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战略管理讲授大纲(PPT174)
《战略管理》讲授大纲第一章企业经营战略总论第一节企业经营战略的产业与发展一、战略概念二、产生与发展三、企业面临着外部环境的十大挑战第二节企业经营战略的涵义、层次结构及战略管理过程模型一、涵义二、企业战略的基本特征是:三、企业战略的层次结构(见图1.2)四、战略管理过程的模型(见图1.3第三节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性一、企业经营战略正确与否是关系到一个企业生死存亡或兴衰成败的关键问题。二、战略就是筹划未来,这是现代经济活动的必备条件三、企业战略是企业发展的方向,赋予企业理想和活力,是企业职工奋斗的目标。第四节企业经营思想、经营目标、企业使命一、企业经营思想二、企业经营战略目标三、企业使命(企业任务)第五节企业战略思维的模式一、战略思维方法1、系统性思维2、超前性思维3、创造性思维二、战略思维的两种基本模式(战略管理理论的两大学派)1、战略思维的工业组织模式2、战略思维的资源依赖模式三、战略思维的整合模式第二章企业战略态势分析第一节企业外部环境分析一、宏观环境分析二、行业环境分析三、竞争对手分析四、外部环境分析技巧第二节企业内部条件分析一、内部资源评估二、价值链分析(ValueChainanalysis)三、资源利用三、资源有效性分析四、资源的效率五、资源控制六、资源控制七、财务分析《企业战略管理》书上P.85~87八、比较分析九、评价结果(资源平衡分析)十、内部环境分析技巧第三节SWOT分析(斯沃特分析)第四节企业核心能力第三节企业基本竞争战略一、竞争优势分析法二、三种基本竞争战略五、三种战略的不同要求见表3-3六、三种战略的风险见表3-4七、基本竞争战略的运用第四节波士顿矩阵战略(P.135)第五节不同行业的竞争战略一、分散行业中的企业竞争战略二、新兴行业中的企业竞争战略三、成熟行业中的企业竞争战略四、衰退行业中的企业竞争战略第六节企业购并战略一、企业购并概念二、企业购并的类型三、企业购并的动因四、企业购并对美国经济的积极影响及对我们的启示五、企业购并的程序六、企业购并具体实施策略第七节战略联盟一、战略联盟的概念和特点二、战略联盟组建的动因三、战略联盟的形式四、组建战略联盟应注意的问题第八节兰切斯特战略一、兰切斯特第一法则二、兰切斯特第二法则三、兰切斯特战略在市场营销中的运用第九节内部管理型战略与外部交易型战略的综合运用一、概念二、内部管理型战略三、外部交易型战略四、两种战略的综合运用第一章企业经营战略总论第一节企业经营战略的产业与发展一、战略概念战略——军事术语,它是基于对战争双方的分析上判断而作出的对全局范围的筹划和指导。什么是战略?·指导所有其他行为的工具·全面指挥的艺术和科学·有限资源的有效部署·战略就是为追求极具重要性的长期目标而对有限资源进行管理和分配的一门艺术。“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用尽天时地利人和,古今中外的战争史都证明了战略的重要性。即战争的胜败首先取决于战略的正确与否。返回中国古代《孙子兵法》中对战略有许多精辟论述。完全适合于企业竞争。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孙子兵法。计篇》)。孙子把决定和影响战争胜负主要因素概括为“五事”、“七计”,并且说“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夫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孙子兵法。计篇》)。《孙子兵法》在千百年战争实践中证明这一论述是完全正确的。在企业竞争中对胜负的判断也是如此。下面把“五事”、“七计”在军事斗争和企业竞争中的表现做一比较(见下表)返回返回“五事”与企业竞争五事军事斗争企业竞争道战争是否争议;上下企业经营是否符合国家政策意志是否统一;导向经营方针是否符合世界要求;管理思想、方法是否先进天自然气候及客观形势企业所处的政治、经济、政策、法律等条件地地形地势企业地理位置、资源状况、布局、市场、交通将将帅的智、信、仁、企业领导的素质及能力勇、严法军令法规企业体制和规章制度返回“七计”与企业竞争七计军事斗争企业竞争主孰有道国君是否贤明、战争企业领导是否能够进行英明的领导是否获得民众支持;将孰有能将帅是否有才能企业管理者的德才素质天孰有德交战那一方占据有利企业所处政治、经济环境及地理位置的作战地形是否有利法令孰行将帅的命令和军规是企业体制规章制度、领导指令的有效否贯彻执行贯彻情况兵众孰强哪方军队实力强盛企业全体人员素质是否提高士卒孰练士兵的训练水平企业内部技术创新、业务开拓能力培养和提高赏罚孰明军规、军令是否赏罚企业的奖惩制度适用性及执行情况分明以上这些胜负决定因素也说明:企业要使经营取得成功,关键凭企业自身的素质和实力。因此把握竞争胜负决定因素,并使其优于对手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卓有成效的企业战略的关键宏观经济上战略正确与否微观经济上战略正确与否进入现代社会以来战略一词逐渐被人们广泛应用于军事以外的领域,包括政治、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等。战略也就演变成为泛指重点的带全局性或决定全局的谋划。返回二、产生与发展从时间上看,它萌芽于20世纪30年代,形成于60~70年代,从国家来说,它产生于经济发达的美国,1938年美国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在《经理的职能》一书中首次提出企业战略的问题——战略因素理论。60年代以来战略管理理论经历了以下五代发展过程。1.60年代初第一代战略管理理论出现——资源配置战略学派。1962年美国企业经营史学家钱德勒出版了《战略与结构》一书,第一次给企业经营战略下定义“决定企业的长期基本目标与目的,选择企业达到这些目标所循的途径,并为实现这些目标与途径而对企业重要资源进行分配”,这一概念着重于企业成长方式和资源管理主要贡献在于为企业战略管理研究开辟了道路,奠定了基础。1965美国学者安索夫中版了《企业战略论》首次提出战略管理是企业制胜的关键。返回2.80年代初第二代战略管理理论出现——竞争战略学派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1980年出版了《竞争战略》1985年出版了竞争优势提出了“行业五种竞争力的分析模型以及基本竞争战略模型。3.80年代中第三代战略管理理论出现——精雕战略,加拿大管理学家明茨伯格指出战略必须随环境变化而不断调整。提出战略是由五种规范的定义阐明的(1)战略是一种计划;(2)战略是一种决策;(3)战略是一种模式;(4)战略是一种定位;(5)战略是一种观念。4.80年代末90年代初第四代战略管理理论——企业资源观战略学派(企业核心能力战略论)普洛哈拉德和哈默尔提出波特的五种竞争力模型过分强调对环境的分析,缺乏对企业内部能力的分析即实现战略的基础。他们提出核心能力才是企业竞争优势之源,核心能力的培育,成长和运用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本。5.20世纪末第五代战略管理理论分析和评价前几代战略管理理返回返回论的基础上米歇尔在《危机中的战略》一书中提出了满足用户需求为最高目标依靠良好的预见能力适应环境的动态变化的理论模型。我国企业战略管理规律是以核心能力为基础,能适应预见到的技术,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规律,以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需求为最高准则,依靠广大职工的共同参与,进行企业的战略规划和内部计划,使企业有计划协调地发展。见图所示。返回三、企业面临着外部环境方面十大挑战1.变化加速2.竞争加剧3.经济的全球化加强4.科技进步加速5.劳动力的变化6.资源缺乏7.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变8.动荡不安的市场和经济环境9.社会各界对企业日益增长的要求10.战略管理的环境变得日益复杂。返回四、21世纪企业环境会怎样变化?1.知识化2.虚拟化3.模块化4.网络化5.反中介化6.集中化7.创新化8.产销一体化9.全球化10.协调化。返回第二节企业经营战略的涵义、层次结构及战略管理过程模型一、涵义企业战略是对企业长远发展所作出的全局性谋划。具体涵义是:在外部分析的基础上,用机遇和威胁评价企业现在和未来的环境;在内部分析的基础上,用优势和劣势评价企业现有的和未来能够具备的能力,进而选择和确定企业的长远发展方向,战略目标和总体战略,制定和选择实现目标的战略计划和行动方案,并加以实施。企业战略是企业面对激烈变化,严峻挑战的环境,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的谋划。企业战略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实现竞争优势。返回二、企业战略的基本特征是:1.长期性和全局性2.创新性和竞争性3.风险性和应变性返回三、企业战略的层次结构(见图1.2)返回战略管理过程的模型(见图1_3)返回第三节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性一、企业经营战略正确与否是关系到一个企业生死存亡或兴衰成败的关键问题。二、战略就是筹划未来,这是现代经济活动的必备条件三、企业战略是企业发展的方向,赋予企业理想和活力,是企业职工奋斗的目标。返回第四节企业经营思想、经营目标、企业使命一、企业经营思想1.企业经营思想概念即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指导思想或实现企业目标,指导企业决策、贯彻企业方针求得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思想,它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说明(1)企业经营思想是企业经营的哲学(2)企业经营思想的着眼点在未来(3)企业经营思想表明了企业经营的重点及企业家的价值观。返回2.企业经营应当树立八个思想观念(1)信息观念(2)时机观念(3)竞争观念(4)创新观念(5)质量观念(6)长远发展观念(7)资本经营观念(8)人才开发观念返回二、企业经营战略目标1.企业长期经营目标的概念企业经营目标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按照企业经营思想考虑到企业的内外条件和可能,沿其经营方向所要预期达到的理想成果,它经常以产量、品种、质量、销售收入、资金利润率和市场占有率等指标的未来发展规模和速度来表示。返回2.企业长期经营目标的内容(1)企业盈利能力(2)生产效率(3)市场竞争地位(4)产品结构(5)财务状况(6)企业的建设和发展(7)企业的技术水平(8)人力资源的开发(9)职工福利(10)社会责任的目标返回三、企业使命(企业任务)企业使命就是阐明企业组织的根本性质与存在理由,说明组织业务的宗旨,哲学、信念原则,根据组织的意愿及服务对象的性质揭示组织的长期发展前景为企业目标的确立与战略的制定提供依据。1.确定企业任务的重要性我们的企业是干什么的?或我们的任务是什么?这是所有企业战略面临的基本问题。2.企业精心制定书面任务陈述的目的如下:(1)保证整个企业经营目的一致性(2)为配置企业资源提供基础或标准(3)建立统一的企业范围或环境,(共同语言和企业文化)志同道合返回(4)通过集中的表述,使员工认识企业的目标的发展方向(5)使企业的经营目的具体化,并将这些目的转变为目标,以便使成本,时间和绩效得到评估和控制。3.任务陈述九要素(1)用户、公司的用户是谁?(2)产品或服务,公司的主要产品或服务项目是什么?(3)市场,公司在哪些地域竞争?(4)技术,公司的技术是否最新的?(5)对生存、增长和盈利的关切,公司是否努力实现业务的增长和良好的财务状况?(6)观念,公司的经营宗旨,基本信念,价值观,志向和道德倾向是什么?(7)自我认知,公司最独特的能力或最主要的竞争优势是什么?返回(8)对公众形象的关切,公司是否对社会、社区和环境负责?(9)对雇员的关心,公司是否视雇员为宝贵的资产?这几个方面是绝大多数企业所共同关注和重视的,是构成企业使命表述的基本要素。4.用户导向,从市场需要出发来确定企业经营领域决定企业经营什么、生产什么,以及企业是否兴旺的是用户想买什么,而且用户所购买和珍视的永远不是产品而总是效用需要,即产品或服务对他们的功用,用户是企业的基础,用户的需要就是企业宗旨是用户或决定了企业的存在例如(DHL)。返回第五节企业战略思维的模式一、战略思维方法战略思维是系统性思维、超前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统一1、系统性思维企业及其活动的系统性决定了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系统性思维特点是:(1)全方位整体性;(2)时空统一性;(3)无限开放性2、超前性思维是面向未来,超越客观
本文标题:战略管理讲授大纲(PPT17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62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