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案
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一、课标要求1、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2、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新文化运动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过程中的基础知识,如《新青年》的创办、新文化运动的“三提倡,三反对”等;(2)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和发展;民主与科学的主要含义;(3)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兴起背景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的辩证关系。(4)探究在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中,新文化运动对于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2.(1)以历史人物和重要历史地名、刊物为话题,联系讲解,史料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2)开展讨论、辩论等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表达、探究的能力,培养“论丛史出”的历史学科素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掌握新文化运动是先进的中国人为振兴中华、改造黑暗的旧中国而进行的新的探索。(2)中国要富强,必须要提倡民主与科学。在学习中感受新文化运动中主要代表人物在反封建斗争中表现出的无畏的探求真理的精神,激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使命感。(3)引导学生学会用辩证的观点和多元价值观看待东西方文化。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和主要内容难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四、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谈话法,讲述法。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表格1840年——1912年中国思想界向西方学习的历程,复习上节课内容,由此提问:以上各派的救国方案结局如何?我们从中能得到哪些启示?——先进的中国人继续思想文化方面的探索由此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二)新课讲授: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问题1:结合以下图片材料思考新文化运动在经济、政治、思想方面兴起的背景分别是什么?师:多媒体展示三组老照片由学生归纳背景生:经济方面: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根本原因)政治方面:一方面,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另一方面,窃国大盗袁世凯则加紧复辟帝制活动,废除临时约法,实行独裁统治。思想方面:一方面,辛亥革命后,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直接原因)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概况师:问提2:多媒体显示从以下几个方面归纳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概况(兴起标志、代表人物、指导思想、主要阵地、活动基地)生:(1)兴起的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开始,《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2)主要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3)指导思想:民主与科学(4)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新青年》(5)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此处介绍北大发展历史和蔡元培的办学方针“思想自由、兼容并包”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师:问题3:新文化运动开展后提出了哪些内容?生: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愚昧和迷信。师:提问:什么是民主?什么是科学?为什么只有民主和科学才能救中国?生:德先生:民主。指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赛先生:科学,主要是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教师讲解:制度落后,即封建专制制度,给中国带来严重的危害,如阻碍社会进步、箝制思想、造成中国的落伍等等。科学技术不发达,迷信思想盛行。历代封建统治者大搞封建迷信,给广大人民带上封建的精神枷锁,进行的精神奴役。)生: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师:什么是旧道德?什么是新道德?生:分析:旧道德指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其核心是“三纲五常”新道德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的讨论。合作探究: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要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孔教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需要,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推崇,成为封建统治者维护统治的精神工具。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变本加厉地尊孔复古。我们应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生: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接着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文学革命由此开始。鲁迅《狂人日记》等文章将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新文学的典范。4、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师:问题4:结合课本74页和以下材料,谈谈你对新文化运动的看法?生:进步性:①冲击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②人们(尤其青年)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③中国知识分子受到民主与科学的洗礼;④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局限性:①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②对东西方文化的态度存在绝对的肯定或否定的片面性5、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师:采用谈话法师生互动——从背景、开始传播、进一步传播、影响几个方面来总结1、背景:1917年十月革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2、开始传播:1918年李大钊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3、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⑴背景:1919年五四运动的促进作用⑵表现:①传播思想:《新青年》马克思主义专号《我的马克思主义观》②建立社团: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等,出现马克思主义者③与工人运动结合:补习学校、工人刊物4、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影响: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条件教师指出:以毛泽东和周恩来为代表觉醒了的中国人民、特别是新青年们,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大胆追求真理和进步,投身实践,并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开始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并建立了一些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书写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篇章。六、本课小结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文化的激烈斗争,是辛亥革命以来在纷繁复杂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国解放和发展之路的新探索。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为振兴中华,改造黑暗的旧中国而不断探索,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在中国掀起了一场自由主义的思想潮流,引领着当时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它虽然未能挽救民族危亡,却启迪了一场新的解放运动──马克思主义运动,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的贡献是巨大的。七、单元线索总结:图表出示八、课堂练习九、板书设计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一、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二、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概况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四、新文化运动的评价五、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十、课前反思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学生从图片分析容易引起学生兴趣,但由于没有文字提示,分析原因应该遇到一些困难,需要教师加以引导。2、让学生分析为什么提倡民主与科学?由于涉及横纵向知识面联系,学生可能说不出原因。3、依据材料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学生可能回答不太准确。4、本课设计合理,线索清晰,最后点题,“新”在哪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课内容的学习。5、本科教学以问题串连,更能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历史材料的能力。
本文标题: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806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