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梳理(四)七~九年级35篇文言文梳理第2篇《论语》十二章子①曰:“学而时习②之,不亦说乎③?有朋④自远方来,孔子说:“学习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⑤,不亦君子⑥乎?”(《学而⑦》)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段解]主要讲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课文注释】①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②时习:按时温习。时,按时。③不亦说乎:不是很愉快吗?不亦……乎,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说,同“悦”,愉快。④朋:本文指志同道合的人。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⑤,不亦君子⑥乎?”(《学而⑦》)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段解]主要讲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课文注释】⑤愠(yùn):生气,恼怒。⑥君子:指有才德的人。⑦学而:和下文的“为政”“雍也”“述而”等一样,都是《论语》的篇名,是从各篇第一章第一句中摘取出来的,并没有特别的意义。曾子曰:“吾⑧日⑨三省⑩吾身:为人谋⑪而不忠⑫乎?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人谋划事情是不是竭尽自己的心力呢?与朋友交而不信⑬乎?传⑭不习乎?”(《学而》)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段解]主要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提高自我修养。【课文注释】⑧吾(wú):人称代词,我。⑨日:每天。⑩三省(xǐnɡ):多次进行自我检查。三,泛指多次。一说,实指,即三个方面。省,自我检查、反省。⑪为人谋:替人谋划事情。⑫忠:竭尽自己的心力。⑬信:诚信。⑭传(chuán):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子曰:“吾十有五⑮而志于学,三十而立⑯,四十而不惑⑰,孔子说:“我十五岁时,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时有所成就,说话办事都有把握,四十岁,心里不再感到迷惑,五十而知天命⑱,六十而耳顺⑲,七十而从心所欲⑳,不逾矩。”(《为政》)五十岁知道上天的意旨,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我就可以顺从意愿,又不越过法度。”[段解]讲个人修养,要循序渐进,进德修业。【课文注释】⑮十有五:十五岁。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⑯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⑰惑:迷惑,疑惑。⑱天命:上天的意旨。古人认为天是世间万物的主宰。命,命令。⑲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认为是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⑳从心所欲:顺从意愿。21逾矩:越过法度。逾,越过。矩,法度。2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段解]讲学习方法,强调学习关键要思考,要“知新”。2223【课文注释】22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矣:语气词,表陈述。2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段解]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强调学思结合。242526【课文注释】则:连词,相当于“就”“便”。罔(wǎnɡ):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dài):疑惑。262425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孔子说:“颜回的品质多么高尚啊!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别人都不能忍受那种困苦,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多么高尚啊,颜回!”[段解]讲个人修养,强调修身要经受困苦、贫穷的考验。272829【课文注释】哉(zāi):表示感叹语气,多用于句子末尾。箪(dān):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堪(kān):能忍受。272829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孔子说:“懂得某种学问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把研究这种学问作为快乐的人。”[段解]讲学习方法,讲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30313233【课文注释】之: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一说,指仁德。者:代词,……的人。好(hào):喜爱,爱好。乐(lè):以……为快乐。30313332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浮云一样。”[段解]讲个人修养,讲富贵与仁义之间如何抉择。34353637【课文注释】饭疏食,饮水:吃粗粮,喝冷水。饭,吃。疏食,粗粮。水,文言文中称冷水为“水”,热水为“汤”。肱(ɡōnɡ):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这里指胳膊。于:介词,对,对于。如浮云:像浮云一样。3534363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而学习,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如果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段解]讲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383940【课文注释】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善者:好的方面,优点。之:代词,指代“不善者”。38394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段解]讲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4142【课文注释】川上:河边。川,河流。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逝,往、离去。斯,代词,这,指河水。夫,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感叹。4142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改变其主帅,一个人的志向却是不能改变的。”[段解]讲个人修养,强调坚守志向。434445【课文注释】三军:指军队。夺:改变。匹夫:指平民中的男子,这里泛指平民百姓。434544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子夏说:“广泛学习且能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段解]讲个人修养,强调提升个人修养的方法。464748【课文注释】笃(dǔ)志:坚定志向。笃,坚定。切问而近思: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切,恳切。仁:仁德。464748【文学常识】《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东汉列为“七经”之一,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主旨归纳】本文是语录体散文,通过师徒对话或借题发挥,阐述了学习应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贫贱不移、求学为乐的精神,温故知新、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诚实守信、厚道仁义、坚守节操的思想品德。【写作特点】(1)语言简洁,生动传神。每一章语录虽然都是寥寥数语,但多次运用反问、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表情达意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2)思想深刻,富有哲理。这十二章语录阐述的谦虚好学的学习态度,贫贱不移、求学为乐的学习精神,温故知新、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诚实守信、厚道仁义、坚守节操的思想品德,语意含蓄,富有哲理。1.通假字(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2.古今异义(1)有朋自远方来古义:今义:朋友(2)不亦君子乎古义:今义:泛指人格高尚的人“说”同“悦”,愉快“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志同道合的人有才德的人(3)可以为师矣古义:今义:表示可能、许可(4)饭疏食,饮水古义:今义:疏通,疏散(5)饭疏食,饮水古义:今义: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包括冷、热水是两个词,可,可以;以,凭借粗糙冷水3.一词多义(1)知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2)志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匹夫不可夺志也博学而笃志了解得到,懂得立志志向志向4.词类活用(1)学而时习之(2)吾日三省吾身(3)温故而知新(4)传不习乎(5)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名词作状语,按时名词作状语,每天形容词用作名词,“学过的知识”“新的理解和体会”动词用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快乐5.其他重点词(1)学而时习之(2)人不知而不愠(3)学而不思则罔(4)思而不学则殆(5)吾日三省吾身(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7)三十而立(8)四十而不惑温习生气,恼怒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疑惑多次进行自我检查诚信立身,指能有所成就迷惑,疑惑(9)不逾矩(10)人不堪其忧(11)博学而笃志(12)切问而近思(13)曲肱而枕之(14)逝者如斯夫(15)为人谋而不忠乎(16)不义而富且贵(17)仁在其中矣越过法度能忍受坚定恳切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这里指胳膊往、离去代词,这,指河水竭尽自己的心力正当的手段仁德6.重点虚词(1)为可以为师矣为人谋而不忠乎(2)而人不知而不愠博学而笃志(3)其择其善者而从之人不堪其忧动词,做,成为介词,替连词,表转折,可译作“却”连词,表并列代词,他的代词,那种7.特殊句式(1)可以为师矣(省略句,介词“以”后面省略宾语“之”,代“温故而知新”)(2)人不知而不愠(省略句,动词“知”后面省略“之”,代“自己”)(3)其不善者而改之(省略句,句首省略了动词“择”)8.内容理解(1)“温故”与“知新”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温故”与“知新”并非并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知新”,这就需要通过已拥有的知识进行独立思考,指导未知。如果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进行类推,必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两句话里包含着怎样的精神?这两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精神。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与不善,都可以为师。
本文标题:(鄂尔多斯专版)2020中考语文复习方案 第一篇 教材精华 梳理04 第02篇《论语》十二章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464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