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自主赏析阁夜李凭箜篌引虞美人苏幕遮篇目一阁夜平“语”近人[习大大语]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习近平《之江新语·不兴伪事兴务实》[经典释义]典出:汉·荀悦《申鉴·俗嫌》原文:在上者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言必有用,术必有典,名必有实,事必有功。释义:不接受不真实的话,不相信不切实际的方法,不谋取浮华的名声,不做虚伪的事。解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为官大忌,却总能让不少人尝到甜头,以短时间内的“政绩”骗得赏识,一拍脑袋就做一个形象工程,赚取一时的浮华名声。习近平同志上任以来,推出八项规定并“反四风”,亲自抓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针对“虚言”“浮术”“华名”和“伪事”开刀,他心目中的好干部应是“愿听真话、敢讲真话、勇于负责、善抓落实”。国学经典固本1.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荀子·天论》[赏读]加强农业,厉行节约,天(大自然)就不会使人贫穷;给养充分,动作得时,天就不会使人困顿;遵循道治国,不出偏差,天就不会使人受祸。2.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魏徵[赏读]想要树木长得茂盛,必须使它的根须稳固。诗海拾贝宿江边阁杜甫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鹳鹤追飞静,豺狼得食喧。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赏析】首联对起。“暝色”句点明时间,写出了苍然暮色自远而至之状。诗人寄宿西阁,夜长不寐,起坐眺望。颔联写当时所见。诗人欣赏绝境的物色,为初夜江上的山容水态所吸引。颈联写诗人深夜无眠时所见所闻,这两句所表现的情景,切合夔州附近既有大江,又有丛山的自然环境。尾联对结。中间两联都写诗人不眠时的见闻,这一联才点出“不眠”的原委。诗人早年就有“致君尧舜上”“常怀契与稷”的政治抱负,而今漂泊羁旅,无力实现整顿乾坤的夙愿,社会的动乱使他忧心如焚,彻夜无眠。资料链接一、作者档案见第一单元《蜀相》一课二、背景探寻《阁夜》是大历元年(766)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当时四川军阀混战,连年不息;吐蕃也不断袭扰蜀地。而杜甫的好友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适等,都先后死去。感时忆旧,他写了这首诗,表达异常沉重的心情。三、相关知识沉郁顿挫——杜甫诗的主要风格。沉郁,是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顿挫,是感情表达的跌宕起伏、反复低回。杜甫的诗有一种深沉的忧思,无论是写民生疾苦、怀友思乡,还是写自己的穷困潦倒,感情都是深沉阔大的。他的诗蕴含着一种厚积的感情力量,每欲喷薄而出时,他的仁者之心、他的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处世的心态,便把这喷薄欲出的悲怆抑制住了,使它变得缓慢、深沉,变得低回起伏。个人的悲痛变成了对于百姓苦难的深沉忧思,留下无穷韵味。一、认读字音霁.寒宵(jì)催短景.(yǐnɡ)数处.(chù)渔樵.(qiáo)寂寥.(liáo)二、重要实词1.岁暮..阴阳催短景.岁暮:________景:________________2.天涯霜雪霁.寒宵霁:______3.三峡星河影动.摇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夷歌..数处起渔樵夷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人事..音书漫.寂寥人事:________漫:______________指冬季通“影”,日光雪止摇动,移动,与“静”相对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指交游徒然、白白地三、积累名句1.________________,天涯霜雪霁寒宵。2.五更鼓角声悲壮,________________。3.卧龙跃马终黄土,________________。岁暮阴阳催短景三峡星河影动摇人事音书漫寂寥阁夜写景——岁暮、雪霁、鼓角、星河叙事哭歌―→对比抒怀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矛盾苦闷《阁夜》这首诗每联各写了什么内容?[明确]这首诗首联点明冬夜寒怆,颔联写夜中所闻所见,颈联写拂晓所闻,尾联写极目远眺武侯、白帝两庙而发出的感慨。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A.首句点明时间——冬季,岁暮的日月催短了日影,日短夜长的冬天,令人有光阴苦短之感。B.第二句点明环境是雪落霜重的寒冬之夜,作者遥望远在天边的故乡,顿生沦落天涯之意。C.“鼓角”是军中报时和发号施令的鼓声、号角。鼓角连响五遍,反映时局动荡、战争频仍。D.最后一句的意思是,有音乐和书籍与自己相伴,任凭人间世事变迁不定,也不会感到寂寥。[明确]选A。B项,“霁”指雨雪停止,云雾散开,天色放晴。“天涯”是作者所处之地。C项,“五更”不是“五遍”,是接近天明的意思。D项,“人事”是亲朋的存亡情况,“音书”是消息和书信。消息和书信断绝,只好任凭寂寞孤独。2.这首诗“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两句,与《旅夜书怀》中“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都是律诗的颔联,而且都写到了江水和夜景。它们在意境上有什么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试着分析。[明确](示例)相似之处:“三峡”“星河”“平野”“大江”都是辽阔、浩荡的意象,这两联都营造出雄浑阔大的意境。不同之处:“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从“五更”到“三峡”,时空结合,将眼前之景与心中忧国伤时之感、身世凄凉之情合而为一。(以哀景写哀情)“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自然景物之间相互映衬,以辽阔的原野、皎洁的月光、闪烁的星星来反衬诗人孤独的形象和凄苦的心境。(以乐景写哀情)3.《阁夜》中诗人感慨万千,说说此诗一共写了诗人几种悲慨。诗人对什么事最为忧伤?[明确]此诗写了诗人多种悲慨。“岁暮阴阳催短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飞逝、人生短促的感慨,“天涯霜雪霁寒宵”表达了诗人客居天涯的凄寒,颔联和颈联表达了诗人对百姓因战争而劳顿的痛惜之情,“卧龙跃马终黄土”表达了诗人对宇宙永恒、人生无常的悲哀,“人事音书漫寂寥”表达了诗人老病孤独、亲朋音信断绝的寂寥和无奈。可以说万般感慨集于笔端,有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有人生、宇宙、历史、古今之悲,还有对个人命运的悲叹。诗人对百姓在战争中遭受的苦难最为忧伤,当我们读到“野哭千家闻战伐”的时候,仿佛可以看到诗人也流下了揪心的泪水。4.诗歌的颈联和尾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明确]联想想象和化用典故,表达了作者对战乱时局的忧虑(悲伤、痛苦),怀才不遇的矛盾与苦楚(孤独、寂寞)和对亲朋的怀念(想念)。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冬季到了,白天的时间就越来越短,漫天的霜雪在这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个寒冷的夜晚停住了。五更时听到战鼓号角声起伏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倒映在三峡水中的星影摇曳不定。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哭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声响彻四野,渔人、樵夫们在好几个地方唱起了民歌。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诸葛亮和公孙述,一样终成黄土,人事变迁音信断绝,我徒然感寂寥。到寂寞。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三)——抒情方式【课内链接】《阁夜》中前两联的景物描写,暗含的是诗人对时事的伤怀,诗人借景抒情。借景抒情是抒情方式的一种,抒情方式是高考常考的考点。【考点解读】一、明确设问方式,知题型1.某诗句运用了哪种抒情方式,有什么作用?2.某诗句运用了什么抒情方法?请加以赏析。3.从“情”与“景”的角度赏析,本诗(词)是怎样表达作者情感的。4.诗(词)中的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试简要分析。二、掌握相关知识,学技巧诗歌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抒情是古诗词创作中运用最多,也是最重要的表达方式,它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1.直接抒情(或直抒胸臆)这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全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直接通过登幽州台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2.间接抒情通过对某些事物、某个问题等的叙述、描写或议论,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就是间接抒情。中国古典诗歌追求含蓄,所以往往是间接抒情。而高考考查也以间接抒情为主。间接抒情又可分为三类:(1)借景抒情。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这种方式是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如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词人的离愁别恨。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的写法。如唐代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的离愁别恨。《姜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3)托物言志。托,寄托,借助;物,客观外物;言,表达;志,志向,志愿。托物言志,指的是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起兴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如《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三、答题步骤步骤一:明方式,指出诗歌所运用的抒情方式;步骤二:释运用,结合诗句阐释抒情方式是如何运用的;步骤三:析作用,简析该抒情方式对塑造人物形象、表情达意的作用。【考题印证】(2015·高考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骆宾王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向?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解析:作者运用了借景抒情和直抒胸臆的手法来表达情感。前三联通过所见所闻描写出幽静空明的山中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悠闲惬意的自然生活的喜爱;尾联“樊笼累”与“松桂心”对比,写出了对仕途凡尘生活的厌倦,“松”是傲霜斗雪的典范,“桂”更以其脱俗之香被历代文人寄寓了高洁幽隐的人格特征。所以,作者借“松”“桂”的意象表达了追求高洁坚贞、自由闲适的情感和志向。答案:本诗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之情,追求高洁坚贞、自由闲适之志。首联从夕照美景吸引作者游兴写起,点明访问山家之由;颔联写兰径和山家槐庭美景:幽兰散发阵阵香味,落日透过庭槐洒下斑驳光影,暗示山家主人为高洁隐士;颈联写山谷幽静空旷、风声之响、月色之浓,呈现出山间特有景致;尾联直接表达了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2 自主赏析 篇目一 阁夜课件 新人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697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