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第七课尊重自由平等第1课时自由平等的真谛知识点一无法治不自由1.拥有自由,不仅能增强个人的_______,而且能激发每个人的____,从而推动社会的____________。2.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_______、________。3.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________。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_______与_________。4.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______之内的自由。5.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_________。幸福感活力进步与繁荣限制的相对的保护混乱伤害法律各项权利6.法治标定了自由的______,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_______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_______的代价。7.法治是自由的____,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8.法治既_______自由又________自由。界限法律自由保障规范保障知识点二法眼看平等9.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同等情况__________;二是不同情况___________。10.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标志,也是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原则之一。11.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________________。”同等对待差别对待社会文明进步社会主义法治一律平等12.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__________,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__________。13.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__________,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________,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_________。各项权利各项义务法律保护追究特权知识点一无法治不自由1.“法律在那里实现自由,也在那里限制自由。”这句话表明()A.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B.法律确认和保护的自由可以随意行使C.离开法律限制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D.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没有任何约束A2.毕达哥拉斯说:“不能制约自己的人,不能称之为自由的人。”这句名言表明了()①权利与自由的关系②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③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④法律与自由的关系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C3.有什么样的法治,就有什么样的自由;自由逾越了法治,就是无政府状态下的持续动荡和混乱。这说明了()A.法治大于自由B.自由可以超越法治C.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D.人们的自由是不允许受到损害的C4.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这一规定的目的是()A.为了保护公民的某些权利B.为了限制公民的某些权利C.为了使公民更多地享受某些权利D.为了使公民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D知识点二法眼看平等5.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即()①同等情况不同对待②不同情况同等对待③同等情况同等对待④不同情况差别对待A.③④B.①④C.②③D.①②A6.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中强调: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下列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认识正确的是()①它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②它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一条基本原则③强调只在人民内部平等,所有公民并不平等④既有权利平等,又有义务平等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D7.正所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2017年11月21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原副部长鲁炜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审查。他是党的十九大之后落马的首虎。这体现了()A.在法律面前,只有国家领导人是平等的B.在法律面前,普通百姓是没有地位的C.在法律面前,国家领导人比普通百姓的地位高D.无论是国家领导人,还是普通百姓,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D8.漫画《抓住断线的风筝》的寓意是()A.摆脱约束,才能自由飞翔B.必要的约束,也是一种保护C.法治与自由是矛盾的,法治让人不自由D.不能轻言放弃自由,要敢于突破束缚B9.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这表明()A.作为公民,我们平等地履行义务B.作为公民,我们享有平等的权利C.在我国,公民对社会履行相同的义务D.在我国,公民依法享有社会生活权利B9.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这表明()A.作为公民,我们平等地履行义务B.作为公民,我们享有平等的权利C.在我国,公民对社会履行相同的义务D.在我国,公民依法享有社会生活权利B10.马克思曾指出:“自由就是从事一切对别人没有害处的活动的权利。每个人所能进行的对别人没有害处的活动的界限是法律规定的,正像地界是由界标确定的一样。”(1)结合马克思的这句名言总结自由的含义是什么?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2)马克思的这句名言说明了什么?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3)自由与法治的关系是怎样的?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①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②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11.材料一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提出:法治之下,任何人都不能心存侥幸,都不能指望法外施恩,没有免罪的“丹书铁券”,也没有“铁帽子王”。材料二在北京西三环紫竹院公园旁的高楼顶上,一处空中楼阁赫然挺拔。在这栋26层塔楼的顶层,业主张某建起了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的两层别墅,别墅中有山有水有花草、有游泳池……别墅的建设严重干扰了居民生活:噪音污染、漏水、断电……还担心,遇到大风楼顶假山石头脱落,威胁生命安全。面对居民的担心和交涉,业主张某“牛气”地说:“我既然敢住这儿,就不怕你们告”。执法部门接到举报后,经调查空中别墅为违章建筑,限期15日内拆除。“最牛违建”最终被拆,居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了保护,生活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新闻1+1》在报道此事件时提到:法律面前谁也没有最“牛”的权利。(1)材料一中习主席的讲话和材料二中“最牛”违章建筑被拆除,说明了我国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的什么原则?法律面前一律平等。(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3)结合习主席讲话和“最牛违建”的被拆除,谈谈你对“法律面前谁也没有最‘牛’的权利”的理解。①在我国,公民平等地适用法律,法律面前谁也没有特权。②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对任何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③每个公民都要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不允许任何人超越于法律之上,享有法律以外的特权。12.(2017·山东潍坊)2017年“两会”上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指出:2016年,各级法院审结贪污贿赂等案件4.5万件6.3万人,其中,被告人原为省部级以上干部35人,厅局级干部240人……你对这一报告内容的正确理解是()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②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③惩治贪污腐败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核心④权利至上,权利是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所确认并保障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A13.(2017·黑龙江牡丹江)反腐题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持续热播,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剧中人物上至国级干部,下至区县级干部,只要触犯了法律,最终都受到了应有的制裁。这体现了()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B.法律对国家干部的制裁更为严厉C.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反腐工作是当前一切工作的中心D
本文标题: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第1课时 自由平等的真谛)习题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151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