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1页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2页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第3页课程导学第4页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识记联系的含义、普遍性和客观性2.理解联系的多样性3.结合生活实例,运用相关原理,分析生存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4.树立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孤立观科学精神: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人在客观联系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政治认同:联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第5页第6页1.联系的普遍性(1)原理: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2)方法论要求: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第7页2.联系的客观性(1)原理: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方法论要求: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第8页3.联系的多样性(1)原理: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2)方法论要求: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第9页基础研读第10页一、联系的普遍性1.联系的含义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2.联系的普遍性(1)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__________的联系。(2)每一事物内部的________、________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3)世界是一个________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第11页二、联系的客观性1.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所________的,不以________为转移。2.体现________的联系和________的联系都是客观的。3.基本要求要从事物__________中把握事物,切忌__________。第12页【点拨】(1)联系的客观性、发展的必然性、矛盾的客观性都根源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2)在实践中人们可以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其根据是事物的固有联系以及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而不是自己的需要。第13页三、联系的多样性1.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把握联系的________,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2.表现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第14页3.要求(1)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转移。(2)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________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________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________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第15页自我校对一、1.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2.(1)这样或那样(2)各个部分要素(3)普遍联系二、1.固有人的意志2.自在事物人为事物3.固有的联系主观随意性三、1.多样性3.(1)时间地点条件(2)主观外部有利第16页1.凡是辩证法都是正确的和科学的。()【分析】辩证法有唯物辩证法和唯心辩证法之分,笼统地说辩证法是正确的和科学的是不准确的。×第17页2.联系具有客观性,所以联系是永恒不变的,人们无法改变。()【分析】联系具有客观性,但是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第18页3.联系是普遍的,因此,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分析】联系是普遍的,但联系是有条件的,并不是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具体两个事物产生联系是需要条件的,比如老师教你,所以你们成为师生关系。×第19页4.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分析】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有条件的。×第20页5.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分析】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第21页知能综合第22页知识点一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情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习近平总书记从实现民族复兴、增进人民福祉的战略高度,首次提出“健康优先”这一全新的发展理念,成为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吹响了建设健康中国的集结号。新的号角吹响,社会经济发展的观念必将产生积极变化。经济发展与人民健康应该相互促进。搞好经济建设是基础,可以为健康提供物质条件,健康水平的提高又将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第23页►问题探究:习近平讲话蕴含哪些“唯物辩证法”原理?第24页【答案】(1)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2)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全民健康与全面小康、民族复兴之间;全民健康和经济发展之间;新时期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中基层、改革创新、预防、中西医、人民之间,存在普遍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3)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第25页1.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是以承认事物之间的区别为前提的。事物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这是事物的本来面貌。如果只见区别不见联系,就会把本来有联系的事物孤立起来,这是形而上学的特征之一;如果只见联系不见区别,就会抹杀事物之间的界限,把世界看成毫无区别的一团混沌,这是相对主义的特征之一。第26页【特别提醒】普遍联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世界上没有不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的事物。但是世界上每一具体事物的联系又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第27页2.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是不矛盾的(1)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2)对联系问题我们既要坚持唯物主义,又要坚持辩证法。人们改变事物联系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必须以坚持事物的客观性为前提。第28页(3)所谓人们可以改变事物联系的状态,只是改变了事物联系的具体形式,并不是从根本上取消了事物自身的客观联系。如果否认了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任何新的具体联系都不可能建立。【特别提醒】(1)联系具有普遍性,并不意味着联系是无条件的、任何两个事物都有联系;也不意味着联系都是必然的,事物之间也存在偶然的联系。因此“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或“任何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必然的联系”的说法是错误的。第29页(2)联系具有客观性,并不表明人们不能建立起新的具体的联系。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3)联系具有客观性,但不意味着联系是固定不变的。(4)人为事物的联系≠主观联系,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存在的联系,而主观联系是主观臆造的根本不存在的联系。(5)联系具有客观性,所以联系是不能被“创造”“改造”或“消灭”的,我们可以说“建立联系”“联系是可变的”“联系是多样的”。第30页在过去10年里,格陵兰冰川融化的速度正在不断加快。科学家警告说,这一现象将会导致海平面升高,并导致世界各地出现更多严重的洪涝灾害和暴风雨,而且也会影响到动植物的生长、珊瑚礁的形成、飓风的威力、干旱现象、气流变化以及区域性气候等。上述材料体现的哲理是()第31页A.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B.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C.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联系D.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第32页【解析】本题考查联系的普遍性知识。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说法错误。故选A项。【答案】A第33页由于人口的迅速增长,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滥用和对环境影响的加剧,地球上正面临着主要由人类引起的生物多样性灭绝的浩劫。物种的灭绝速率比其历史上的自然过程加快了约1000倍,热带雨林每年以约80000平方公里(相当于奥地利整个国家的面积)的速度消失。这体现了()A.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具有主观性C.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就是其固定性和无法改变性D.事物的客观联系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第34页【解析】题意主要表明联系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A项符合题意。人为事物的联系虽然是人类实践的产物,但仍具有客观性,而且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B、C两项表述错误。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有条件的,D项表述错误。故选A项。【答案】A第35页自己本身并不生产商品,却可以通过提供一种交易空间或场所促成双方或多方客户间的交易,收取恰当的费用而获得收益。这种被定义为“平台经济”的商业模式正随着苹果公司、谷歌公司等“平台企业”的成功而在全球风行。“平台经济”的发展说明()A.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前提B.人们能够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C.事物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D.人为事物的联系正在取代事物的客观联系第36页【解析】联系具有客观性,但人在客观联系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从而建立新的联系。材料中“平台经济”的发展就是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B项符合题意,D项是错误的。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前提,A项是错误的。C项与材料内容不符。故选B项。【答案】B第37页知识点二联系的多样性情景太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理念。“一带一路”中国太极文化世界行暨中国艺术家代表团春节慰问美洲行活动洛杉矶站于2019年2月17日圆满落幕。此次活动向全世界推广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向海外更大限度地传播中国文化软实力,传播和谐共赢的中国智慧,同时为促进全球文化协调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巨大的力量。太极文化源于中国,属于世界。不断为世界民众所接受的太极文化必将在扩大中外文化交流、夯实“一带一路”路基、加强合作共赢与政治互信、第38页增进各国人民美好情谊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中国太极文化美洲行活动以太极为载体,向美国民众分享太极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的独特魅力,促进了中美两国人民的互相信任和相互了解。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推广和普及太极拳,此次活动中,太极专家团本着科学化、规范化、简易化的原则,在现有24式太极拳的基础上,从各流派太极拳中最为核心的“八法五步”技术入手,对太极拳进行了系统的提炼和整理。同时,以太极拳“八法五步”、太极文化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引导学员通过太极拳体悟太极文化,让学员应用太极思维练习太极拳,在提高太极拳的健身价值的同时,发挥太极拳的文化价值。第39页►问题探究:太极文化扩大了中美文化交流,也增进了两国友谊和政治互信,我们要让太极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各地。运用“联系的多样性原理”加以说明。第40页【答案】(1)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等,既要看到那些直接的、眼前的联系,同时又不能忽视那些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太极文化走向世界,在推动文化创新、增进文化交流的同时,也加强了各国间的政治互信和合作共赢。(2)应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只有充分利用有利于太极文化传播的各种主客观条件、内外部条件,才能真正展现太极文化的神奇魅力,充分彰显我们的文化自信,进而让更多的外国民众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第41页比较联系的属性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含义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表现①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②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7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 世界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675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