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五节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单纯考查修辞手法的并不多,一般是同其他考点结合起来考查:一是在诗歌鉴赏中考查修辞使用及作用;二是在仿写、扩展语句中考查实际使用修辞手法的能力。而多年来的高考试题似乎对“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情有独钟。例1(2018·北京)在《红岩》《边城》《老人与海》中至少选择一部作品,用一组排比比喻句抒写你从中获得的教益。要求:至少写三句,每一句中都有比喻。120字左右。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讲评】示例:《红岩》中江姐是一枝傲雪的寒梅,她用宁死不屈的意志和凛然的民族大义告诉我什么是忠诚和奉献;《边城》中翠翠的爱情是一首美丽而凄婉的歌,她用痴情等待告诉我什么是纯真的爱;《老人与海》中桑地亚哥是一面精神旗帜,他用三天两夜的搏斗告诉我什么是真正的硬汉。[作答时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一是围绕“教益”展开写作,如可以从《边城》中读出人性的真善美,也可从《边城》中读出爱情的纯真;二是运用排比与比喻两种修辞手法;三是字数控制在120字左右。]例2(2016·山东)拖延症的表现是,在能够预料后果不良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一再推迟。请运用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写出拖延症的危害。不超过40个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讲评】示例:拖延症是生命的窃贼,它会在不知不觉中,盗取你的热情,偷走你的机会。[本题考查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从题干来看,拖延症的表现为“在能够预料后果不良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一再推迟”,据此可分析出拖延症的危害:它像窃贼一样,会使计划落空,会使热情消失,会将机会偷走,会使本来可以成功的事情失败。所以答题时,使用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把上述危害表述出来即可。]考纲在线正确、熟练、有效地使用语言文字。2.表达应用E(4)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简要解读“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应分两点理解:一是“常见的修辞手法”重在“常见”,《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规定了九种,这就给我们规定了修辞的考查范围。二是“正确使用”表明高考对考生的要求是“正确使用”的能力,而不是单纯考查概念术语、辨识等。培养正确使用修辞手法的能力。这里的能力是多方面的,简述之:就仿写题型而言,主要是审题能力,此外还有联想能力、驾驭语言的能力以及创造力;就“文学鉴赏”和“现代文阅读”而言,这两种题型主要是对修辞表达效果的考查,这就要求考生有很强的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特别是语境的分析,语境把握不住是很难理解修辞的表达效果的;就作文而言,是善于使用比喻、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来写作句子的能力,这就要求作文时增强自觉使用修辞手法的意识。我们要多与仿句、扩句和作文结合训练,在读、写的实践中学会正确使用修辞手法,从而提高实战能力。一、《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规定的九种常见修辞手法一览表二、几种易混修辞格的辨析1.比喻和比拟比喻和比拟,都是增强语言形象性的修辞手段,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方式。(1)性质、作用不同:比喻强调的是甲乙两物的相似性,是用喻体比本体,重点在“喻”,而比拟却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摹写本体,重点在“拟”。(2)句式结构不同:比喻句由本体、喻体和喻词三部分组成。借喻虽然不出现喻词和本体,但可以变换为有喻词和本体的明喻、暗喻。不管是哪一种比喻,始终都有喻体;比拟句主要是借助想象,将本体模拟为人的或物的某种行为、动作或情态,不论是拟人,还是拟物,始终都无拟体。2.借喻与借代借喻和借代都是以借体代本体,本体不出现。它们的区别有两点:(1)借喻重在比方,可换成明喻;借代重在指称,不能换成明喻。例如:①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②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例①“完美的苍蝇”就是借喻,喻指那些反动的家伙。换成明喻,可以写成“反动的家伙像苍蝇”的形式。例②“干戈”“延安”就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干戈”代抗日战争,“延安”代中国共产党。这是用具体的事物代抽象的事物,是不能换成明喻的。(2)借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具有相似性,借代的本体与借体之间具有相关性。3.排比与对偶排比与对偶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三点:(1)排比是三项或三项以上的连说,而对偶则是两项的对说。(2)排比不限字数,句式大体整齐即可;对偶不仅要求两联字数相等,还要求结构一致。(3)排比中常含有反复出现的词语,对偶中则力求避免同字反复的现象。4.设问与反问设问和反问都是“明知故问”,在这一点上,它们不同于疑问句。二者的主要区别是:(1)设问自问自答,一般有问必答;反问则可以不答,实际上也不需要作答,但是答案已十分明确。(2)设问句后要用问号,反问句后可以用问号,如感情强烈,可以用叹号。三、明确修辞的表达效果,培养使用修辞的能力明确九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是判断其使用正误、优劣的前提。九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如下:(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繁为简洁。(2)比拟:把物拟做人或把人拟做物,使形象栩栩如生,使语言生动形象。(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4)夸张: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展开丰富的联想,以创造意境。(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词,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6)排比:叙事透辟,条分缕析;结构紧凑,文意贯通;语气强劲,抒情强烈。(7)反复:强调感情,表达思想,增强气势。(8)设问: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9)反问:加强语气,加重语势。激发感情,加深印象。培养使用修辞手法的能力,不仅包括审题能力,还应包括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特别是语境分析能力。语境中往往隐含的信息较多,如果捕捉不住,拟写的语句是不会符合要求的,当然还有具体的操作能力,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等等。设题角度Ⅰ:对常见修辞手法的判定1.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人生就是一条船,它的首次航行目标必定是那座神秘的码头,慈祥的外婆就住在码头上。B.天蓝得可爱,仿佛一汪水似的,太阳更有精神了,岸上有三棵杨树,淡淡的影子在水里摇曳着。C.雅舍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四射,月光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D.江南小镇有过浮沉荣辱,但未曾摆出过太堂皇的场面,因此也不容易产生类似于朱雀桥的沧桑之感。※【答案讲评】D(将“江南小镇”与“朱雀桥”进行比较,并没有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C项中,本体是“月亮”,喻体是“红盘”。)设题角度Ⅱ:修辞与选用、仿用、扩展相结合2.仿照下面的示例,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另外选择一种事物,表达一种善意。沙发人家都说,我的模样好像表示“请坐请坐”,其实不是,这是一种“让我抱抱你”的姿势。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讲评】示例:扶手人家都说我的模样好像表示“请走请走”,其实不是,这是一种“让我牵牵你”的邀请。3.唐诗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提起唐诗,我们就有一种齿颊生香的感觉。唐诗以其美的意境、美的形象、美的情趣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唐诗中,哪一句最打动你的心灵,引起你的共鸣?请从以下三句中任选一句作为开头,用令人动情的笔墨进行抒写。(1)唐朝的离别苦。(2)唐朝的诗人清高。(3)唐朝的月明。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结合相关诗歌;不少于100个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讲评】示例:(1)唐朝的离别苦。“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离愁化作一场朝雨,淋湿驿道上的尘土,洗掉柳树上的尘雾,行人开始远行。折尽柳条留不住的,是伊人的脚步;挽断罗衣留不住的,是岁月的裙袂。一曲离歌,两行热泪,“君向潇湘我向秦”。“西出阳关无故人”,那么何地再逢君呢?(2)唐朝的诗人清高。“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壶酒,一把剑,一轮残月。一路狂舞,一路豪饮,一路吐胸怀。舞出一颗盛唐的剑胆,饮出一位诗坛的谪仙。醉卧长安,天子难寻,不用粉饰,不为虚名。喜笑悲欢气傲然,“九万里风鹏正举”。沧海一声笑,磊落两袖风。散发弄扁舟,踏遍祖国河山,一生哪肯摧眉折腰?(3)唐朝的月明。“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不知谁在春江花月夜里,第一个望见了月亮,从此皎洁的月,夜夜照亮无寐人的寂寥。床前的月光如霜似露,永远铺在游子心头。月是思妇的牵挂,在捣衣声声中,夜夜减清辉。月是孤独人的酒友,徘徊着与举杯者对影成三人。修辞手法题的解题技巧:1.落实概念,知晓作用。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的特点、形式和作用,以此作为答题的前提。2.结合语境,确认手法。在考查修辞手法时,命题人往往为每一个选项创设一个特定的语境,考生需要结合具体语境,确认该句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3.提高思维能力,加强修辞的使用。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而思想是思维的结果。因此,近年来高考对修辞使用能力的考查与其说是考查语言应用能力,不如说是考查思维能力;要写得出,写得对,首先要想得出,想得对。有些考生写不出恰当的比喻句,不是因为不懂比喻手法,也不是语言表达能力差,而是思维能力不够,想不出恰当的喻体。因此,要提高修辞使用能力,关键是要提高思维能力,尤其是联想、想象能力。修辞,扩展与压缩考点集训(主、客观题18道)第八课时模块一:使用修辞手法演练1.下列诗句中,与所用修辞手法相互对应的一项是()古诗歌常因为修辞之妙而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如“________”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________”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________”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________”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①梨花千树雪②旅雁还应厌后行③长安不见使人愁④天台四万八千丈A.③①②④B.②④③①C.①②③④D.④③①②※【答案讲评】A(①将“梨花”比作“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②把出门在外的游子当成旅雁来写,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③“长安”借指朝廷,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④用“四万八千丈”来凸显天台的高,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2.我们在诗歌中接触到大量富有文化内涵的专有名词,请你从下面名词中任选一个作为陈述对象,为所给的上联写一句下联。橘子洲洞庭湖易水河上联:康河桥边多情游子作别西天云彩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讲评】示例:橘子洲头热血青年指点苍茫江山易水河边豪侠刺客高唱壮士悲歌3.请用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说明推广街区制的好处。不超过40个字。眼下城市里规模庞大的小区和一些高楼深院成了城市道路的“拦路虎”,不仅市民出行不便,还阻滞南来北往、东奔西跑的车流,导致交通堵塞,影响城市正常运转。推广街区制,开放封闭的小区和机关大院,可对有限的道路资源进行科学配置,形成城市交通合理便捷的路网,方便市民出行,畅通车辆往来。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讲评】示例:城里的大街小巷就如同人体血管一样,推广街区制,就是让城市“血管”流畅,保证城市正常运转。4.“读其文,想见其为人。”请从以下几位作者中,任选一位,以“________,我想对你说”为开头,结合自己对作者的了解,写一段话。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80个字。人物:屈原司马迁苏轼曹雪芹朱自清沈从文海明威马丁·路德·金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讲评】示例:苏轼,我想对你说:你的多情造就了你的豪放,你的豪放造就了你的豁达,你的豁达造就了你的洒脱。你是我的榜样,也是亿万中国人的榜样。因为有你,我们的世界绚丽多姿;因为有你,我们的文学丰富多彩。5.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不超过80字。雪寒风疲惫路灯答:________
本文标题:2020版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单元 语言文字应用 第五节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348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