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专题四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3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探索学习任务核心素养1.描述与分类: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论十大关系》的基本内容。2.解释与论证:《论十大关系》提出的背景及意义。3.预测与选择:如何协调好各种比例关系,如何处理好各种权力和利益关系。4.辨析与评价:向外国学习的正确态度。1.政治认同:认可和拥护我国处理经济发展中的各项关系的决策。2.科学精神:了解《论十大关系》提出的背景,知道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理解《论十大关系》的基本内容。3.法治意识:学习、遵守和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相关法律法规。4.公共参与:学会处理好经济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自主探新知预习一、从“基本照抄”到“以苏为鉴”《论十大关系》提出的背景(1)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过几年的国民经济恢复,从1953年开始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并于1956年基本建立起制度。(2)随着苏联国内问题的暴露,怎样借鉴苏联经验、少走弯路,成为当时我国必须认真思考、解决的问题。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一、从“基本照抄”到“以苏为鉴”(3)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毛泽东在1956年4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题为《》的报告。在这一报告中,毛泽东集中阐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成果。论十大关系一、从“基本照抄”到“以苏为鉴”[想一想]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对待苏联经验问题上,为什么会发生变化?提示:斯大林逝世后,长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遇到了严峻的挑战,毛泽东敏锐地看到苏联模式的局限性,在1955年底提出了“以苏为鉴”的问题,改变了对苏联经验“基本照抄”的做法。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1.基本方针:调动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这是贯穿《》全篇的中心思想。2.具体内容国内工人和农民:力量中间势力:可以争取的力量反动势力:尽量争取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国际一切的力量都要团结不中立的可以争取为的也可以分化和利用论十大关系国内外的一切积极因素反动基本可以团结中立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判一判]根据基本方针,调动积极因素就是调动一切直接的力量为建设国家而奋斗。()提示:错误。建设国家过程中,要调动的力量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力量。三、协调比例关系1.正确处理重工业和、之间的关系,沿海工业和__________之间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建设之间的关系,事关我国经济发展的全局。2.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强调,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的生产,但是决不可以因此忽视_________尤其是粮食的生产;要按照的次序来安排国民经济计划,使重工业的发展有可靠的基础。轻工业农业内地工业国防重工业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农轻重三、协调比例关系[想一想]安排国民经济计划时,要将哪个产业放在首位?提示:根据农轻重的次序,放在首位的是农业。四、正确处理各种权力和利益关系1.正确处理、生产单位和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和之间的关系,直接关系到各方积极性的调动和提高,是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因素。2.关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毛泽东强调,要在坚持___________的前提下,扩大地方的权力,以正确处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和两个积极性。国家个人中央集权地方分权中央统一领导中央地方五、向外国学习1.正确对待外国经验,,对于加速本国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学习方针:一切、一切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有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洋为中用民族国家分析批判五、向外国学习[想一想]向外国学习时,“全面学习”和“辩证学习”分别是指什么?提示:“全面学习”指要学习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要学习政治、经济、科学等各个领域的好东西。“辩证学习”指对外国的东西要一分为二地学习,分清其中的长处与短处。合作攻重难探究全面领会《论十大关系》[创设情景]在国内,工人和农民是基本力量。中间势力是可以争取的力量。反动势力虽是一种消极因素,但是我们仍然要做好工作,尽量争取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在国际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都要团结,不中立的可以争取为中立,反动的也可以分化和利用。[探究任务]1.(描述与分类·科学精神)上述材料信息,说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什么内容或主题?提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调动国内外的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2.(预测与选择·公共参与)上述内容或主题贯穿于《论十大关系》中,其中的哪些关系还可以指导我国当前的经济建设?提示:如重工业与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等。[探究总结]全面认识《论十大关系》(1)背景:国际国内的新形势和新情况,给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任务。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就是借鉴苏联的经验教训,总结我国建国初期的经验,为探索出一条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而作。(2)主要内容:《论十大关系》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带有全局性的以下十个问题: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其中,前五个关系主要是经济关系,后五个关系主要是政治关系。(3)中心:论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正确处理的各种矛盾关系,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阐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基本方针和政策;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4)意义:《论十大关系》规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其中多数政策主张,直至今天,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是以苏为鉴,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结果,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体实践的结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是借鉴苏联的经验教训,总结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验,为探索出一条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而作的。下列对《论十大关系》表述正确的是()①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带有全局性的十个问题②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基本方针和政策③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正确处理的矛盾关系④科学阐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思维建模]审设问考查对《论十大关系》的正确理解。审材料注意材料中的时间,即内容指向建国初期的问题,而不是其他时期。审选项④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不是毛泽东提出的,故排除;①②③都是对《论十大关系》的正确分析,故入选。定答案A贯穿《论十大关系》全篇的中心思想是()A.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加快进行社会主义建设B.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C.全国一盘棋,统筹国家各项建设D.团结一致,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B[依教材知识可知,《论十大关系》的中心思想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即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故选B项。A、C、D三项不符合题意。]如何处理各种关系[创设情景]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一次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的讲话,史称《论十大关系》,其中提出的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之间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事关我国经济发展的全局,直到今天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探究任务]1.(解释与论证·科学精神)为什么要促进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协调发展?提示:①我国的工业多分布于沿海,这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不合理的布局,协调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的关系正是改变这一不合理布局的需要。②当时社会主义中国还处于一个非常复杂、不安定的国际环境中,维护新中国安全,出于战备的需要也必须协调好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之间的关系。③协调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的布局,事关我国经济建设的全局。2.(预测与选择·科学精神)经济的发展对国防建设有何影响?提示: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物质基础,要加强国防建设,必须首先加强经济建设。3.(预测与选择·科学精神)在我国经济发展全局中,我们应该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提示:要在坚持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地方的权力,以正确处理好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的积极性。[探究总结]1.准确理解协调比例关系(1)协调哪些比例关系:协调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之间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之间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之间的关系。(2)协调这三个关系的重要性:事关我国经济发展的全局。(3)具体如何协调这三个关系①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但是决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要按照农轻重的次序来安排国民经济计划,使重工业的发展有可靠的基础。②为了改变历史形成的不合理的工业布局和战备的需要,要大力发展内地工业,但要利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基础,使我们更有力量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③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础,为了加强国防建设,必须首先加强经济建设。2.全面理解正确处理各种权力和利益关系(1)具体包括哪些关系:正确处理国家、生产单位和个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之间的关系。(2)正确处理这些关系的意义:它们直接关系到各方积极性的调动和提高,是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因素。(3)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①关于国家、生产单位和个人之间的关系,毛泽东指出,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必须三者兼顾,不能只顾一头。②关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毛泽东强调,要在坚持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地方的权力,以正确处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经济关系有五大关系,最重要的就是工业与农业这两个产业的关系。正确处理工业与农业的关系,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这是毛泽东探索中国的建设道路时首先考虑的问题,也是这篇讲话中首先阐述的关系。(1)毛泽东同志是如何阐述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关系的?(2)上述阐述对我国当今经济建设有何积极意义?[思维建模]审设问本题考查对毛泽东关于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关系的论述的理解能力。审材料材料中毛泽东强调正确处理工业与农业关系的重要性,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仍然有积极意义。定思路第(1)问,根据毛泽东的论述,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但要按照农轻重的次序来安排国民经济计划。第(2)问,答案具有开放性,但要围绕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来组织答案。[答案](1)毛泽东指出,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但是决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也就无法发展重工业。要按照农轻重的次序来安排国民经济计划,使重工业的发展有可靠的基础。(2)①毛泽东对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关系的论述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仍有积极的指导意义。经济建设要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立足全局、统筹发展。②毛泽东强调要发展重工业,如今我们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毛泽东强调不能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我们把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生产作为重中之重,作为基础的基础。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论述了事关我国经济发展全局的三大比例关系,它们是()A.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之间的关系,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之间的关系,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之间的关系B.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之间的关系,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C.国家、生产单位和个人之间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之间的关系,重工业与轻工业、农业之间的关系D.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之间的关系,中国与外国之间的关系,革命与反革命之间的关系A[本题考查协调比例关系的内容。本题要求的是“事关我国经济发展全局的三大比例关系”,这三大关系是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专题4 3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探索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672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