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4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列举1840~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1.了解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和结果,认识中日甲午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2.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原因和结果,认识八国联军侵华对中国历史的影响。3.了解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理解“扶清灭洋”的口号及其影响。梳理·点拨·巧记课前自主基础梳理一、甲午战争与民族危机的加深1.原因(1)根本原因:__________以后,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野心不断膨胀,逐渐形成对外扩张政策。(2)导火线:朝鲜________起义爆发,日本借机派兵入朝。朝鲜政府向清政府求援。明治维新东学党2.过程(1)爆发:1894年7月,日军在朝鲜半岛海域__________偷袭清军运兵船。(2)决战:1894年9月,中日海军在______决战。3.结果:1895年清政府被迫签订《__________》。丰岛海面黄海马关条约(1)内容割地割辽东半岛、__________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赔偿日本军费_______白银通商开放______等地为新的通商口岸设厂允许日本在华______(2)干涉还辽:在列强干涉下,交还中国的__________,但追加3000万两白银。台湾全岛2亿两重庆设厂辽东半岛4.影响(1)加深了民族危机①范围: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______。②经济:中国______________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国家财政不堪重负。③政治:中华民族陷入极其深重的危机;刺激了西方列强,拉开了列强__________狂潮的序幕。(2)推动了社会变革①清王朝为挽救统治危机,进行______改革。②中国的________和各阶层民众展开了不同形式的救亡图存斗争。腹地民族资本主义瓜分中国军事知识界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使中国取得的近代化成果遭到重大打击,证明了地主阶级“中体西用”思想指导下的民族救亡运动的破产。【易错提醒】俄国干涉还辽的目的并不是维护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俄国认为《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损害了俄国在中国东北的权益,不利于其在东北扩张,这是其“干涉”的真实目的所在。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与八国联军侵华1.义和团运动(1)原因①根本原因: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危机加深。②直接原因:外国在华教会势力迅速膨胀,人民群众的________斗争迅速发展。(2)性质:农民反帝爱国运动。反洋教(3)活动①提出“__________”口号,势力迅速遍及京津地区。②顽强阻击八国联军进攻______。③进攻北京__________使馆和西什库教堂。(4)结果:______太后发布“剿匪谕旨”,义和团运动被______反动势力联合剿杀。扶清灭洋北京东交民巷慈禧中外(5)意义①体现了中国人民________的斗争精神。②打击了__________的嚣张气焰,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③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王朝的______运动。反侵略帝国主义改革2.八国联军侵华(1)原因:以“救护驻华使馆,____________”为借口,目的是维护其在华侵略利益。(2)经过①1900年,组成联军,由________率领从天津进犯北京。②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指令李鸿章和奕劻与八国联军议和。助中国剿匪西摩尔(3)结果:1901年,胁迫清政府签订《__________》。①赔偿各国白银4.5亿两,本息共9.8亿两,以关税、盐税作抵押。②北京设________,允许外国驻兵保护。③准许各国驻守______至________铁路沿线战略要地。④惩办“__________”等。(4)影响①__________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苦难,税收也被列强控制。②________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丑条约使馆区北京山海关首祸诸臣巨额赔款使馆区1.“扶清灭洋”是义和团运动的纲领,从维护国家和民族独立、反对外来侵略的角度,有值得肯定的一面;但它排斥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则反映了义和团运动落后的一面,正是基于此点,从文明史观的角度评价义和团运动,它就是落后的,甚至是反动的。2.注意八国联军侵华与前几次侵华战争的不同是直接出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轻巧识记】用谐音巧记《马关条约》主要内容——“哥哥开厂赔两亿两”解释:“哥哥”——谐“割”音,指割地;“开”——开放四处通商口岸;“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厂,内销免税;“赔两亿两”——赔款两亿两白银。1.中日甲午战争是日本积极对外扩张,蓄谋侵略的结果。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2.《马关条约》规定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说明列强侵华从以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3.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探究·突破·升华课上互动重难探究要点一中日甲午战争[史料探究]史料一:1894年3月,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密令驻朝公使:“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前之急务,可采取任何手段。”史料二:倭人于近十年来,一意治兵,专师西法,倾其国力,购制船械,愈出愈精。中国限于财力,拘于部议,未能撒手举办,遂觉相形见绌。海军快船快炮太少,仅足守口,实难纵令海战。——李鸿章1894年《据实陈奏军情折》问题1:据史料一、二,分析日本为什么敢于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学生试答:提示:①经过明治维新,日本国力迅速增强,军事实力超越中国。②侵略中国,日本蓄谋已久。③中国军事实力尤其是海军实力落后。史料三:海军备款三千万,仅购数艘,而西太后即命提款,营构颐和园。问海军衙门所管何职,则颐和园之工程也。问题2:据史料三分析造成中国海军“实难纵令海战”的原因,说明了什么。学生试答:提示:原因:给慈禧太后贺寿,挪用海军经费,大修颐和园,中国海军建设已落后于日本。说明:清政府的政治腐败,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史论升华]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惨败的原因1.主观方面(1)清政府极端腐朽,社会制度落后。(2)战前,清政府不作认真准备,战争爆发后极力奉行“避战自保”的方针,贻误战机,如平壤之战、威海卫之战等。(3)慈禧太后在国家危难之秋,大搞万寿庆典,不惜挪用军费,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2.客观方面日本蓄谋已久,准备充分,实力略强;中国相对落后。综观中国的社会状况,与日本相比不仅在军事、经济和科技上落后,还在于政治制度上的腐败。要点二《马关条约》与《辛丑条约》的影响[史料探究]史料一: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中日《马关条约》问题1:史料一中日本取得了什么权益?对中国有什么严重的危害?学生试答:提示:权益:开设工厂。危害:利用中国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在中国销售,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更加直接、方便。史料二: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录用,亦不得开脱别给奖叙。——《辛丑条约》问题2:归纳史料二中列强对中国官吏的要求,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试答:提示:要求:于所属境内保平安;对反抗镇压不力的官员“即行革职,永不录用”。问题:说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史论升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1.鸦片战争后,英国等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第二批不平等条约,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3.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发展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4.八国联军侵华后,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阅读与思考]1.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提示:引导学生阅读材料,指出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中国的皇家园林瑰宝圆明园被英法联军付之一炬,大量财物被列强劫掠。2.联系所学知识思考,为什么上述现象在近代中国屡见不鲜?提示:一是因为中国太落后了,落后自然要挨打;二是当时中国的统治集团十分腐败,多数当权者害怕严酷的战争而惯于妥协苟安;三是长期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自我测评]1.近代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提示: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从此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858年签订的《天津条约》和1860年签订的《北京条约》使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再一次遭到破坏,侵略势力开始深入中国内地;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外国资本的输入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巨额赔款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只得大借外债;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巨额赔款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苦难,在北京设立的使馆区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总之,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华民族陷入了极其深重的民族危机中。2.联系史实,说说帝国主义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殖民地的原因。提示:帝国主义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殖民地固然有帝国主义列强内部矛盾重重等原因,但是更主要、更直接的原因则是中国人民英勇无畏的反抗侵略者的斗争,如1900年八国联军从天津进犯北京,遭到义和团的顽强阻击,使侵略者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强大力量。对点·反馈·巩固对点检测当堂反馈1.(2018·吉林东丰三中高一期末)与“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一诗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B.中日甲午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抗日战争解析:从材料中的“去年今日割台湾”可知,这是导致将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中日甲午战争,B项正确。答案:B2.19世纪90年代,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条约与19世纪40~60年代签订的条约相比,最显著的不同点是增加了()A.割地的面积B.赔款的数额C.开放的口岸D.列强办厂的特权解析:A、B、C三项内容是这两个时期条约的共同点,排除;《马关条约》增加的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内容是19世纪40~60年代签订的条约所没有的,D项正确。答案:D3.(2019·江西奉新一中高一期末)在义和团运动时期,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中国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通被称为“二毛子”;其他通洋学、懂洋语,以至用洋货者,被称为“三毛子”,以至“十毛子”等。由此可知,义和团运动()A.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B.具有盲目的排外性C.坚决捍卫了民族尊严D.打击了清朝的统治解析:从材料中将与西方有关的一切人都称为“毛子”可知,义和团带有浓厚的排外色彩,B项正确。答案:B4.1901年,某报纸刊登了一篇评论,抨击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与该评论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南京条约》的签订B.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C.《马关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的签订解析: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D项正确。答案:D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今次中国之问题,当以何者为基础而成和议乎?大率不外三策:一曰分割其领土,二曰变更其皇统,三曰扶植满洲政府是也……策之最易行者,莫如扶植满洲朝廷。而漫然扶植之,则亦不能绝后来之祸根,故论中国最终之处分,则瓜分之事,实无可逃避,而无奈瓜分政策,又不可遽行于今日。材料二:盖中国数千年在沉睡中,今也大梦将觉,渐有“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也”之思想。故义和团之运动,实由其爱国之心所发,以强中国、拒外人为目的者也。虽此次初起,无人才,无器械,一败涂地;然其始羽檄一飞,四方响应,非无故也。自今以往,此种精神,必更深入人心,弥漫全国。他日必有义和团之子孙,辇格林之炮,肩毛瑟之枪,以行今日义和团未竟之志者。材料三:故今之计,列强当以瓜分为最后之一定目的,而现时当一面设法,顺
本文标题:2020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课件 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255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