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学校语文学科课堂教学策略
1学校语文学科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的几个问题2祝贺与致敬诚挚祝贺小语学会成立三十周年!对小语会为推进中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致以崇高敬意!对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斯霞、霍懋征、袁瑢、袁微子、高惠莹、张田若、田本娜、朱作仁、丁有宽、李吉林等老一辈学者为有中国特色的小语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表示诚挚谢意!3学术的盛会---思考的基点反思总结、升华提高,凝聚共识、智慧共享。立足于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读懂学科、读懂教师、读懂学生,读懂中国的小语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三十而立)。三个发展:学生发展(语文教学是人生的奠基工程)智慧型教师发展学校的现代化发展(4重要意义立足于变革性实践的反思总结,找到共同话语,形成学术共同体的共识,围绕某些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深入讨论,才有可能不断提出新的观点和理论,并为不同学派的孕育形成搭建平台。5释题回到原点—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方式,是实现学生发展的主渠道。只有真正揭示课堂教学发展的内在规律,才能彻底摈弃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压抑学生发展,以及目前在急功近利价值取向影响下所造成学生虚假发展的严重弊端。“策略”区别于“模式”语文学科研究的独特性6研究与思考的主题对课堂教学教与学的行为分析,探讨通过课堂教学,学生是如何实现发展的。7发言提纲一、中国语言教学研究的历史审视二、理论的迷茫与实践的困惑三、发展性教学策略构建的方法论思考1.现代课堂教学研究的根本出发点2.关键:读懂变革性实践3.语言学习教学策略研究域的界定四、发展性教学策略的实施8一、中国语文教学研究的历史审视中国语言学习教学方式的三个发展阶段:古代:“积累”(关注学生语言材料的积累)近代:“训练”(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培养)现代:“陶冶”(关注学生整体语言素养的达成)9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进程审视历史审视目的:把握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改革实践之路四个阶段:1.1978年到1984年,清理“地基”,解放思想。2.1985年到1992年,”三个面向”,引进国外著述,开扩视野;启动了文革中一度中断的教育实验研究(议题:关注能力培养及教法改革).103.1993年到2000年,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如何基于中国化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验,形成符合本土特色的教学体制的基本框架和发展模式。依托一批具有本土特色的典型教育实验,(1)形成以“发展”为核心的研究主题,从对传统教育的改造提升到具有开拓创新型人才的培养;(2)从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哲学等多学科视角诠释教学现象及其本质;(3)形成了科学与人文互补的教育实验规范观(涌现若干典型的教育改革实验)。114.2001年至今国家规模的课程改革,为我国中小学全面介入教学改革与创新发展搭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实践研究平台。在古—今、东—西文化背景下,融通思想资源,超越体用之争,从知识移植走向文化的学术追求,走向学术自主性发展;打破固有的学科壁垒,多学科相互渗透、交流与对话;拓展以现代性为核心的广阔的问题域。12我国课堂教学近30年发生的深刻变化(创新点)1.在教学目标上(1)“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三个阶段的认识发展过程);(2)课堂教学目标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特点.2.教学内容的设计克服旧唯理智主义的知识观,在关注学科知识基础性的同时,强调与现实生活、学生经验的联系,强调实际应用,加强了方法、应用、探究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学科间的整合和综合。133.课堂教学进程安排“目标——策略——评价”“活动——体验——表现”现代教学更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中,在情感的体验中学习知识,完善人格。4.教学策略与方法的选择以参与、合作、探究、体验为特征,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14三个方面的根本转换:1.从关注结果的实效性(学生分数高低),进而关注过程的合理性,关注如何实现学生的差异发展。2.从对教师教学水平的分析,进而把握语文学科教学的基本规律。3.从评价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而揭示现代课堂教学的基本特色,形成教学的不同流派与风格。15语文教学研究坚持现代教学观、坚持改革创新,正实现从“工具论”向“发展论”的重要转换.16改革开放30年中国学校教学改革创新的研究特色1.批判与反思:基于对现实把握的敏锐的改革意识,解决现实问题的危机感。2.自觉寻求理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现代西方哲学、中国文化传统提供的思想源;3.依托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实验研究,现代教学基本命题的不断生成与确立;4.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结合,多学科交叉形成优势互补的学术群体,从而实现教学研究方法论的转型。17二、理论的迷茫与实践的困惑学科建设中坚持变革性实践的三个难题.1.面向真实的教育生活的困难。2.理论提升的困难。3.研究方法突破的困难。18A.当前我国中小学文教学策略实施中存在的几个误区1.关于创设情境的功能问题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价值功能:(1)激发学习动机(2)形成问题意识(3)培养知识迁移能力误区:仅将情境创设作为导入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一个手段,这是一种工具性价值观。192.关于“体验”问题问题在于:没有真正把握“体验”的内涵。“体验”的实质:改善学生自我观念、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实现认知与情感、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真善美的统一。203.关于合作学习的定位问题定位:通过实践活动基础上的主体合作与交往,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和学生社会化进程。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仅将合作学习作为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一个内容,没有充分认识到合作学习在发展学生社会性方面所具有的价值功能,导致小组合作的形式化倾向。21B.当前我国课堂教学改革中若干问题的争论(实践的困惑)1.教学的基础性问题2.教学面向生活实际问题3.课程与教学的文化性问题4.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的定位问题5.关于有效教学的标准问题6.群体发展还是个性差异发展7.教学中的指导与非指导8.如何看待班级授课制的改造9.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课堂教学的公平问题)10.强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还是强调批判和超越22观念上的争论在实践、活动基础上,通过合作与交往,促进学生差异发展.基于变革性实践,将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才能回答语言学转向、生活世界解释学及发生认识论对传统认识论若干问题提出的挑战,真正实现对传统认识论的超越23实践概念内涵特性的考察三个阶段,实现了从传统实践认识论向实践价值论的根本转向。古希腊亚里斯多德:基于人的理智发展的三种活动—理论活动(物理学、数学、神学—形而上学思辨)实践活动(伦理学,研究人的品性)制作活动(技艺学、修辞学)。这种活动是“自身为目的的理性活动”,由于自身的缘故而被展开,始于自身,为了自身,没有外在的利益,基于理性。是一种伦理行为、道德活动。24近代的工具理性论,无论唯理论还是经验论,其核心均造成人的存在本身的物化。马克思关于实践内涵的根本性超越.(1)着眼于人的生命活动、人的生存方式,这是本体论、存在论角度的分析(2)既要揭示规律,又要达到价值目的25突破点基于变革性实践的教学活动表现形态(1)区别于体现主客二分的外在的功利性活动,变革性实践的特质:A.批判性与建构性B.关注人的发展、人的生命及其价值26(2)教学实践活动的两个向度。一是学生对外部客观世界的认识;二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构成的社会性的交往活动。(3)教学实践活动的三种类型:一是认识活动,指向的是科学文化。二是交往活动,指向的是交往文化(合作文化).三是艺术活动,或称自由性活动,不仅包含视、听觉艺术,展现的是符号与生命的统一,指向的是艺术文化(精神文化)。27C.我们没有读懂中国教师的教学实践创新如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思想28三、中国语文学科发展性教学策略构建的方法论思考29(一)现代课堂教学研究的根本出发点关注学生的文化生存环境,关注教与学活动的方式,让学生获得真实的、真正的发展。30课堂教学改革的立论点关注学生的文化生存环境,关注教与学活动的方式,实现学生真实、真正的发展。从“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到“学会发展”,这正是在课堂教学观念层面上的一个实质性超越。31(二)关键:读懂变革性实践对李吉林情境教育思想的再认识情境教育通过创设情境,优化学生生存环境,使认知与情感结合,实现学生主动学习与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32李吉林情境教育思想的世界意义情境教育思想,将科学与人文统整,实现的是对教育过程人文、艺术的把握,对传统知识观的超越,对工具理性教学观的理性批判,解决的是一个世界性难题。33情境教学的创新点1.重新认识教学的本质2.重新认识语文学科的性质(文化性、实践性)3.重新建构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与策略形成了三个基本命题一是“回到生活”二是“创设情境”三是“活动体验”34“回到生活”。让语文教学回到真实的生活,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使语言符号学习与鲜活的生活经验链接,从而使语文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创设情境”。是对学生个体生命体验的尊重;是引导儿童从图画的色彩线条、音乐的旋律节奏中,通过联想和想象产生情感体验,使学生感受到教材描写的形象之美。35“活动体验”。创设了丰富生动的活动形式,形成了独特的体现学科特色的活动形态,这就是:以情境创设为主线的六大途径——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表演体会、语言描述、实物演示、生活展现。“生活”、“情境”、“活动”,恢复了语言学习的本真,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想象、表达、交往和创作,使学生从字、词、句的认知到整体语文素养的达成,从而实现语言美与生活美的统一。36(三)语言学习教学策略研究域的界定1.语言学习的学科性质的再认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争论语言学的视角---语言学习,是一种符号学习文化学的视角---语言学习,是一种建构性与生成性的文化372.语言学习的内在机制与学习特点问题不同的语文学习方式与教学策略的实效性言语学习的基本过程与学生言语学习独特性学生生活实践中言语学习的积累与领悟言语互动的学习机制,对话与交往与学生言语能力的生成学生个性差异发展与教学策略的多样选择语言的理性(概括性)与感性(艺术语言)关系及其培养个人经验与言语的理解和表达学生言语技能的有效训练语言的“社会化”与“个性化”特色38学生的学习方式特点是一种选择性学习是一种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体验性学习是一种反思性学习经历、感受、体验、探索393.语言学习教学的进程设计研究4.语言学习与教学策略的文化性问题现代语言学习,是一种建构性与生成性的文化。核心内涵理解与交流批判性思考审美体验关键的问题是:规范性与表述性关系40研究问题(1)语文学科的文化学特征分析(2)多元文化与语文课程资源开发问题研究(3)理解与交流方式和途径(4)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考(5)审美体验的方式与途径5.课堂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与语言学习教学内容的整合41四、发展性教学策略的实施发展性教学策略: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主动学习促进主体性发展的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1.发展性教学策略,是一种以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性为主要目标的教学策略,它体现主体教育思想,首先追求的是一种境界。2发展性教学策略构建的基础是对学科教学过程规律、学生学习内在机制及特点的把握。3.发展性教学策略有丰富多样的存在形态。42研究的定位—课堂教学的创新(1)教学内容体现知识的整合,联系生活实际,注意挖掘人文内涵。(2)学生学习活动设计合理;形成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培养(3)实施发展性教学策略,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度;合作学习与探讨的实效性;学生自主选择及差异发展;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43发展性教学策略的系统构成1.主体参与的教学策略2.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3.差异发展的教学策略4.体验成功的教学策略44构建有语文学科教学特色的学习策略对北京地区20所中小学21位语文学科骨干教师教学思想、教学经验的调查(2007.5).召开全国性学术研讨会(2007.11成都)创设语言情境策略
本文标题:学校语文学科课堂教学策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29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