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进入导航第1页第二部分导学课堂与素养提升进入导航第2页模块三文化发展历程进入导航第3页第十四单元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进入导航第4页单元提能自主学习课进入导航第5页1知识体系建构进入导航第6页2热考命题主线主线一近代以来中国政治思想发展的历程►知识主线1.19世纪40~90年代:主要学习西方物质文明。(1)“师夷长技”深受工业革命的影响。(2)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是地主阶级内部的分歧,不触及封建制度。进入导航第7页2.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新阶段。(1)由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相继兴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2)从学习日本走改良道路转变为学习欧美走革命道路。3.新文化运动前期:发展到学习西方民主精神与科学思想。矛头直指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思想,从而使新文化运动在批判封建主义问题上比维新派和革命派更加彻底。进入导航第8页4.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日益传播。(1)由学习西方转向“以俄为师”,接触马克思主义思想。(2)运用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5.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由照搬苏联模式到“走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逐渐摆脱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错误指导,走井冈山道路,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逐渐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进入导航第9页►总结提升近代前期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特点(1)两个阶段地主阶级——抵抗派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开展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革命派主张实行民主共和制;激进派提倡民主与科学,十月革命后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进入导航第10页(2)三个层面:器物层面→制度层面→思想文化层面。(3)三大特征:向西方学习的层次不断深入,逐渐突破封建思想束缚,不断促进中国人思想的解放;内容上,近代前期中国思想文化的主流是向西方学习,特别是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其实质是追求民主与科学;救亡图存是主题。中国的思想界更是显示出面对危局不断探索的特点。进入导航第11页主线二中国共产党树立起来的理论旗帜►知识主线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的历程(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①“走俄国人的路”:指的是走中心城市暴动道路,使中国革命屡遭挫折。②“走自己的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由城市转入农村,走“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推翻了三座大山在中国的统治,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进入导航第12页(2)新中国成立后:①“走俄国人的路”:照搬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中国共产党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当时除了苏联外别无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由于统得过死,权力过于集中,长期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缺乏民主、监督,妨碍了民主政治的发展。②“走自己的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高瞻远瞩,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巨大成就,20世纪末基本实现了小康这一战略目标。进入导航第13页►总结提升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先后树立起五面理论旗帜进入导航第14页进入导航第15页3横向中外关联对比点比较欧洲启蒙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异同进入导航第16页进入导航第17页进入导航第18页4史学素养提升高考选择题题型突破题型因果类选择题●题型解读(1)命题特点:考查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原因与结果的选择题,既能考查知识的记忆,又能考查历史知识的联系。进入导航第19页(2)命题形式大致有两种:一是题干列出了某一历史结果,备选项中列出原因,在试题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原因是”“目的”“是为了”“是因为”等,而在考查原因时又多进行细化,如考查“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历史原因”“主观原因”等;另一种是题干列出的是历史原因,备选项列出的是结果,在试题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影响”“结果”等。(3)考查能力:考查因果关系的辨别及分析能力。进入导航第20页●解答技巧运用“辨、联、释、判”四步法解答(1)“辨”:注意审题,辨析试题考查的方向,准确把握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弄清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同时要正确理解有关概念的含义,如原因方面要区别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主要原因及次要原因、直接原因及间接原因、历史原因及根本原因等。(2)“联”:根据题目,关联主干知识,确定考查的主要角度和题目要求。(3)“释”:阐释历史概念、历史现象,注意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分析和把握影响历史发展的各种因素。进入导航第21页(4)“判”:一是根据时间顺序判断因果关系,在前者一定是因;二是运用基本理论的推理得出答案,如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意识,那么客观存在就是“因”,而主观意识则是“果”。类似的还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利用这些基本理论就可以较为容易地作出判断。进入导航第22页[练习1]19世纪末,严复为中国引进了赫胥黎和斯宾塞的生物进化论和社会进化论思想。他腰斩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而形成《天演论》,在翻译过程中加进了许多自己的看法,引发了中国思想界的第一大潮,成为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以前最重要的思潮。严复的学说一度盛行的主要原因是()A.能提醒国人奋发图强,挽救危机B.洋务思潮破产,维新思潮兴起C.《天演论》的科学性D.保持中华民族优越性的需要A进入导航第23页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严复的主要思想主张。《天演论》系统地介绍和宣传“优胜劣败”自然演化的进化论学说。本书的功绩不仅在于首次向国人介绍了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世界观;更重要的是用自然界生物进化和演变规律阐述社会发展规律,揭示出国家落后就要挨打的定律,激发起人们救亡图存、变法维新的新观念,向世人敲响了国家危亡的警钟,成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政治和社会革命的先导。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严复的《天演论》一度盛行的主要原因是能提醒国人奋发图强,挽救危机,故A进入导航第24页项正确;洋务思潮破产,维新思潮兴起与《天演论》盛行的原因无关,故B项错误;《天演论》的科学性不是严复学说在当时中国盛行的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天演论》并没有强调要保持中华民族优越性,且当时的中国已经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故D项错误。进入导航第25页[练习2]西方的民族主义思想,突出表现为法国的民族主义和德国的民族主义。前者指的是一个民族的“自决权”,后者强调的是民族特征。梁启超是中国揭示和宣传近代民族主义的第一人,他宣传、介绍和接受的是德国的民族主义,究其原因是()A.中国经济发展更接近于德国经济B.德国的民族主义更适合中国国情C.梁启超企图效法德国君主立宪制D.法国大革命过于激进与改良不符B进入导航第26页解析:本题考查维新思想的相关史实,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维新思想主要存在于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介于清末洋务运动和民国初年民主共和思想之间,以康有为和梁启超为领袖人物。发端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维新思想,在甲午战争后蓬勃发展,并掀起了一场变法维新政治运动,但在清末民初,转向保守而渐趋沉默。中国经济状况与德国不同,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后者强调的是民族特征”可知,德国的民族主义更适合中国国情,故B项正确;梁启超效仿的是日本,故C项错误;材料侧重谈论的是德国,不是法国,故D项错误。进入导航第27页5易混易错辨析1.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提示:林则徐在广州主持禁烟期间,主动了解外国情况,组织编译《四洲志》和《各国律例》,收集其他国家信息,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但由于阶级局限性,他对西方的了解还仅限于器物层次,只是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进入导航第28页2.维新派和洋务派在向西方学习的问题上是“殊途同归”。()×提示:维新派洋务派内容西方政治制度西方先进技术目的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维护封建制度进入导航第29页3.中国近代的民主思想与明清之际的带有民主色彩的思想有本质的区别。()√提示: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本质上是对中国传统儒学的继承和发展。而近代的民主思想则是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学习西方的产物,是中国资产阶级变革社会的思想武器。进入导航第30页4.“西学东渐”中儒家思想经历沉浮,康有为“尊孔”,陈独秀“排孔”,二者的阶级属性及目的不同。()×提示:康有为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新文化运动时,陈独秀属于资产阶级激进派,二者的阶级属性相同,只是思想主张有差异。康有为“尊孔”和陈独秀“排孔”的目的都是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但在反封建的程度和手段上有一定的差异。进入导航第31页5.新文化运动实质上是一场无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提示:新文化运动出现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其前期的主要内容是宣传资产阶级思想。因此新文化运动本质上属于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进入导航第32页6.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反封建斗争的继续。()√提示: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但并未完成反封建的历史任务。新文化运动是在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的历史背景下,资产阶级激进派在思想文化领域进行的反封建斗争,即在思想文化方面更为彻底地清除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进入导航第33页7.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提示:新文化运动把一切中国传统文化都看作是落后的,甚至把一些优秀的文化遗产也当作封建文化加以否定,而把一切西方文化都看作是进步的。这种形式主义的偏向,产生了许多消极的影响。进入导航第34页8.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并立刻被无产阶级所接受,成为改造中国社会的思想武器。()×提示: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是在十月革命前,并非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经历了一个由学术思想向社会改造指导思想转变的过程。进入导航第35页9.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没有真正揭示近代中国的民族问题。()√提示: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近代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民族问题是中华民族的独立问题。三民主义仅将矛头指向满洲贵族,并未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因此没有真正揭示近代中国的民族问题。进入导航第36页10.三民主义中的“平均地权”就是平均分配土地。()×提示:平均地权实质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并不是平均分配土地,没有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进入导航第37页11.邓小平理论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不是一个概念的两种说法。()√提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括邓小平理论,也包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其他思想。进入导航第38页
本文标题:2021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四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单元提能课件 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186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