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三单元古风余韵【内容概述】(览篇目·聚纳精义)本单元学习我国古代人物传记,我国人物传记不仅起源早,而且体裁多样。归纳起来,人物传记体裁可分为四类:一是纪传,二是文传(即传记文学),三是史传,四是志传(指方志中的传说)。第三单元古风余韵我国人物传记的写作,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处于萌芽状态。《左传》《国语》和《战国策》等历史著作中都出现了相当生动的人物形象。这时期可以看作是人物传记的滥觞时期。到了西汉中叶武帝时期,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出现了。司马迁首创的纪传体,标志着我国人物传记走上了成熟的阶段,并且达到了高峰。第三单元古风余韵东汉以后特别是唐代以后,杂体传记的发展很快,如碑铭、行状、自传之类,也出现了许多高手佳作。这类传记不仅在数量上增加了,而且在形式上也更加丰富多彩。它们在内容上不同程度地忠于史实,但其笔法都属于文学性质。所以类似这些作品只能属于文学著作——传记文学。第三单元古风余韵方志撰述人物由来已久。晋代的《华阳国志》中,从卷五至卷十二都是关于人物的记述。从此之后,地方志记述人物就成为定例。宋代以后,,我国地方志的写作,已渐趋成熟,从体例到内容的设置更加完备。明、清之际,是方志走上大盛的时代,不仅数量多,而且设置的门类齐全。每种方志大都记述人物。清代方志,人物志都放在重要位置上。不仅占据篇幅多,人物的类别也多,只要是被统治阶级认为有利于当时社会的人物都可写入志书。第三单元古风余韵【学法指导】(品学法·高屋建瓴)1.明确古代传记分类,了解不同类别传记的不同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文本加以辨别分析。如,自传采用第一人称,语言或自然亲切或幽默调侃,通常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抒情。他传采用第三人称,语言或朴实自然或文采斐然。第三单元古风余韵2.阅读古代传记,要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区分出作者评论的成分,分析作者评论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3.把握传记兼具真实性和文学性的艺术特色。可以从事件的叙述、人物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加以分析、比较、概括,从总体上把握作品的艺术特色。通过阅读掌握传记写作中选择和组织材料的方法;体会传记褒贬鲜明、文采斐然的语言特色,吸收有用的表达方式。13项羽本纪(节选)第三单元古风余韵1.掌握文中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2.把握项羽的形象、了解人物性格,学会对人物进行辩证的认识、评价。3.对传记文学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学会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去思考。司马迁(前145-?),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全书包括8篇“书”、10篇“表”、12篇“本纪”、30篇“世家”、70篇“列传”,共130篇,526500余字,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纪传体通史。《项羽本纪》是《史记》中人物传记的杰作。作者司马迁以宏大的篇幅,精心的构思,描绘了项羽这位叱咤风云的悲剧英雄的个性。文章以项羽一生的战斗经历为中心,展现了秦末陈胜、吴广之后的农民起义以及楚汉战争的历史进程和结局,生动地塑造了项羽这个悲剧英雄的形象,既肯定了项羽率领农民起义军推翻秦王朝的巨大功绩,又揭露了他缺乏政治远见,刚愎自用,不任贤才,屠城杀降等过失。项羽起兵八年,身经七十余战,头绪繁多。司马迁却能从众多纷乱的历史事件中,选取最能体现项羽个性的材料,来反映英雄的本色。课文节选了《项羽本纪》中的几个章节,包括“少怀壮志”“叱咤风云”“垓下悲歌”等内容。就课文所选的三部分内容而言,“少怀壮志”,选取项羽少年时学书、学剑、学兵法的态度及见到秦始皇时的言论等材料,以突出表现项羽的胸怀大志;“叱咤风云”,选取项羽与汉王、汉军交战的材料,以体现项羽的英勇善战;“垓下悲歌”,选取项王慷慨悲歌,为部下“快战”,最后自刎乌江的材料,充分地表现了项羽的个人英雄主义本色。一、通假字①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天下匈匈..数岁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于是项王乃即汉王相与临广武间.而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马童面.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罢”通“疲”,疲困“匈匈”通“汹汹”,动荡不安的样子“间”通“涧”,“面”通“偭”,以背相向山谷二、一词多义(1)族①毋妄言,族.矣_______________②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________________③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________________(2)制①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________________②田忌、廉颇、赵奢之朋制.其兵________________③秦有余力而制.其弊________________④其制.稍异于前________________⑤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________________动词,灭族名词,家族名词,这类人动词,控制动词,统帅动词,制服名词,格局动词,规定(3)徒①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________________②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________________③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________________④而迁徙之徒.也________________(4)直①直.夜溃围而出,驰走________________②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③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________________④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________________⑤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________________⑥昂其直.,居为奇货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副词,白白地副词,只是,仅仅名词,这类人名词,服役的人副词,当,正处在动词,变直通“只”,只是形容词,笔直副词,径直,直接通“值”,价值,价格三、词类活用①梁以此奇.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汉王使人间.问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汉王伤.,走入成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彭越复反,下.梁地,绝.楚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特名词活用为动词,统率,率领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苦名词作状语,暗地里名词活用为动词,受伤“下”,名词活用为动词,攻下;“绝”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断绝⑦欲坑.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项王然.其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⑨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⑩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⑪左.,乃陷大泽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⑫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名词活用为动词,活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对名词用作动词,修筑营垒名词作状语,在夜里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往左边走名词的使动用法,使……称王四、古今异义①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江西省。②汉王不听..古义:___________今义:不听从。长江以北的安徽部分。不答应。③尽得楚国货赂.古义:__________今义:贿赂。④项王泣.数行下古义:__________今义:哭泣。⑤江东虽小,地方..千里古义:__________今义:指中央以外的地区。财物。眼泪。土地方圆。五、特殊句式①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________________②此亦天亡秦之时也__________③后则为人所制__________④项王闻龙且军破__________⑤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__________⑥梁召籍入__________⑦慎勿与战,毋令得东而已__________⑧不忍杀之,以赐公__________判断句、被动句判断句被动句被动句省略句省略句省略句省略句1.在“少怀壮志”部分的第一段交代了有关项羽家世的哪些重点信息?这样写有何寓意?[我的理解]第一段交代了有关项羽家世的如下信息:①世代为楚将。②祖父为秦所戮。这样写的寓意是:①世代为楚将,身为将门虎子,这是项羽兴兵起义的资本,是成就英雄霸业的基础。②与秦有不共戴天之仇。为项羽以后忠贞不二,志在灭秦,嫉恶如仇,驰骋疆场,冲锋陷阵,置生死于度外注入了激情。2.“叱咤风云”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可以分成哪几个层次?各层次的内容是什么?[我的理解]“叱咤风云”部分叙述项王在“楚汉相争”中的英勇善战,可分为三层。从“楚、汉久相持未决”到“汉王伤,走入成皋”为第一层。这一层的意思是:项王吓退汉军中“善骑射者楼烦”,并“伏弩射中汉王”,使汉王受伤,逃入成皋。从“项王闻淮阴侯已举河北”到“闻之皆争下项王”为第二层。这一层的意思是:项王率军东击陈留、外黄,赦免“外黄当坑者”,使“东至睢阳,闻之皆争下项王”。从“汉果数挑楚军战”到“尽走险阻”为第三层。这一层的意思是:楚将曹咎违背项王调度,引发汉楚汜水之战,汉军大败楚军。项王引兵而还。3.项羽自刎前曾仰天高呼“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应怎样看待项羽的这一说法?[我的理解]项羽爱士卒如子弟,驰骋疆场,所向披靡。最终却落得个失败的结局,这与其性格中的刚愎自用、感情用事、优柔寡断、拒纳良言、烧杀抢掠、痛失人心等有很大关系。项羽此时的仰天高呼,正体现了他身死而心未平,失败而不服气的心理特点。4.这篇传记在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方面有怎样的特点?[我的理解]《项羽本纪》在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方面,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项羽少时的粗疏学浅,长大以后的勇力过人,只是略略几笔带过;直到消灭秦军主力、扭转战局的巨鹿大战,破釜沉舟,威震诸侯,也还只是从侧面用笔,通过写诸侯军的观望、恐惧、畏服,把一个铁骨铮铮的八尺大汉顶天立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在进行粗线条的勾勒、有意地夸张了整体之后,司马迁便抓住了几个点睛处,工笔细描,刻意求精。垓下之围悲剧气氛的纵笔渲染,乌江自刎时神态的精雕细刻,都写得活灵活现,有形有神,有言有情,形与神、言与情融合一体。无恒埋隐患据史书记载,楚霸王项羽年少时对待学习用心不一,学书识字不多久就没兴趣了,想去学剑术,练剑时间不长,又欲学兵法。其叔父项梁对此大为发火,然而项羽却是“壮志凌云”,回答起来振振有词:“学书识字,能认会写自己的名字就足够了;剑术学得再精,也不过是学了‘一人敌’的本事,微不足道;要学就学‘万人敌’的本领。”这番话打动了项梁,于是项梁便又开始向他传授起兵法来。起初,项羽还学得挺有兴致,孰料时间一长,又故态复萌,依然浅尝辄止。结果没有一样能够坚持到底。项羽少年时代养成的这种坏毛病给他日后的“霸王事业”埋下了深深的隐患。他在楚汉战争中最终败北,其性情浮躁、缺乏恒心、谋略不足当属重要原因。项羽的气节我国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在《绝句》中对项羽的气节大加赞美:“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在乌江边,乌江亭长把船靠在岸边等待着项王。他对项王说:“江东虽小,但是地域方圆也有千里,民众有几十万,这也足以称王了。希望大王赶快渡江。现在只有我有船只,汉军来到,他们也无法渡过江去。”项王笑着说:“上天要灭亡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古风余韵 13 项羽本纪(节选)课件 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699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