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4即景抒情诗四首赋得自君之出矣张九龄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赏析】《自君之出矣》是乐府诗杂曲歌辞名。“赋得”是一种诗体。张九龄摘取古人成句作为诗题,故题首冠以“赋得”二字。首句“自君之出矣”,写良人离家远行而未归,诗中没有说良人离家有多久,只写了“不复理残机”一句,发人深思,这是对事情起因的概括介绍,接着,诗人便用比兴手法描绘她心灵深处的活动:“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这里,诗人用皎皎明月象征思妇情操的纯洁无邪,忠贞专一。她日日夜夜思念,容颜都憔悴了。宛如那团团圆月,在逐渐减弱其清辉,逐渐变成了缺月。“夜夜减清辉”,写得既含蓄婉转,又真挚动人。比喻美妙熨帖,想象新颖独特,饶富新意,给人以鲜明的美的感受。1.《登幽州台歌》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直言敢谏,对朝廷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但不为武则天采纳,并曾一度因“逆党”株连而下狱。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背景解读万岁通天元年(696),武则天派武攸宜率军征讨契丹,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对陈子昂的谏言置之不理,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挫,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幽州台,慷慨悲吟,“感昔乐生、燕昭之事”,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2.《春江花月夜》作者也许是宦游在外,也许是羁留异乡,在一个月朗风清、春暖花开的夜晚,漫步江边,他仰望一轮挂在天边的皎月,沐浴着湿润的江风,面对滚滚流去的江水,嗅着淡淡的花香,这些景色让作者沉醉了,于是他心中感慨万千,诗兴大发,临江赋诗,从月升写到月落,以“春、江、花、月、夜”为背景,来抒发孤舟游子的相思之情和明月楼中思妇的相思之苦,同时探索人生哲理与宇宙奥秘。3.《望月怀远》诗人与情人相隔千里,在一个风清月圆的夜晚,诗人因望一轮明月而想起了与自己千里共婵娟的情人,于是将这种相思寄于明月。4.《题李凝幽居》贾岛早年曾出家为僧,法名无本,后虽还俗,但仕途不顺,曾屡举进士不第,一直做一些如长江主簿、普州司仓等小官职,怀才不遇、内心幽愤,对世俗生活产生厌倦,因此时常向往隐居生活,结交一些隐士。他寻访朋友李凝却不遇,于是在这位隐士门前题写了这首诗,表达自己对李凝幽居环境的喜爱及隐居生活的向往。1.字音霰.(xiàn)怆.然(chuàng)滟.滟(yàn)汀.(tīng)扁.舟(piān)徘徊..(páihuái)砧.(zhēn)碣.石(jié)2.字形怆凄怆沧沧海苑艺苑宛宛如堑天堑暂暂时皙白皙砧砧板沾沾染粘粘贴1.《登幽州台歌》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用了什么手法?提示:句中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这两句从时间角度着笔,“前”与“后”,“古人”与“来者”对举,用两个“不见”相连,表现自己的孤独和寂寞。2.《题李凝幽居》的主旨是什么?诗中所写之景与所要表现的题旨有什么内在联系?提示:诗人借朋友幽居环境表达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一开始就用两句诗描写了朋友幽居周围的环境:一条杂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芜不治的小园;近旁,亦无人家居住。淡淡两笔,概括地写了一个“幽”字,突出了居所周围的环境幽静迷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也刻画了环境之幽静,动中寓静。“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原野色彩斑斓,晚风轻拂,这一切又笼罩在洁白如银的月色中,更显出环境的自然恬淡。正因为诗中所写的景色如此幽美,所以引起诗人的喜爱、羡慕之情,让诗人对隐逸生活产生向往。1.《登幽州台歌》这首诗写诗人登幽州台时对宇宙、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索和感慨。以慷慨悲凉的基调,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2.《春江花月夜》此诗描写了月色笼罩下春江花林的优美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宇宙之思和人生之慨,抒写了游子思妇的离愁别绪,既写思妇在月下楼头望眼欲穿,思绪绵绵,又写游子久客他乡,月下梦中的无限惆怅。3.《望月怀远》这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作,由“海上明月”之景,引发怀想亲人之情。全诗围绕“望月”展开,通过人物的动作和细节,逐层深入地抒发了诗人无尽的相思之情。4.《题李凝幽居》这首诗通过描写友人李凝居所清幽安静的环境,暗写了诗人自愿远离尘嚣的真实情怀,表达了诗人向往隐逸生活、渴盼归隐的愿望。1.《登幽州台歌》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对应考点】本考点对应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提示】从作品的主题中分析作者发出感慨的原因。【答案】“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像燕昭王那样的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政治抱负不能实现,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作者俯仰古今,表现了自己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2.《春江花月夜》中诗人采用了多角度写景的手法,请以“江”和“月”为例简要赏析。【对应考点】本考点对应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提示】题干中已明确要求分析作品的写景手法,要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答案】如写江,有时江潮连海,有时波光滟滟,有时奔涌万里,有时鱼龙潜跃;忽而雄阔,忽而辽远,忽而明丽,忽而婉转,写出了春江的多姿多彩。又如写月,随时间的推移写了月生、月悬、月斜、月落;据感情交换写了明月、孤月、藏月、落月。故而诗中江水无处不在,月色无所不包,描绘出春江的自然美和月夜的宁静美。3.《望月怀远》这首诗写情颇具特色,请简要分析。【对应考点】本考点对应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提示】要从表达方式中的“抒情”这一角度具体分析是如何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答案】(1)即景生情。“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由眼前所见之景,生发诗人望月怀远之意的表达。一轮明月从无边无垠的大海上升起,月光普照之下,无论远近,天涯海角都沐浴其中。此句境界博大,自然景象中包含着诗人博大宽广的胸襟,为千古名句。(2)情景交融。情与景的完美结合形成清丽而深远的意境。后两联通过描绘人物的动作和细节传达情思。从望月到怀人,情已生,景仍在,情景交融。从灭烛到披衣,从室内到室外,又由室外到室内,从月升写到月落,由相思到入梦,由景入情,情景相生!4.以动衬静属反衬手法中的一种,即通过对动态的描写、渲染,反衬静态,也就是在动态描写中显示出静态。试以《题李凝幽居》中的诗句作分析说明。【对应考点】本考点对应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提示】要从表达方式中的“描写”这一角度具体分析是如何动静结合的。【答案】如诗中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就惊动了宿鸟,或是引起鸟儿一阵不安的躁动,或是鸟从窝中飞出转了个圈,又栖宿巢中了。作者抓住了这转瞬即逝的动作,刻画环境之幽静,响中寓静,有出人意料之胜。古诗词的形象鉴赏作品中的形象,包括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人物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对接高考1.诗歌的形象(1)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2)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物。(3)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要求: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义。2.常见艺术形象类举(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7)献身边塞、反对征战的形象。(8)爱恨情长的形象。3.常见意象意象——渗透着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是“意”与“象”的统一。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诗人感情的东西,是诗人感情的载体。“意”——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感兴。“象”——物象、形象。4.鉴赏术语(1)形象方面:生动、活泼、鲜明、优美、绚丽、明丽、雄奇、峻峭、险峻、雄伟、柔美。(2)意象、意境方面:明媚、萧瑟、萧条、寂静、清冷、清幽、灿烂、凄冷、凄清、寥廓、辽阔、浩渺等。(3)思想感情: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逐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亲情友情之愉悦、归耕隐居之快乐、黑暗官场之悲苦、离别思念之愁绪、贬官谪居之惆怅、时光易逝韶光不再之悲凉。5.答题步骤(1)概括形象的基本特征。(2)挖掘形象的内在品格、精神,抓住“契合点”。(3)阐明形象所表达的意义、内涵。【典型例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金陵望汉江李白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注】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解析】诗的前四句,第一、二句写汉江的迂回流长,支流繁多,第三、四句写汉江横贯中国、气势磅礴的景象。分析这样写的用意,应当结合下文,分析此四句在诗歌情感、主旨方面的作用。【答案】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一家、国运兴盛积蓄气势,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天地悠悠陈子昂陈子昂的政治热情是他从事诗歌革新的动力。我们知道,刘勰、钟嵘反对南朝形式主义诗风,曾经标举过“比兴”“风骨”的传统。王勃反对龙朔前后的宫廷诗风,也指责他们是“骨气都尽,刚健不闻”。陈子昂继承了他们的主张,一针见血地指出初唐宫廷诗人们所奉为偶像的齐梁诗风是“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指出以“风雅兴寄”和“汉魏风骨”的光辉传统作为创作的先驱榜样,在倡导复古的旗帜下实现诗歌内容的真正革新。美文赏读态度很坚决,旗帜很鲜明,号召很有力量。“兴寄”和“风骨”都是关系着诗歌生命的首要问题。“兴寄”的实质是要求诗歌发扬批判现实的传统,要求诗歌有鲜明的政治倾向。“风骨”的实质是要求诗歌有高尚充沛的思想感情,有刚健充实的现实内容。从当时的情况来说,只有实现内容的真正革新,才能使诗歌担负起时代的使命。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由于“四杰”等诗人的积极努力,新风格的唐诗已经出现,沿袭齐梁的宫廷诗风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不满,诗歌革新的时机更加成熟了。陈子昂的革新主张在这个时候提出,不仅有理论的意义,而且富有实践的意义;不仅抨击了陈腐的诗风,而且还为当时正在萌芽成长的新诗人、新诗风开辟了道路。陈子昂的诗歌创作,鲜明有力地体现了他的革新主张。《感遇诗》三十八首,正是表现这种革新精神的主要作品。这些诗并不是同时之作,有的讽刺现实、感慨时事,有的感怀身世、抒发理想。内容广阔丰富,思想也矛盾复杂。首先值得注意的是那些现实性很强的边塞诗,例如:朝入云中郡,北望单于台。胡秦何密迩,沙朔气雄哉!藉藉天骄子,猖狂已复来。塞垣无名将,亭堠空崔嵬。咄嗟吾何叹,边人涂草莱。这是他从征塞北时的作品,诗中对将帅无能,使边民不断遭受胡人侵害的现实,深表愤慨。他的那些感怀身世的诗,也写得很动人: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这里,美好理想无法实现的深沉的苦闷,借楚辞草木零落、荚人迟暮的意境,婉转蕴藉地表现出来。但是,他这种苦闷,在不同的时间境遇之下,又转为愤激慷慨之音。如: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西驰丁零塞,北上单于台。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谁言未忘祸,磨灭成尘埃。《登幽州台歌》和《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也是他杰出的代表作。这几首诗是他随建安王武攸宜出征契丹的时候写的。卢藏用《陈氏别传》说:子昂体弱多疾,感激忠义,常欲奋身以答国士。自以官在近侍,又参预军谋,不可见危而惜身苟容。他日又进谏,言甚切至,建安谢绝之,乃署以军曹。子昂知不合,因箝默下列,但兼掌书记而已。因登蓟北楼,感昔乐土、燕昭之事,赋诗数首。乃泫然流涕而歌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唐诗之旅(上) 4 即景抒情诗四首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687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