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第1节追寻守恒量——能量第2节功[学习目标]1.理解能量、势能、动能、功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理解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知道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2.知道正功、负功的概念,能利用功的一般公式进行计算。3.理解总功的概念,会计算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课前预习·落实基础一、追寻守恒量——能量1.伽利略斜面实验探究图7-1-1如图7-1-1所示,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对接斜面,没有摩擦时,hAhB。始、末位置高度相同,小球运动中的量叫能量。2.势能相互作用的物体凭借其而具有的能量。=守恒位置3.动能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量。4.在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中,小球的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但二者的总量是的。运动不变►自主思考——判一判1.在伽利略的斜面实验中,如果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不能忽略不计,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1)动能和势能之和仍然守恒。()(2)动能和势能之和将增大。()(3)动能和势能之和将逐渐减小,但总能量还是守恒的。()××√二、功1.功的定义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一段,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2.做功的因素力和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是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位移功物体3.功的公式(1)力F与位移l同向时:W=。(2)力F与位移l有夹角α时:W=,其中F、l、cosα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各物理量的单位:力是单位是N,位移的单位是m,______的单位是N·m,即。FlFlcosα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与位移夹角的余弦J功►自主思考——判一判2.(1)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重力对物体一定做功。()(2)行星围绕太阳在圆轨道上运行时,引力对行星一定做功。()(3)汽车沿斜坡向上加速行驶时,牵引力对汽车一定做功。()√×√4.正功和负功夹角α的范围做功情况物理意义α=π2cosα=0,W=0,即力F对物体F不是动力也不是阻力0≤α<π2cosα>0,W>0,即力F对物体F是π2<α≤πcosα<0,W<0,即力F对物体做负功或者说物体力F做功F是不做功做正功动力克服克服5.合力的功功是标量,当物体在几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时,这几个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各个力分别对物体所做功的,也等于这几个力的对这个物体所做的功。代数和合力►自主思考——判一判3.(1)力F1做功10J,力F2做功-20J,则F1比F2做功多。()(2)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一个做正功一个做负功,则二力一定反向。()(3)功有正负,说明功是矢量,因此总功是所有外力做功的矢量和。()×××1.功是过程量功描述了力的作用效果在空间上的累积,它总与一个具体过程相联系。2.功是标量(对正功和负功的进一步理解)(1)功的正、负不表示方向,功根本就没有方向;课堂互动·突破考点考点一对功及其公式的理解(2)正温度比负温度高,但功不是这样,应先取绝对值再比较做功多还是做功少;绝对值大,做功多,反之做功少;(3)功的正、负仅表示是动力做功还是阻力做功。3.对公式W=Flcosα的理解(1)公式只适用于恒力做功的计算;(2)公式中l是选取地面为参考系时物体的位移。1.下面列举的情况中所做的功不为零的是A.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在头上方停留3s,运动员对杠铃做的功B.木块在粗糙水平面上滑动,支持力对木块做的功C.一个人用力推一个笨重的物体,但没推动,人的推力对物体做的功D.自由落体运动中,重力对物体做的功[题组通关]解析A选项,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在头上方停留3s的时间内,运动员对杠铃施加了竖直向上的支持力,但杠铃在支持力方向上没有位移,所以运动员对杠铃没有做功;B选项,木块滑动过程中,在支持力方向上没有位移,故支持力对木块没有做功;C选项,推而不动,只有力而没有位移,做的功等于零;D选项,重力竖直向下,物体的位移也竖直向下,故重力对物体做了功,D选项正确。答案D2.(多选)一个力对物体做了负功,则说明A.这个力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B.这个力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C.这个力与物体运动方向的夹角α<90°D.这个力与物体运动方向的夹角α>90°解析由功的表达式W=Flcosα,知,只有当α>90°,cosα<0,力对物体做负功,此力阻碍物体的运动,故A、D正确。答案AD物体受到多个外力作用时,计算合外力的功,要考虑各个外力共同做功产生的效果,一般有如下两种方法:1.先由力的合成与分解法或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合力F合,然后由W=F合lcosα计算。2.由W=Flcosα计算各个力对物体做的功W1、W2、…、Wn,然后将各个外力所做的功求代数和,即W合=W1+W2+…+Wn。考点二恒力做功的计算[例1]如图7-1-2所示,质量m=2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与水平面成θ=37°,大小F=10N的拉力作用,物体移动了l=2m,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g取10m/s2。求:(1)拉力F所做的功W1;图7-1-2(2)摩擦力Ff所做的功W2;(3)重力G所做的功W3;(4)弹力FN所做的功W4;(5)合力F合所做的功W。[自主解答](1)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W1=Flcosθ=10×2×0.8J=16J。(2)FN=G-Fsinθ=20N-10×0.6N=14NFf=μFN=0.3×14N=4.2NW2=Fflcos180°=-4.2×2J=-8.4J。(3)W3=Glcos90°=0(4)W4=FNlcos90°=0(5)W=W1+W2+W3+W4=7.6J或由合力求总功:F合=Fcosθ-Ff=10×0.8N-4.2N=3.8NF合与l方向相同,则W=F合l=3.8×2J=7.6J。[答案](1)16J(2)-8.4J(3)0(4)0(5)7.6J[误区警示]计算恒力做功要注意的三个问题1.计算功时一定要明确是哪个力对哪个物体在哪段位移过程中做的功。2.力F与位移l必须互相对应,即l必须是力F作用过程中的位移。3.某力对物体做的功只跟这个力、物体的位移以及力与位移间的夹角有关,跟物体的运动情况无关,跟物体是否还受其他力、以及其他力是否做功均无关。1.如图7-1-3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A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体B上,斜面体B的质量为M。现对该斜面体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推力F,使物体随斜面体一起沿水平方向向左匀速运动,当移动的距离为l时,斜面体B对物体A所做的功为◎变式训练图7-1-3A.FlB.mglsinθcosθC.mglsinθD.0解析对物体A进行受力分析,其受到重力mg、支持力FN、静摩擦力Ff,如图所示,由于物体A做匀速运动,所以支持力FN与静摩擦力的合力即斜面体B对物体A的作用力竖直向上,而位移水平向左,所以斜面体B对物体A的作用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垂直,斜面体B对物体A所做的功为0,D正确。答案D考点三变力做功的几种求法1.平均值法当力F的大小发生变化,且F、l呈线性关系时,F的平均值F=F1+F22,用F计算F做的功。2.图象法变力做的功W可用F-l图线与l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l轴上方的面积表示力对物体做正功的多少,l轴下方的面积表示力对物体做负功的多少。图7-1-43.分段法(或微元法)当力的大小不变,力的方向时刻与速度同向(或反向)时,把物体的运动过程分为很多小段,这样每一小段可以看成直线,先求力在每一小段上的功,再求和即可,力做的总功W=Fs路或W=-Fs路。4.等效替换法若某一变力的功和某一恒力的功相等,则可以用求得的恒力的功来作为变力的功。[例2]如图7-1-5所示,一辆拖车通过光滑定滑轮将一重物G匀速提升,当拖车从A点水平移动到B点时,位移为s,绳子由竖直变为与竖直方向成θ的角度,求此过程中拖车对绳子所做的功。图7-1-5[自主解答]拖车对绳子做的功等于绳子对重物做的功。以重物为研究对象,由于整个过程中重物匀速运动。所以绳子的拉力大小FT=G。重物上升的距离等于滑轮右侧后来的绳长OB减去开始时的绳长OAl=ssinθ-stanθ=s(1-cosθ)sinθ所以绳子对重物做功W=G·l=s(1-cosθ)sinθG拖车对绳子做功等于绳子对重物做功,等于s(1-cosθ)sinθG。[答案]s(1-cosθ)sinθG[易错提醒]由于拖车对绳子的拉力与重物的重力始终大小相等,常出现直接套用公式W=Gs的错误,还可能出现生搬硬套W=Gscosθ的错误。这些都是因为忽视了拉力的方向在变,即拉力是变力,不能直接套用公式。◎变式训练2.如图7-1-6所示,某个力F=10N作用在半径为R=1m的转盘的边缘上,力F的大小保持不变,但方向保持在任何时刻均与作用点的切线一致,则转动一周这个力F做的总功为A.0B.20πJ图7-1-6C.10JD.10πJ解析利用微元法求解拉力F所做的功,可将圆周分成无限多小段,对每一小段,可以认为F与位移方向相同,而位移大小与对应弧长相同,则力F的总功为力F在各小段所做功的代数和,即WF=F·2πR=20πJ,故B正确。答案B3.用铁锤把钉子钉入木板,设木板对钉子的阻力F与钉进木板的深度成正比,已知铁锤第一次将钉子钉进d,如果铁锤第二次敲钉子时对钉子做的功与第一次相同,那么,第二次钉子进入木板的深度是A.(3-1)dB.(2-1)dC.(5-1)d2D.22d解析在将钉子钉入木板的过程中,随着深度的增加,阻力成正比地增加,这属于变力做功问题,由于力与深度成正比,可先求出平均力、再用功的计算公式求解。设木板对钉子的阻力F与钉进木板的深度d的关系满足F=kd,由题意得,第一次做功W=F1d=kd2d,第二次做功W=F2d′=kd+k(d+d′)2d′,联立以上两式得d′=-(2+1)d(舍)或d′=(2-1)d。答案B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 第7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1、2节 追寻守恒量——能量 功课件 新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82232 .html