子老子。物各有性,人亦如此,诸子百家共存相生于乱世,和而不同于思想。今以观之,共存相生乃万物之常态,和而不同却为本质。共存相生是和而不同的前提基础。在肯定物各有性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事物之间共存相生的关系,从而达到和而不同。如果脱离了共存相生,那便失去了最终的存在价值。尤其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的21世纪,“互联网+”使得现今社会几乎处处是共存相生,这时,我们所关注的便是和而不同。这便意味着从个人、民族再到国家,都要有“海纳百川”的胸襟。文化的不同是各国之间存在差异的根源,我们不能闭塞视听,也不能全盘西化。和而不同才是文化共存的最好策略。物各有性,如果灭其性,世界便成了一潭死水。和而不同,方为正道。世界因“和而不同”而绚丽多彩。世界是一个五彩斑斓的大花园,每一个民族都是一朵奇特而美丽的花朵,每一种文化都是一枝独有而绚丽的奇葩,世界因为和平而安宁,世界因为不同而美丽。达·芬奇因为破除传统创作壁画的限制,钻研出新的画法,才令惊世之作《最后的晚餐》如此精致细腻;美国干涉他国内政,意图让别的国家实行其美国式的“民主”,这是对“物各有性”的扼杀,其计划最终只能走向破产。物各有性,人亦如此,世界亦然。共存相生,和而不同,方能“和实生物”。亮点借鉴:这篇文章,作者从“共存相生”“和而不同”这两个词语切入,可谓审题准确。但作者并没有平均着力,而是把侧重点放在“和而不同”上,可谓视角独特。文章由物及人、由人联系到世界发展,层层递进,分析了“共存相生”“和而不同”的关系,提出了正确的文化观和发展观,彰显了作者的博大情怀和开阔视野。明技法明确技法写好文要想写出考场优秀作文,第一要领便是要符合题意。就江苏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来看,江苏高考作文命题呈现出时代性、多元性和思辨性的特征,前两个特点是命题者在命题层面的追求,后一个特点则是从操作层面对考生提出的具体要求。从审题层面看,思辨性具体要求包括:①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能从材料的整体着眼,而不是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跑题等现象。②要能扣住核心概念审题立意并谋篇布局,不能转移话题,不可主次不分。③材料中或明或暗、或隐或显地呈现出一组或多组二元关系,要把这些二元关系找出来并加以辨析。④材料蕴含的观点可能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从多个角度审视材料。认清材料类型是准确审题的一个必要前提,因为不同类型的材料在审题方法上是不同的。细细梳理江苏的高考题,2013年选择的是记叙类材料,2014年—2019年则全部选择了议论类材料,两种材料的审题立意方法各不相同。记叙类材料往往是记叙一个小故事,让考生从中选择角度来立意并进行写作。记叙类材料在审题上边界较宽,也就是说它往往可以有多种立意,然而这些立意之间却有高低之分,这就要求考生在审题时尽量找准核心立意。1.从整体出发,抓住关键语句,深入理解材料。如2013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的材料是“几位朋友说起这样一段探险经历:他们无意中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因对洞中环境不清楚,便点燃了几支蜡烛靠在石壁上。在进入洞穴后不久,发现许多色彩斑斓的大蝴蝶安静地附在洞壁上栖息。他们屏住呼吸,放轻脚步,唯恐惊扰了这些美丽的精灵。但数日后再去,却发现这些大蝴蝶已不在原地,而是远远地退到了山洞的深处。大家若有所悟,那里的环境也许更适宜吧,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这是一篇典型的记叙类材料,叙述了一群探险者发现山洞里的蝴蝶和蜡烛之间关系的小故事。考生在审题立意时可以抓住“人迹罕至的山洞”“点燃了几支蜡烛”“退到了山洞的深处”等语句,从中可以看出,人类的一个小小的举动却给蝴蝶带去了巨大的影响,破坏了蝴蝶的生存环境,进而深入思考,命题者使用这则材料的初衷应该是想要以蜡烛与蝴蝶为例引导考生去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因此,这样的立意应该是最佳立意,而其他的如人与社会、小与大、和谐与美等都不是最佳的立意。2.注意材料中主体之间的关系。如这则材料:一个小孩儿在草地上发现了一个蛹,把它带回了家,过了几天,蛹上出现了一道小裂缝,里面的蝴蝶挣扎了几个小时,身体似乎卡住了,一直出不来。小孩儿看着于心不忍,于是,他拿起剪刀把蛹壳剪开,使蝴蝶脱蛹而出。可是,这只蝴蝶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小孩儿内疚地把它捧回草地。在这则材料里,有二元主体,即小孩儿和蝴蝶。在审这类材料时,有的学生不知道该以哪个主体为主。有的学生从蝴蝶的角度审题,得出这样的立意:①新生命的诞生总要经过痛苦艰难的过程。②有困难要靠自己去克服,靠外力终难成功。有的学生从小孩的角度入手,得出这样的立意:①包办代替,事与愿违。②事虽未办好,然助人解难之心应肯定。③凡事欲速则不达。从表面看,似乎都没有问题,然而深入思考就会发现,这二元主体中,小孩是动作的施发者,蝴蝶是被动接受者,所以只有从小孩的角度展开分析才有意义,才合乎命题者的初衷。因此,第二个角度才是符合题旨的立意。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一位艺术家挑选了游客在柏林大屠杀纪念馆的一些搞怪留影,然后将图片中肃穆的建筑背景替换为大屠杀中真实的场景。背景一换,纳粹进行种族清洗的历史便瞬间来到眼前,累累白骨,层层尸墙,游客的搞怪行为特别显眼。这位艺术家说:“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很沉重的地方。”我来审题:这是一则叙事性材料,材料的关键语句是“游客在柏林大屠杀纪念馆的一些搞怪留影”“游客的搞怪行为特别显眼”“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很沉重的地方”,涉及的主体有艺术家和游客。明确了这两点后,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1)从批判游客的角度切入。①批判游客的娱乐心态。不能把任何事都当作娱乐,不分场合,不看对象。②批判游客对历史的不敬。指责有人将历史当作一种虚无缥缈的传说,或是将其贬低为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而刻意遗忘历史,只顾眼前的事情。(2)由此善联想彼善,从弘扬正义的角度切入。①正面肯定敬畏历史的态度。以史为鉴,心怀忧患。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敬畏历史才能活好当下,开创未来。②正面肯定尊重生命的价值观。被屠杀的犹太人虽然不是我们的同胞,但我们应该有强烈的人文关怀,我们要尊重一切宝贵的生命,无论与我们的关系是否紧密。其实,这则材料还可以从其他角度进行挖掘。命题人努力保持材料的中立客观,力求引导学生去思考艺术家的行为方式及其行为效果。(3)用艺术的方式去表达所思所感,用文明的方式去弘扬正义,而不满足于简单的批判和谩骂,这样的做法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在材料中,艺术家不仅要抨击轻佻的搞怪行为,还希望引发游客的自省,改变这一局面。他没有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谩骂,而是发挥自己的特长,采用了一个巧妙的艺术手法:背景一换,荒谬自现。所有的舆论都同情艺术家,我们也都支持他正义的呼唤。这是艺术家的高明之处。他没有冒犯别人,也不攻击拍照者,而是用艺术把自己目击那些搞怪行为时感受到的不和谐甚至愤怒变得真实可感,含蓄、文雅地阐释了自己的主张。也可见道德大义用智慧的、艺术的手法去伸张和维护,也会取得很好的效果。这也是对犯错之人的尊重和保护。这才是真正的祈求和平、尊重历史和关爱生命。议论类材料往往是针对某个话题给出不同的看法或者是一句或几句名言警句,要求考生在阅读材料之后,根据自己的见解,得出立意。这类思辨性材料审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抓住关键词,明晰二元关系。所谓关键词,就是材料的论说对象,一般都会在材料中反复出现。所谓二元关系就是两个存在并列、相反、因果、条件等关系的要素,其中一个要素是关键词,另一个要素是材料中出现的与关键词有密切关联的词语。在一个作文题中,二元关系可以有一组或几组,审题时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深入。以近几年江苏高考作文题为例:2014年的关键词是“青春”,二元关系是“青春”与“不朽”或“青春”与“朽”。2015年的关键词是“智慧”,二元关系是“智慧”与“经验”、“智慧”与“能力”、“智慧”与“境界”、“智慧”与“景象”等。2016年的关键词是“话”,二元关系是“话”(长或短)与“个性”、“话”(长或短)与“创新”等。2017年的关键词是“车”,二元关系是“车”与“发展”、“车”与“真情”、“车”与“变迁”、“车”与“哲理”等。2018年的关键词是“语言”,二元关系是“语言”与“世界”、“语言”与“生活”、“语言”与“生命”、“语言”与“文明”等。2.(2018南京三模)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本文标题:(江苏专版)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七 作文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381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