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5《松坊溪的冬天》同步教学课件 北京版
松坊溪的冬天选题背景《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松坊溪的冬天》这篇课文是一篇文情并茂的散文。课文描绘了松坊溪冬天美丽动人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山村、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通过语言文字的赏析,让学生体会文章蕴含的意境美和情致美,提高审美情趣,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我确定了《松坊溪的冬天》这个课题。教材分析•课文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描述了松坊溪平时美丽的景色。第二、三部分重点描绘了松坊溪冬天的美丽景色。第二部分写雪中松坊溪的美景,写雪中溪石的样子,跟平时的溪石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切都披上了白雪的盛装;第三部分写松坊溪雪后的美景,白色世界中彩色的溪鱼给这银装素裹的世界增添了勃勃生机。•课文详写松坊溪冬天的景色,作者也深深地为松坊溪冬天的美景陶醉。描写松坊溪平时的景象,是为了跟冬天的景色互相映衬,也使冬天的景象显得更丰富、充实。因此,根据文章特点,在本课的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充分利用审美教育的形象性、情感性、自由性和直觉性,可以有效的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丰富其想象力,激发其灵感与顿悟,使学生实现创造能力的突变与飞跃。教学目标•依据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特色,本着“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这一精神。我把《松坊溪的冬天》(课文第9----18自然段)确定为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指导学生深入学习松坊溪冬天的雪景。本课时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目标:抓住景物特点,展开想象、联想,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研读感受松坊溪冬天景色之美,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品悟课文运用生动的语句描述松坊溪冬天的雪景,是文章的重点,也是难点。通过语言文字的品味、联想,突破重难点,体会松坊溪冬天的美。教法学法•教学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育提出的崭新要求。它以全新的视角诠释了语文教学的意义及任务。“使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固然重要,但是,从长远来看,让学生在学习语文时,促进他们自身的发展,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显得更为重要。在语文学习中,学生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它包括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情感世界的丰富;观察领悟能力的提高以及创造、探索精神的培养等。•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这节课主要选用“自学探究”式教学方法,运用“读、找、品、诵”的方法学习课文,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教学过程•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思路:新课导入感知美——雪景研读体验美——诗画创作升华美——课外延伸拓展美一、新课导入感知美•在这个环节中,我采用课件演示的形式,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任务,感知松坊溪冬天的美在雪时、雪后的景色。二、雪景研读体验美苏霍母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首先让学生带着爱美的心,自由选择雪时、雪后的景色,采用自己最喜欢的读书方式去寻找课文中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学生找后,把你自己美的体会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比一比谁找的句子最美。在这个环节中应尽可能的让学生多读书,在读书中感悟课文语言生动细腻的美,开放的阅读思维空间。珍视学生的独特的阅读体验,以激起学生的竞争心理,学生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物,都给予认可和鼓励,并利用这种差异进一步推进教学。研读“下雪了”一层•(1)、像棉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作者用诗一般的简洁凝练的语言。一下子将我们的灵魂放在这这洁净宁静的白雪世界。作者通过三个带有比喻的排比句式,写出了雪花的轻、柔、洁白。写出了雪花纷纷扬扬,姿态的婀娜多姿。现在如果你置身于漫天飞舞的大雪中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怎样的感受?带着你们的感受把这句话美美的读一读。研读“下雪了”一层•(2)、比较•平时-----溪中有好多大溪石。那溪石多么好看,有的像一群小牛在饮水,有的像两只狮子睡在岸边,有的像几只熊正准备走上岸来。•冬天-----溪中的大溪石上和小溪石上都覆盖着白雪了。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好像有两只白色的狮子睡在雪地里;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上溪岸。•松坊溪的溪石还是原来的溪石,姿态还是原来的姿态。但是季节的变化——白色、洁净地令人心清气爽。这是运用了前后照应的写法,写出了同一事物在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研读“下雪了”一层•(3)、好像松坊村有一座白玉雕出来的桥,搭在松坊溪上了。•想象“白玉雕出来的桥是什么样子的?这样比喻有什么作用?石桥落满雪,洁白如玉,描写出了雪中石桥的美丽。是啊,因为白色,一座普普通通的石桥竟成了玉雕出来的桥。一切因为白色而变得更为精致了!好一副淡雅的水墨画!请你们小组成员一起带感情美美地读一读。研读“雪止了”一层•雪止了。早晨,村子的屋顶上,稻草垛和篱笆上,拖拉机站的木棚上,都披着白雪。山上的松树林和竹林子,都披着白雪。那高高的枫树和柿树的树干、树枝上,都披着白雪。•同学们闭上眼睛,让自己到松坊村的白雪世界走一走看一看,再回来告诉老师,你有什么感受?•是啊!雪后的松坊村:一切都披上白雪,极目远眺,远山披上了白雪,溪石披上了白雪,这不就是一幅画,一首诗吗?在诗的韵律中让人享受到一种恬静的美。研读“雪止了”一层•同学们,我们是不是都陶醉在这个白雪世界中了?这个世界真的满眼都是白色的吗?真的那么静吗?你有没有别的发现?•令我们惊喜的是,在这一片雪白中间,出现了彩色的溪鱼,而这种美,只有爱松坊溪的人才能领悟得到。•这一片宁静之中有了鱼儿的游动,严寒中有了一分暖意。洁白中有了色彩,溪鱼给冬天的松坊溪带来的是色彩,是活力,是生机,更预示了春的到来,使我们读者回味无穷。那我们带着什么心情来读呢?(喜悦之情)研读“雪止了”一层•感情朗读感受课文的情感美,离不开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有感情朗读,叶圣陶先生称之谓“美读”。因此,在学生对课文内容充分感知、整体认识后,应进一步将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在对课文的美读中体会课文的情感。特别是对《松坊溪的冬天》这样经典、优质的言语材料,教学中在学生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加强朗读,引导他们把课文读通,读懂,读深。通过反复地有感情的朗读可以使学生感受松坊溪冬天的景色美,语言文字的美,从而受到美的熏陶,美的感染,陶冶学生的情操。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也就是说,阅读课堂是由这三者之间的互动形成的。三、诗画创作升华美•在学生学习完了描写松坊溪冬天美景后,教师再一次激励学生,使“诗”、“文”、“画”三者融合一体,加强了语文、美术等学科的整合,构成了跨学科、跨艺术类别的开放而充满活力的立体式空间,深深地震撼了学生的心灵,掀起了一个又一个的课堂高潮。使学生受到情感美的熏陶感染,这是语文课带给学生的独特的情感体验,也是语文课的魅力所在。四、课外延伸拓展美•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两个课外延伸题(任选其一):•1、模仿课文的写法,选一处景物有详有略地介绍家乡冬天的景色。•2、收集有关描写冬天的文章或句子,编成文集或小报。•通过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机延伸,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延伸整合,引领其向更远更广阔的境界提升,为学生打开更多现实生活世界的窗户,拓宽学生施展各自才能的天地。课外阅读、社会调查,就是对社会、对人生进行深入的体验感悟,从而建构起良好的语文背景。教学板书•板书是我施教的“蓝图”,是教与学思路的体现,是课堂教学的缩影。随机抓住学生汇报过程中出现的“闪亮点”进行板书,使整首诗乱中有序,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本的重点,起到升华作用。同时,让学生板书也体现了主体性,肯定学生的探究成果,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美的感染,演奏出审美篇章。
本文标题: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5《松坊溪的冬天》同步教学课件 北京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822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